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新线的大规模建设与投入运营,原有的动车运用所布局和检修能力难以满足高速铁路路网的发展需求,因而有必要结合高速铁路网络规划,提前对新线条件下动车运用所布局进行优化。在分析新线建设对动车运用所布局影响的基础上,将动车组运用检修过程转化为一类有资源约束的多基地车辆路径问题(MD-VRP),构建多检修点的动车组运用检修优化模型,计算不同布局方案下动车组的运用情况,对新线条件下动车运用所的各布局方案进行比选。最后,以某区域的高速铁路网络为例,设计了2种运用所的布局方案,通过计算比较各方案近远期的动车组运用情况,给出该区域动车运用所的推荐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速铁路动车段所数量较少且分布较为集中,动车组一级检修能力成为编制动车组交路计划的重要制约条件。鉴于此,对动车组交路计划编制问题建立考虑动车段所一级检修能力约束的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首先,依据动车组交路接续规则和一级检修条件构造交路备选集,并将交路计划编制问题表达为集合划分问题;其次,采用基于重要性分级的分层序列法求解模型,即多目标模型被分解为主目标"动车组运用数量最小",以及次目标"检修次数最少"的?2?个单目标整数规划模型,并采用传统的精确算法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为动车组交路计划的优化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动车运用所的洗车线、检修线等固定设备已定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动车组一级检修作业计划对提高动车运用所的检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动车组由于长短编组不同,在检修时对双列位检修线的占用情况也不同。以同一列位在同一时间最多只能被1列动车组占用的时空相容性及动车组运用计划为约束条件,以最后1列动车组检修完成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动车所一级检修作业计划优化模型,将问题转化为带特殊工艺约束的混合flow-shop调度问题,并采用自适应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某动车运用所为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相关动车组检修设施布局规划亟需编制并配套建设。在分析济南铁路局既有动车组检修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济南铁路局管内线网规划预测近期?2020?年及远期?2030?年动车组配属数量及检修需求,依据检修设施选址原则,提出济南铁路局动车运用所、高级修基地及动车存车场规划建设方案,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项目新建及改建动车检修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动车组运用及检修设施规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外动车组检修与运用设施布局现状.从客运专线整个路网出发,结合我国检修制度,分析了动车组运用及检修规模布局需考虑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以一条客运专线为例,论述动车组运用及检修设施规模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动车组现有备用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客运专线动车检修基地布局和区域调度所的规划与建设特点,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动车组备用方式——动态备用方式。动车组的动态备用方式可具体分为完全共享和部分共享2种。通过对动车组的固定备用方式和动态备用方式的定性比较,说明动态备用方式可以提高备用动车组的使用效率,减少备用动车组的总数量,但是动车组的备用计划与检修计划需要紧密配合,增加了动车组运用计划的编制难度。  相似文献   

7.
动车组运用计划包括动车组交路、动车组分配、动车组检修、动车组接运回送等计划。在分析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流程,提出"约束提前、分步优化"的动车组计划优化思路,通过对编制流程进行有效分解,在保证动车组使用数量最少的前提下,降低动车组分配计划和检修计划的编制难度,提高动车组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将是未来我国铁路网发展的重点方向,在地方政府建设高速铁路积极性高涨的情况下,优化完善高速铁路布局方案十分重要和迫切.在对我国高速铁路规划建设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研究,对高速铁路网概念的提出,高速铁路网发展目标的选择,布局思路和方法以及优化完善规划方案等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相关的重要问题进行总结和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动车组的运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动车组运用计划的编制和实施。通过对现有动车组固定运用方式、不固定运用方式、周期性运用方式进行比较,针对我国客运专线动车检修地布局和区域调度所的规划与建设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动车组运用方式——簇式运用方式。动车组簇式运用方式可以更好地协调动车组周转计划和检修计划的编制,并有效地减少计划编制时的求解空间。  相似文献   

10.
根据北京动车检修基地设备概况,通过分析其日常检修能力、主要制约和影响检修能力的问题,提出增加踏面检测设备,增加动车组停留、检修股道,增设场间渡线,启用J场吸污设备,实行动车组错时检修,优化一级检修修程等提高北京动车检修基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车站与动车运用所的关系有多种可能,其布置形式都要遵循动车组列车运行的客观规律。以动车运用所为例,分析动车组走行线与车站布置的关系,以及机车牵引的列车与动车组列车在始发终到客运站的作业区别,并给出只衔接1条客运专线的始发终到客运站动车组走行线、和衔接多条客运专线的始发终到客运站动车组走行线的布置形式。指出只有弄清高速铁路运行规律,才能做好动车组走行线的布置。  相似文献   

12.
在考虑检修的条件下,根据接续时间和接续地点,以动车组周转接续时间总和最小来表达动车组运用数量最少作为目标函数,建立动车组运用计划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以武广高速铁路的开行方案为基础进行仿真应用,表明在给定列车运行图后,采用该模型和求解算法能够得到优化的动车组运用计划。  相似文献   

13.
合理预测动车组配置数量是保证高速铁路运输经营,制订技术装备采购投资计划的重要基础。在阐述国内外高速铁路动车组配置现状的基础上,比较国内外动车组配置强度,得到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配置强度与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的结论。通过分析高速铁路动车组配置数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线路平均客流密度、线路速度目标值、不同等级列车承担客流比例作为条件因素,利用日均周转时间法测算动车组合理配置数量,得出不同条件高速铁路线路动车组合理配置数量速算参考表,为高速铁路动车组的采购、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多条铁路引入大理枢纽及周边路网的完善,枢纽内急需增加动车组运用检修存放设施,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及实现大理地区路网通达的需要。在阐述大理枢纽规划和动车组检修工作量的基础上,确定大理动车运用所规模,分析横列式和纵列式2个布置方案,结合动车运用所选址原则提出蛇山方案、苍甸山方案、凤仪方案3个动车运用所选址方案,从运营长度、工程条件、后期发展等方面对3个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最终确定经济合理、适应城市规划及铁路科学发展的蛇山方案。动车运用所的建设研究有利于完善大理枢纽功能,提升铁路区域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5.
德国柏林中央客运站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市快轨和地铁于一体,日接发列车1300多列,是欧洲铁路网中重要的客运枢纽。柏林铁路枢纽的东西线和南北线在该站交汇,东西线方向设有2个独立的铁路车场,南北线方向设有1个共用的铁路车场,3个铁路车场均为贯通式布置。为提高车站接发车能力,该站主要办理通过列车,兼有部分始发终到列车。每个车场设置各有特点,列车作业组织紧凑有序,到发线利用率高。柏林站车场设置及作业方式可以作为大型铁路枢纽车站设计与作业组织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结合我国实际,对中国高速铁路工务工程、牵引供电、通信信号、高速动车组、信息系统及运用维修六大技术体系的主要技术条件、特点及其各项子技术体系进行论述,可为中国高速铁路的修建、运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资企业面向非洲铁路市场,多以"广覆盖"的形式投入开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为优化中资企业在非洲铁路市场布局以及资源配置,在分析非洲铁路发展现状、铁路网发展影响因素基础上,基于铁路系统需求度、铁路发展需求度分析非洲铁路发展需求,提出了非洲大陆49个国家高、较高、中、低4个等级的铁路发展需求度,同时提出非洲铁路市场开发策略建议,即:优化非洲铁路市场开发资源配置,分区域实施铁路市场开发及项目建设,创新合作模式、拓宽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站台雨棚结构监测是保证列车行车与旅客候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提高站台雨棚的运维管理与监测效率,针对高速铁路站台雨棚运维管理系统可视化监测进行设计,建立高速铁路站台雨棚运维管理系统可视化监测实施流程。以广州局集团公司海南环岛高速铁路海口东站站台钢结构雨棚为依托,引入基于BIM技术的E-BIM结构进行可视化监测,开发适用于大跨度空站台雨棚运维管理系统的可视化监测模块,实现高速铁路站台雨棚的结构风险管控,确保高速铁路列车与旅客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旅客出行需求不断提高,需要同时考虑旅客出行时段选择与运输企业效益,来优化调整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针对一条拥挤的高速铁路客运走廊,分时段确定列车停站计划和开行频率,阐述影响旅客出行时段偏好的2个重要因素——吸引度与可达度,据此构建旅客出行阻抗函数,构建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是以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整数规划模型,用于确定列车停站方案;下层规划是一个用户平衡模型,用于计算客流在停站方案上的分配结果。根据模型特点设计启发式算法,并通过算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和分析。研究表明,考虑旅客出行时段偏好优化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的方法,能更好地匹配旅客需求分布,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长江沿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有沪汉蓉铁路已经逐步不适应国家战略要求和沿线城市群间快速通达需求。高速铁路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小、占地少等优势,是绿色、大众化的交通工具。结合国家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通过阐述沿江铁路通道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通道内各区段预测客流量提出规划方案;最终形成沿江高速铁路"三步走"建设实施方案,有利于完善长江立体综合交通走廊建设,缩短时空距离,优化综合运输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