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立足全球化视角,构建了一个通胀形成机制的逻辑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对产出缺口、流动性等通胀形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扩展菲利普斯曲线,构建ADL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出仍是重要因素,不能因产能过剩而忽视潜在的通胀压力;货币并不必然造成通胀,但如果经济持续增长,货币充分进入实体领域则将化为现实通胀;资产价格对物价的影响显著并蕴含着巨大风险,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资产价格;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强化,并使得通胀具有自我形成机制,合理引导通胀预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保持物价稳定。大量的实证分析和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前瞻性就必须管理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对通胀预期的研究仍较为匮乏,实践中对通胀预期的监测也是非常的薄弱。本文独创性地改进了Carlson-Parkin概率法,以此计算我国的通胀预期值,并进一步地利用计算得到的通胀预期值,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陈建斌 《金融纵横》2011,(10):15-20
通胀预期是指对未来通货膨胀变动方向和幅度的事前主观估计,它的形成取决于公众能够获取的信息、将信息转化为预期的模型以及加工信息的能力。通胀预期对物价稳定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具有重大影响,有效管理通胀预期对于抑制通货膨胀、保证货币政策操作成功极为重要。管理通胀预期的关键是通胀预期锚定,需要综合采取设定货币政策锚、强化中央银行可信度、加强与公众信息交流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而通胀预期又是影响实际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我国通货膨胀随着社会转型开始呈现周期性变化,对我国通货膨胀基于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结构型等等的研究也已经较多,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通货膨胀的惯性特征很强,通货膨胀的滞后效应十分明显,究其原因是通胀预期的作用。本文基于对通胀预期形成的认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然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到通胀预期形成的相关结论,最后对通货膨胀的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对通货膨胀预期进行了估计.分析通胀预期和实际通胀序列发现,“前瞻性”的通胀预期管理政策能有效地控制实际通胀的高涨.在此基础上,论文利用Geweke检验分析了通胀预期对我国实际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通胀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存在着长期影响和瞬时影响,但两种影响的程度不同.通胀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长期影响程度约为35%,高于瞬时影响的影响程度,说明通胀预期对实际通胀的影响以长期影响为主.因此,中央银行应将“前瞻性”的通胀预期管理政策加入到货币政策中,通过稳定通胀预期和提高调控的“前瞻性”来控制实际通胀的长期高涨.  相似文献   

6.
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是否成立在中国债券市场上至今仍无定论。采用2002年2月至2006年10月的月度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分析通货膨胀与我国债券市场上的利率期限结构预期假说存在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通货膨胀确实能够影响预期假说的成立,并且通胀门限值为3.9。进一步得出,低通胀条件下,预期假说成立;高通胀条件下,预期假说不成立。这说明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需要审时度势,根据现有通货膨胀情况有效制定货币政策以稳定宏观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日益发达,通胀的形成和传导机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即使存在较大产出缺口,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通胀预期还是会推升上游初级产品价格,并迅速向下游传导。但该文认为,总需求仍是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货币乘数顺周期内生,风险溢价逆周期内生,总需求低迷会抑制货币扩张的程度;另一方面,货币对需求的刺激程度也具有顺周期特性,总需求低迷时,即使成功扩张了货币,其对总需求的刺激作用也打了折扣;不仅如此,通胀预期虽然会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但只要货币政策保持稳定,这两种价格能否持续上涨终究还是取决于总需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SVAR模型,借助2005—2015年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对影响通胀预期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结果显示:通货膨胀预期形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预期锚定;实际通胀率是影响通胀预期的重要因素,保持低而稳定的实际通胀率是关键;产出缺口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是一个由正向转为负向的过程,保持适度合理的产出缺口对稳定通胀预期具有重要作用;货币供应量变化对通胀预期具有时滞性,新增货币的精准使用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应当是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该文在对通胀预期三种形成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不完全理性预期是较为符合实际的预期形成方式;而通货膨胀持久性、经济主体获得信息并进行有效分析的能力、中央银行信誉是影响不完全理性预期的主要因素。中央银行应在货币政策目标上赋予币值稳定更高的权重,并通过进一步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尽量向公众提供能使其形成合理预期所需的信息量等方式来管理通货膨胀预期。  相似文献   

10.
李永杰 《时代金融》2013,(24):135-136
居民通胀感受对通胀预期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胀感受的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通胀预期的异质性。因此,了解通胀感受的异质性对于理解通胀预期异质性及其形成机制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完善通胀预期的理论,也可以对货币政策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1."理论探讨"栏目:美日等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新进展和深度分析,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调控关系研究;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研究;人民币汇率预期、国际资本流动与资产价格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研究;新型贸易投资规则(如TPP、TTIP)背景下的金融动态;金融监管前沿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金融与市场》2014,(7):F0004-F0004
1.“理论探讨”栏目:美日等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新进展和深度分析;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调控关系研究;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研究;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研究;人民币汇率预期、国际资本流动与资产价格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金融与市场》2014,(8):F0004-F0004
1.“理论探讨”栏目:美日等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新进展和深度分析;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调控关系研究;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研究;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研究;人民币汇率预期、国际资本流动与资产价格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研究;新型贸易投资规则(如TPP、TTIP)背景下的金融动态;金融监管前沿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金融与市场》2014,(9):F0004-F0004
1.“理论探讨”栏目:美日等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新进展和深度分析;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调控关系研究;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研究;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研究;人民币汇率预期、国际资本流动与资产价格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研究;新型贸易投资规则(如TPP、TTIP)背景下的金融动态;金融监管前沿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与市场》2014,(12):F0004-F0004
1.“理论探讨”栏目:美日等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新进展和深度分析;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调控关系研究;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研究;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研究;人民币汇率预期、国际资本流动与资产价格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研究;新型贸易投资规则(如TPP、TTIP)背景下的金融动态;金融监管前沿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重点选题     
《金融与市场》2014,(11):F0004-F0004
2014年度《华北金融》重点选题 1.“理论探讨”栏目:美日等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新进展和深度分析;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调控关系研究;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研究;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研究;人民币汇率预期、国际资本流动与资产价格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重点选题     
2015年度《华北金融》重点选题1."理论探讨"栏目:美日等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新进展和深度分析,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调控关系研究,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研究;人民币汇率预期、国际资本流动与资产价格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研究;新型贸易投资规则(如TPP、TTIP)背景下的金融动态;金融监管前沿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重点选题     
《金融与市场》2014,(10):F0004-F0004
2014年度《华北金融》重点选题 1.“理论探讨”栏目:美日等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新进展和深度分析;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调控关系研究;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研究;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研究;人民币汇率预期、国际资本流动与资产价格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研究;新型贸易投资规则(如TPP、TTIP)背景下的金融动态;金融监管前沿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9.
数字     
《现代商业银行》2010,(6):10-10
央行“五大招式”管理通胀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报告称,我国管理通胀预期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与公众的沟通和引导工作,增强社会公众对稳定价格的信心;二是通过适当的政策操作切实管理好流动性和货币信贷总量,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在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人民银行各期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中筛选出有关物价判断的措辞,并通过方差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央行信息披露指数。随后利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产出缺口、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央行信息披露行为等变量对公众通胀预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物价变动、产出缺口、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以外,央行信息披露行为同样可以对通胀预期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效果要优于传统的价格型以及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可以通过加强与市场的沟通,达到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