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乡村绿色发展既是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又是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现实需要.财政支农支出是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资金保障,而财政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提升财政绿色支出效率的重要性.首先采用改进熵权法测算长江经济带乡村绿色发展水平,并运用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分析2008-2017年各省(市)间乡村绿色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然后结合空间杜宾模型(SDM)考察长江经济带省级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乡村绿色发展的促进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流域各省(市)间乡村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长江经济带乡村绿色发展的促进效应并不明显,但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需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的绿色发展导向功能,不断提升财政支农支出在乡村绿色发展投入上的精准性;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积极践行"生态命运共同体"理念.  相似文献   
2.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成本约束又是当前市民化的最大障碍。尽管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市民化的主要方式,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决定了农民市民化路径应该也能够多样化。不同群体农民的市民化成本构成不尽相同,分担主体各异,资金来源有别。在进行农民市民化成本分担制度顶层设计时,需遵循"中央主导,地方主体"、"注重公平,务实求效"、"承认差异,分类改革"、"整体谋划,渐次推进"的原则,做到责任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样化、筹资途径常态化,以实现农民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的农民市民化目标。  相似文献   
3.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目标是为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势必要求农民现代化。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并存的情况下,实现农业现代化就需要按照现代农业的标准“改造”小农户,而“改造”小农户主要指促使其增加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知识、更新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并提升自身生产技术水平。“改造”小农户本质上是提升小农户人力资本水平的过程。从“服务小农户”“提高小农户”和“富裕小农户”三方面看,以提升小农户人力资本水平为内涵的“提高小农户”更具长远性、战略性与根本性意义。从提升小农户人力资本水平角度审视,现有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模式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型、返乡农民工+小农户型以及公司+基地+农户型是当前或今后的理想模式选择。但由于其自身仍然存在着或这或那的不足与缺陷,目前这些理想衔接模式在发挥提升小农户人力资本水平方面尚存在着诸多不足,仍需进一步地做好相关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4.
保障性住房价格是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价格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还是住房保障政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从理论上看,保障性住房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和价格运行机制,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促进.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价格形成机制和运行机制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保障性住房价格形成机制、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能指导住房保障工作实践的价格机制.  相似文献   
5.
小产权房在我国已存续近20年时间,但一直处于被权力中心打压和封杀状态。小产权房是典型的由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体自下而上发起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的产物。本文以制度变迁理论为视角,分析小产权房制度这一"非正式制度安排"转化为由权力中心认可、强制推行的"正式制度安排"的障碍,并将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比较,探究二者为何同是导源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命运却大为不同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小产权房合法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近来,各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引发了一些群体性和恶性事件。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利益主体间利益矛盾加剧,特别是农民合法利益遭到了侵犯。增减挂钩中涉及的利益主要指级差收益。从理论上探讨级差收益的来源、分配,以及如何才能有效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于推进当前挂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业及其分工深化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基础,农地产权细分又是农业分工深化的前提。产业融合被赋予了促进农户增收的历史使命,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状态下,农户收入来源多样化且更加稳定。基于农地产权细分与农业分工深化基础上的产业融合模式是促进当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而"农业共营制"是此种模式行之有效的实施机制。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当前还将受到相关制度、要素配置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夯实农业的基础性地位、积极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农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增收目标。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分配中种种乱象的成因之一是相关利益主体寻租行为所致.从理论上分析各利益主体寻租行为及其相互影响,有助于从更深层次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之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构建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特征及动态演化规律,从“增量”和“存量”视角深入探讨多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一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子系统发展质量最优,环境子系统排最后,不同区域和地区系统发展质量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二是能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存量资源对系统发展质量的影响要大于增量资源,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增量资源对系统发展质量的影响要大于存量资源;三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耦合协调整体水平不高,但略有提升,发展呈“V”字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仍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