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张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同志,都认为马克思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一是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2页)二是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的必要的劳动时间,即“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  相似文献   

2.
赵旭亮 《经济问题》1989,(12):62-6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全面阐述了关于市场价值决定的理论。在《资本论》第一卷,他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实体,价值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规定,价值所体现的社会本质,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在《资本论》第二卷,马克思分析了商品价值的实现途径和实现条件。《资本论》第三卷则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基础之上,阐述了价值向市场价值的转化,市场价值的决定机  相似文献   

3.
价值决定和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关系有些文章认为,《资本论》第一卷中所讲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是分析单个商品时提出的,只是就生产一个使用价值来说的,不考虑社会需要量。这是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分析以社会需要为前提的商品总量时,就提出了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考察价值决定,不能不考虑商品的社会需要量,因而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要决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商品价格形成的基础 (一)商品价格的概念 马克思指出:“商品具有价值,是因为它是社会劳动的结晶。”(《马恩全集》第16卷第137页)换句话说,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商品的价值并不能直接地、绝对地用劳动时间来表示,它只有和另一种商品交换时才能间接地、相对地表现出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货币,它使交换中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 长时期来,我们重视价值决定而忽视价值实现;对价值决定也只重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阐述的不考虑社会需要的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忽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阐述的以社会需要为前提的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的必要的劳动时间,即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计划价格的制定中,重视生产成本,忽视社会需要。这实际上是把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割裂了,理论上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实际中又不适当地从价格环节助长了产需脱节、经济效益不高等弊病。因此,必须根据马克思的原意,正确理解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我认为,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但要正确认识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首先必须把握它们各自在内容和形式上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我们先看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特点。第一,它与社会分工所决定的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关。无论各种有用劳动在质的方面存在多大差别,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智力,都是人类劳动支出。正是这种一定量的人类劳动形成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在质上具有同一性,在量上具有差别性和可约性。第二,它是耗费在使用价值生产上的劳动时间。因此,不能脱离商品的生产过程来对它  相似文献   

7.
陆立军 《经济学家》2002,(4):120-120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专门研究了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但他把研究领域局限于商品交换的狭小范围.马克思一方面确认完成商品的形态变化需要耗费时间和劳动力;另一方面又认为投在这种费用上的资本是"纯粹流通费用"即非生产性费用,是对社会现有财富的一种虚费,因此,这种费用必须从剩余产品中加以补偿,是对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一种扣除.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基于此点,才坚持商品买卖等流通领域的劳动不创造价值.我认为,这里也有一个如何正确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特征问题.为此,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资本论>第二卷第六章的全部内容和结构.  相似文献   

8.
<正>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卷中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不同表述,是与他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的分析方法相一致的。在第一卷中,马克思是从狭义生产过程的角度来分析单个商品的价值决定,“单个商品是当作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来看待的。至于该商品社会是否需要,需要量和供给量是否平衡,以及由此产生的为满足对不同商品的需求量,所需社会劳动按比例地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等方面的问题和因素,马克思作了一些舍象和假  相似文献   

9.
(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了两种不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个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1卷  相似文献   

10.
一、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究竟是怎样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2页)。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表现出的严格的时空限定和质量规范的特性。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的“社会必要”首先具有宏观含义,即在社会范围内这种劳动时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是由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量决定的,而商品的价值量又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消耗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包括社会必要的物化劳动消耗与活劳动消耗,劳动消耗是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因而商品的价值量也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任何因素,都可能使商品的价值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超额剩余价值的实质及其来源问题,是马克思全部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在揭示出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以及剩余价值只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劳动的凝结,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以及剩余价值只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 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等原理之后,进一步阐明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它是采用先进技术的资本家无偿占有的由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的比采用社会平均技术的资本家所多得到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1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决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近一年多来,重新讨论的所谓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决定问题,涉及到如何理解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此谈一点我的看法。一对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的看法首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到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进一步规定”,“另一种意义”。我认为,“进一步规定”是马克思在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表述中的充实或完善,它反映了抽象到体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通常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较明确地提出了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在哪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问题上存在争议。本文认为,一方面,当生产某种商品的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工艺的普遍改进而减少时,该商品的价值量与相应的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这表明,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受制于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方面,"商品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第三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上处于从属地位,并在再生产过程中,与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地相互转换,形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的辩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而价值规律的思想渗透于整个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过程,并逋过会计尽可能地反映其要求和作用。一、价值规律的作用首先表现为节约劳动时间。它是通过商品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矛盾运动实现的。而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会计恰恰  相似文献   

16.
劳动强度的科学计量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在谈到衡量商品价值量时明确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提出两种不同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 第一卷里提出的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这样规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①  相似文献   

18.
<正> 商品价值究竟由何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我国学术界,迄今主要形成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看法认为,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价值,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已经形成的价值能否实现;另一种观点认为,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商品价值;再一种观点认为,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我对上述几种观点均持异议。我认为,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商品的价值只能由均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均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亦可称为均衡价值。诚然,马克思从来没有明确地提出过均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均衡价值这样的概念,但是,只要我们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一下马克思的杰作《资本论》和其它论著,就不难发现其中自  相似文献   

19.
在深入探讨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原则的贯彻问题时,对复杂劳动者提供的社会培养费用怎样扣除的问题也被提了出来。关于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理论,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首先论证商品的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接着又论证计量人类抽象劳动的单位是什么和说明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数量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写道;“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它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从现实社会的商品中抽象出“价值”,并指出,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阐述了价值决定的一般性意义或价值决定的第一个层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给出了价值由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结论。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在论述价值决定的一般意义时舍象掉了竞争等因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理论,首先应当全面、准确地把握他的理论,而要做到这一点,不能离开马克思的理论逻辑。离开了他的理论逻辑,就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掌握他的理论,马克思的理论就不能得到正确的应用,从而使马克思的理论丧失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