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中期以后,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管理要求企业建立以价值管理为核心财务战略管理体系逐渐在国外获得广泛应用,价值管理已经被可口可乐、通用电器、爱默生电器等诸多公司的成功运用。实行价值管理的公司把经济增加值(即经济利润)作为公司业绩的最终评价指标。本文试图通过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比较,增加对经济利润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王昆琼 《中国外资》2012,(18):111+113
传统的会计利润忽略了对股权资本的存在,经济利润则考虑了股权投资的机会成本,因而是一个更能全面地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树立经济利润的理念,并以此作为衡量企业的价值。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价值管理,而价值管理则是一套以经济利润为核心的分析指标,可见,经济利润对于企业价值管理和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会计利润忽略了对股权资本的存在,经济利润则考虑了股权投资的机会成本,因而是一个更能全面地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树立经济利润的理念,并以此作为衡量企业的价值.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价值管理,而价值管理则是一套以经济利润为核心的分析指标,可见,经济利润对于企业价值管理和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把握利润转移规律——利润战略管理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利润确认与计量的短期特质严重地扭曲了利润指标的完整面目 ,削弱了利润指标在战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必须拓展会计利润观 ,使会计确认与计量利润不只停留于短期 ,而且关注长期趋势 ,并使短期与长期利润形成一种此长彼消的关系 ,以充分发挥利润指标的积极作用。为此 ,依据价值转移规律 ,在会计工作中牢固地树立战略利润观 ,企业基于这样的利润信息可以不断地调整并完善经营策略 ,最终赢得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文章借鉴了西方价值转移理论 ,对我国企业如何确立战略利润的观念 ,基此开展有效的价值管理提出了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论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财务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真谛,建立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已经成为新经济时期的财务战略。现代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都是价值管理活动,重新审视传统的财务战略,我们提出了价值管理实践下的财务战略-经济利润最大化。经济利润法已成为越来越热门的理财思想,以经济利润为企业目标,它既可以推动价值创造的观念深入到企业上下,又与企业股东和债权人要求比资本成本更高的收益目标一致,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张静 《投资与合作》2011,(12):73-74
经济利润是会计利润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会计利润延续;本文着重分析了会计利润的特点及其局限性、经济利润表现及其优势。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梳理,认为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于会计利润是经济利润的计算前提、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都是企业追求价值最欠化的共同目标与方向,而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设置的目的不同;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计算方式不同;二者之间所计算的成本实质性内容存在区别;以及计量的程序存在区别。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本质区别导致它们在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笔者对其进行了深入比较。指出应将会计利润转和经济利润结合起来,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7.
于冬琴 《投资与合作》2014,(12):432-432
由于市场的复杂性,企业的每一项经济管理活动,都面临着大小不一的风险,影响经济管理的有效性。为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我们需要在掌握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最大化利润实现前提布局的基础上基于经济管理视角提出企业最大化利润实现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8.
商亚玲 《山西金融》2003,(11):39-41
利润操纵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方式隐瞒或粉饰真实的经营业绩,超过法律法规允许范围进行利润调节。在我国,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向行政管理部门显示所谓政绩、为了避免由于连年亏损而造成的壳资源丧失、为了追求一定的净资产收益率而保留配股资格或甚至为了配合二级市场炒作,往往超出正常盈余管理的范围,进行恶意利润操纵。本主要探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一些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毕真  王海云 《保险研究》2011,(9):I0018-I0022
利润,是一个会计期间内会计主体取得的经营成果,是衡量一个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投资价值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一个无法创造出利润的公司,其生存的价值会受到质疑,一个无法为股东创造出价值的上市公司同样会遭到股东们的抛弃。同时,除了对外发债、贷款和上市融资,利润也是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支撑,是公司“自力更生”的根...  相似文献   

10.
一、《上海会计》2001年第3期,邢继昌、卜华同志在《试论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一文中介绍了一种通过编制弹性预算、划分四个层次来分析企业利润差异的层次分解法。该方法把表示企业实际业务水平变化的销售活动差异和表示企业财务方面以及经营效率方面变化的成本、价格、经营效率差异分解开来,向企业内各个不同的管理层次提供相应的数据。用图形表示如下:价和作出决策,将更为有用。2. 层次分解法在根据差异进行业绩评价时,没有将相应的差异与不同产品所面临的不同战略背景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于战略背景相似的可替代产品,层次分解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股权激励计划导致的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实施股权激励的样本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样本,且在股权激励公告过后出现向上的盈余管理;股权激励前后会计利润会出现较大波动,盈余管理使得公司未来期间的会计利润下降。  相似文献   

12.
有关投资中国不良资产获利颇丰的消息经常见诸报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由此面临着是否尽责和是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质疑。本文在深刻分析不良资产投资利润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应理性看待不良资产损失和投资利润,为资产管理公司搭建公平、完善的处置环境,以切实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利润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之一。保险公司在追求利润中,可以增强企业的实力和公司价值,同时将会给股东更好的回报。探索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发现增强保险公司利润的途径,对保险公司经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石飞 《浙江金融》2008,(5):50-51
一、什么是服务利润链服务利润链是世界著名成功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其实质是充分利用公司资源,为顾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价值,赢得优质的客户,获得增长和盈利能力,从而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利润链在盈利能力、顾客忠诚度、员工满意度、员工忠诚度和员  相似文献   

15.
蒋高阳 《财会学习》2016,(21):45-46
EVA(经济利润)指的是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需要扣除企业收入中有关生产要素成本.经济利润对以往的利润指标进行一定的修正,一方面将债务成本扣除,另一方面重点分析人力资源、股权资本等机会成本,体现企业发展前景,重在创造企业的创新能力.EVA作为一种全新价值评价方式,能够切实有效的体现出企业创造价值、协调管理人、出资人经营业绩,每个企业都需要基于经济利润制定自身的财务战略.本文首先就EVA与企业财务战略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阐述,进而详细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各项问题,最后提出了以EVA价值管理为基础的各项有效的财务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6.
毕真  王海云 《中国保险》2011,(11):39-43
利润,是一个会计期间内会计主体取得的经营成果,是衡量一个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投资价值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利润也是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支撑,是公司“自力更生”的根本所在。因此,利润最大化、不断为股东创造价值,是每一个公司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2007-2010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这三个非主营因素对利润的贡献发现,我国绝大多数公司的非主营因素对公司利润产生了正面影响,但很多公司特别是大公司的非主营因素对利润的贡献偏高,其中营业外收支净额对利润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投资收益,而公允价值变动一般情况下对利润贡献很小,但在金融市场动荡期间则会对利润产生较大不利影响.上述特点很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总体利润不确定性偏高、不利于企业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大经济体系的系统风险、以及不利于价值投资理念的树立.  相似文献   

18.
陈珍 《福建金融》2005,(12):42-44
“服务利润链”是一种描述成功业绩关系的观点。财产保险公司通过“服务利润链”管理,可营造自身的竞争能力。“服务利润链”的要素,同样也成为了财产保险公司经营单位业绩评价的关键因素。财产保险公司经营单位营造“服务利润链”能力的途径可通过始终贯彻以增长和盈利能力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建立顾客忠诚,获得全面顾客满意;根据顾客价值等式管理,改进顾客价值让渡过程;提高员工满意度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张海涛 《会计师》2023,(13):22-24
随着图书销售渠道和商业模式的不断调整,尤其是电商经济的飞速崛起,地面店渠道的业务量逐渐萎缩,外部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图书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因此除公司必须重视开源与节流并重的运营思路外,需要更加关注利润在出版公司的战略地位。以A出版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借鉴现代管理会计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做法,对A出版公司的现行机构设置进行了详尽的调研,分析了构建利润中心的优劣势,并提出了构建利润中心需要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会计与税收相分离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得按会计准则核算的企业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核算的应税利润之间存在诸多不同,给企业会计工作、纳税申报和税务机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差异,引起了财务报表利益相关者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因此,分析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成为会计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