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党的十九大明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党的二十大强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实践探索日渐成熟,给流域生态治理带来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的大幅提升。本文通过对财政支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特点的研究,分析财政支持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财政支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意见,不断加大林业投入,制定稳定有效的支林惠林政策,建立健全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美丽合肥"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财税政策作为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本文阐明了财税政策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现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研究,发现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状况不佳,从不同领域和具体指标看,与其他省市还存在很大差距,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路子;加强生态立法,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5.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一、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黑龙江省是我国的资源大省、生态建设示范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自从2000年黑龙江省被确立为全国第三个生态省建设试点以来,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环境污染防控、治理得到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6.
《会计师》2013,(20)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内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企业生态文明建设中会计所起的四个作用,如能反映企业生态资产、负债等要素信息;有助于企业决策者进行生态项目的预测和决策等,并对如何增强会计在企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给出建议,如加强会计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山两省芮城县财政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县的部署,坚持“围绕农业增投入,调整结构助产业,强化龙头带基地,多给少取富农民”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草兴牧兴百业兴。作为我国生态系统的主体,良好的草原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推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建立和平稳运行,助力提升草原生态保护能力和水平,绘就了一幅幅"风吹绿草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洒"的大美草原新画卷,为美丽中国披上了万里碧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了发展战略的新高度,对草原生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财政致远任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形势日趋严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之一。从具体实践来看,相关财政政策和制度安排仍然存在缺陷,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创新,更好地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此,本文总结回顾了辽宁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基本情况,对相关财政政策的改进方向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财政政策创新的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能源财政问题研究"青年创新团队2013年4月立项,由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博士生导师白彦锋教授担任团队负责人。团队整合了校内财政学院、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CFD)、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税务学院、法学院和美国斯坦福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  相似文献   

11.
严琦 《财政科学》2023,(8):136-144
多年以来,浙江省财政坚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财政制度供给,全力推动绿色发展,支持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浙江省财政推动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成效的基础上,分析当前财政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绿色发展财政政策体系缺乏有效结合、生态补偿机制资金来源中的市场化补偿不足、生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尚未建立、财政对生态产业的扶持引导有待进一步整合完善、生态权市场交易机制发育不够成熟、财政绿色金融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财政进一步发挥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能源资源地生态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比较借鉴方法,首先将国际上基于环境保育目的财政收支体制模式归纳总结为地方为主导的环境财政体制,中央与地方共治的环境财政体制,中央为主导的环境财政体制三种;其次,通过将之与我国能源资源地环境财政收支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资源地环境财政收支体制现存的问题;最后,基于能源资源地环境保育目的提出我国资源地环境财政收支体制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靳能泉 《会计师》2010,(6):25-26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将其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从此各地生态示范村、生态区县乃至生态省市的创建活动蓬勃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做法运用于会计领域,就有会计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财政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聚焦农村"两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实现乡村建设"生态美、村庄美、生活美、乡风  相似文献   

15.
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化建设远远滞后,因此急需通过提高我国经济实力来获得国际话语权,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全球化的生态环境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重复工业化老路的契机,更多的是面临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各项挑战。本文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入手;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进一步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鉴于本人学术水平有限,若有不当还望指证。  相似文献   

16.
美丽中国,绿色是根本。建设美丽中国,首要的任务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人们享受到优美的生活空间和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为此,党的十八大郑重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原始文明是人类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是人类开始对自然  相似文献   

17.
当今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涉及社会保障、充分就业、行业道德、生态文明和社会慈善等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则是重中之重,因此,社会责任会计的职能必须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上聚焦。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化的科学技术,加强生态立法,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切实可行的社会责任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18.
乡村绿色发展既是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又是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现实需要.财政支农支出是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资金保障,而财政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提升财政绿色支出效率的重要性.首先采用改进熵权法测算长江经济带乡村绿色发展水平,并运用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分析2008-2017年各省(市)间乡村绿色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然后结合空间杜宾模型(SDM)考察长江经济带省级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乡村绿色发展的促进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流域各省(市)间乡村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长江经济带乡村绿色发展的促进效应并不明显,但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需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绿色发展导向功能,不断提升财政支农支出在乡村绿色发展投入上的精准性;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积极践行"生态命运共同体"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税务》2023,(6):22-2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取得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伟大成就。在这一进程中,税务部门积极推进绿色税制建设,初步建立了以环境保护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等绿色税种“多税共治”,以企业所得税、增值税、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要努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战略任务,奋力推进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五区"建设。为了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全区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打造发展财政、民生财政、和谐财政、绩效财政和透明财政的"五个财政",努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广西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