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比较了国外场外市场交易制度的共性和差异,分析了中国场外市场的交易制度模式、市场环境及监管措施。研究表明:传统做市商制度与低层次的场外市场具有很强的适配性,交易制度的变革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做市商制度的实施需要较成熟的市场基础环境和恰当的政策法律监管措施。目前,中国的场外市场还处于萌芽期,应吸收和借鉴国外经验,采用多元的竞争性做市商交易定价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金融》2008,(3):74-74
金融衍生交易风险极大,但利润丰厚。当一些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通过金融衍生交易系统从事大规模投机活动时,其他金融机构或个人就会跟风而上,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先前的预测发生重大变化。这种交易成功的秘诀在于:准确把握市场走向,快速完成交易。如果只是看准了金融市场未来的走向,而没有及时将自己的衍生产品脱手,那么就有可能造成巨额亏损。法国兴业银行衍生产品的交易就是因为当交易员预测发生错误时,  相似文献   

3.
关于外汇市场交易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简要阐明价格形成机制与市场交易制度密切相关着手,分析了指令驱动和报价驱动这两种市场交易制度,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外汇市场交易制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外汇市场的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以来,金融衍生工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期权、期货、互换等业务的活跃,对银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型金融工具的出现,使资本流动在数量和速度上都有了空前提高,市场逐渐规范、更严格的金融监管、定价方法透明度增强以及日益熟练的风险管理技术等,使市场上的衍生金融工具由数量型增长逐渐转向质量型增长,防范衍生产品交易带来的新型风险重要性日益增加。西方商业银行在多年的金融衍生交易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防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创业板市场交易制度选择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显南  苏立波 《海南金融》2009,(3):47-50,60
创业板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极其重要的一环。而创业板交易制度的选择,对创业板能否顺利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指令驱动交易制度和报价驱动交易制度的优缺点以及影响交易制度的流动性、稳定性、有效性等多种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具体研究,对我国创业板市场交易制度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信贷衍生产品的概念和标准的信贷衍生产品合约的构成要素,重点分析了几种主要的信贷衍生产品的交易结构和交易模式,介绍了全球信贷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信贷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艳 《中国外资》2008,(7):185-185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中国从引进至发展已经历20余年。在美国环保协会推动下,中国各地实施的排污权交易证明是有效且有益于生态健康的。然而,排污权交易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制度规定和经济利益关系。由于市场限制和技术监测的困难,实践中面对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诸多缺陷,我国目前尚不能完全发挥排污权交易的功效,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迫在眉睫,排污权交易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交易、交易费用与银企关系的合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葵 《武汉金融》2001,22(4):25-28
从现代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出发 ,银企关系的实质应是交易关系 ,银企交易关系的形成可从货币金融领域的社会分工和产权界定中得到说明。银企交易关系之间 ,存在交易费用 ,而为了减少交易费用 ,银企交易也会选择不同的合约安排。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看 ,市场治理型的合约关系应是使银企交易费用最小的合约安排。  相似文献   

9.
自2006年初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和做市商制度以来,外汇市场询价交易呈快速增长态势,这源于询价交易具有交易成本低、清算速度快以及价格确定自主灵活等优势,但另一方面,市场还存在着授信难、做市商非美元交易报价少等问题。为进一步活跃市场,该文提出了如加强市场交流、引导做市商积极报价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深圳发展银行于2005年7月获得了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这一资格的取得,对于该行进一步拓展外汇业务,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提高盈利水平和竞争能力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投机交易失败、套期保值交易不当等问题.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亏损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内部控制制度失效,违规操作造成重大损失;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风险管控机制缺失;专业人才缺乏,国际投行欺诈;国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滞后,有效监管不足等.上市公司要防范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风险,必须强化风险意识,正确运用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各类风险;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金融衍生产品从业人员投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做市商交易制度相比竞价交易制度,在场外资本交易市场中具有价格发现和创造流动性等优势,国际上较成熟的场外交易市场大都选择了做市商交易制度。本文认为在我国低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有必要引入做市商报价和竞价交易互为补充的混合交易制度,探索建立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3.
双向交易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目前全球主要市场均已建立卖空机制,双向交易成为资本市场普遍选择。文章从股票市场卖空交易机制的建立伊始,回顾了双向交易机制从建立到初步发展——被质疑——逐步完善并被广泛认可的演进过程。文章详细介绍了1929年全球股灾后股票卖空市场发生的巨大变革,包括完善交易制度、纳入法律监管范畴等,追踪了2008年金融海啸中海外市场禁止股票卖空的事件,深入分析了"禁空令"对市场的影响。2011年欧债危机中欧洲六国重拾限空令,但美英德没有跟进,表现出这些监管机构相较2008年,对股票卖空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文章认为,双向交易历史悠久,是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基础交易制度和有机组成部分,是资本市场的客观需求产物和内在稳定机制,是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然而,发展双向交易的同时,必须严格监管,禁止裸卖空,重点打击利用双向交易进行市场操纵的企图。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新三板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结构性分化明显的问题,现行交易制度与投资者交易需求不匹配是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之一。随着新三板市场分层管理的推进,交易制度在不同层级出现自发聚集的特征,说明新三板交易制度可遵循分层实施的路径进行改革,以满足不同层级投资者的交易需求促进新三板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碳市场是履约驱动下的现货交易市场,碳配额价格无力动态传导真实供需信号和发现最低减碳成本,市场主体无法灵活应对经济波动并获得低碳投资激励。碳配额价格疲软及波动反映了碳市场效率偏低、传导不畅。在跨期市场机制缺乏的背景下,碳市场效率依赖初始分配。现行碳市场规则不够清晰、缺乏协同、位阶偏低,无法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规范基础。遵循以市场逻辑为基础的政府规制路径,跨期交易理论拟合碳市场主体的行为逻辑,碳排放权跨期交易属性亦具备法理支撑。《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具有载明碳市场跨期交易制度的文本空间而且位阶更高,是跨期交易制度法律化的适当立法形式。为防止跨期交易可能造成的主体垄断、价格操纵等市场失范,需要明确跨期交易的制度边界和市场规制安排,促进跨期交易与其他价格调控制度的协同,通过行政处罚、创新补助以及市场扩容等手段维护碳市场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16.
“大额交易制度”作为交易方式的一种,其建立目的在于如何减少大额委托指令对市场价格的冲击及减少大额交易者的交易成本。因此,该制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一个市场的流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虽然前不久公布的“创业板交易规则”(送审稿)中,已经提出了建立“大额交易制度”,但具体规则还待定。对于目前A股市场对“大额交易制度”的空缺,本文仍将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但愿能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有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7.
完善信用交易监管,是防范风险、维护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信用交易监管制度基础的政策和法规、作为监管依据的信用交易余额公布、信用交易监管工具以及信用交易监管部门等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监管经验,以为国内推出信用交易、完善做空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衍生交易的最终用户,一方面利用衍生品规避自有资产、负债的市场风险或以此获利,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交易的最终损失。为此,商业银行应依赖内部法务人员和外部律师充分识别金融衍生交易的操作性法律风险和环境法律风险,以实现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双重管控。  相似文献   

19.
日元和港币对人民币市场交易流动性较差,导致市场成交量趋向萎缩、价格形成不合理,对中小银行日元和港币资金配置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这两个货币对交易中引入做市商制度也许可以缓解这些问题。为避免出现类似现象,推出欧元对人民币交易时应考虑试行推出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20.
高频交易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模式,短短几年内占据了金融市场的巨大份额,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也有了较多的交易者进行量化交易.高频交易在为市场创造超常流动性并平滑证券价格的同时,也对市场交易秩序产生了消极影响.通过对美股“5·6闪电崩盘”过程的梳理,总结分析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措施,从技术层面提出了加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包括:制定高频交易技术规范,健全有效的市场冷却机制,健全跨市场联动风险预警制度及风险控制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