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了解大学生英语口语语篇功能的性别差异,就九江学院在校大学生在英语角和网络聊天时的真实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男生,尤其是英语专业的男生掌握着话语权,他们更加擅长于运用衔接手段来控制和颠覆话语权;女生,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女生比男生更体贴、更礼貌,她们偏好使用简单的词汇来推动会话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2009年7月对5所不同层次的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女生占学生总数的七成以上,女生就业准备比男生充分,就业成本高于男生,女生初次就业率低于男生,选择考研者多于男生。造成此种结果,不仅有社会原因,也有女生自身原因。要改变女生就业中的弱势地位,既要政府从宏观上创造环境,也要求女生科学规划,扬长避短,自主择业,勤奋创业。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运用《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对江苏省某涉农类高职院校的大一新生进行了调查。发现涉农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农专业学生;涉农专业女生在强迫、抑郁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涉农专业男生;涉农专业男生在焦虑、敌对、偏执三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农专业男生;涉农专业女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农专业女生。这一调查结果提醒我们在工作中要多关注涉农专业学生,尤其是涉农专业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对广西桂林3所高校的1703名大学生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广西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分析发现:(1)从总分及各维度上,大学生心理资本呈现出明显中等偏上的水平。(2)从心理资本的维度来看,家庭来源上差异不显著,但在性别、年级、专业、独生与否上存在差异。自我效能和韧性水平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希望、乐观水平、韧性上大一学生高于大三和大四学生;在希望、乐观水平上工科学生高于理科学生,在韧性水平上工科学生高于文科学生;在自我效能水平上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3)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分在家庭来源、独生子女等方面未呈现明显差异。但在性别、年级、专业上存在差异。男生心理资本总分高于女生;大一学生心理资本总分高于大三和大四学生;工科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高于理科和文科学生。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女生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令人担忧。当前,女大学生的体育意识虽较以前有进步,但仍弱于男生。女大学生的体育心理与男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女生多选择非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上海商学院2006—2010级学生历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商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女生的体质测试达标率优于男生;身高标准体重指数呈偏态分布,偏向较低体重的一侧;肺活量体重指数女生优于男生;男、女生各项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男生下肢力量素质较好,女生腰腹肌力量素质较好。建议加强大学生的健康管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建立健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检测和指导;体育教学中加强大学生体能发展,开发适合不同体质大学生的运动方法;加大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外活动指导。  相似文献   

7.
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若干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自编量表,对上海市三所高校203名本、专科学生开展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较好;(2)男生对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女生,正常家庭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正常家庭的大学生;(3)年级越高,宿舍人际关系越好;(4)宿舍人际关系与大学生的生源地无关;(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文科学生与理工科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提出四条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评估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校2014级和2015级共131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评工具,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对比不同性别、年级、籍贯、专业学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并与全国青年组常模作对照.结果:我校学生的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以及阳性均分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女生各因子分高于男生;大一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大二学生;不同籍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理科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艺术生和文科生高.结论: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虽然低于全国青年平均水平,但是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愤怒不仅损害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的成长和他人的安全都会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辽宁省某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探讨愤怒情绪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愤怒情绪的诱发因素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学习问题、社会工作、异性交往、家庭关系等五个维度.大学生因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诱发愤怒情绪的比率最高.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因学习问题、社会工作,大四学生因与异性交往诱发愤怒情绪的比率比较高;女生因学习问题、异性交往,男生因社会工作、学习问题引发愤怒情绪比例也比较高.最后,本文提出帮助大学生减少愤怒情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武汉市8所高校1 6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最突出的动机是自我实现;大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教育对其创业意向有影响,而他们对学校的创业教育并不满意;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资金和知识技能支持,而创业者本身最需要的素质是自信、有创造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等。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自身主客观条件、家庭背景、外部环境都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着显著的影响:女生总体创业意向低于男生;学校、专业、年级、籍贯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而学历无显著影响;就业压力越大,大学生创业意向越高;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而对机遇的认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某高校校园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运用行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分析了男女大学生对校园绿色休闲空间的多方面需求。研究发现:女生对当前大学绿色休闲空间设计的满意度明显低于男生,且女生对空间的尺度、安全性、私密性、休息座椅和照明等方面的需求均高于男生。因此,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性别需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在高校中的渗透和普及,网络舆情对"90后"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其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安徽工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4课程的成绩分析,工科高校女生在总评成绩及平时课堂表现成绩、网络考试成绩和期末统考成绩等分项均优于男生。这除了与女生在外语学习能力方面占优势外,还与工科高校女生少及女生的职业规划有别于男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用问卷调查法,以民办高校781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结果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检出率为28.9%;其中轻度人际关系困扰者占21.2%,严重人际关系困扰者占7.7%;一、三年级在待人接物困扰和异性交往困扰上得分有显著性差异,二、三年级在待人接物困扰、异性交往困扰和关系困扰总分上有显著性差异;女生在人际交往困扰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是否有恋爱经历在异性交往困扰上得分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利用问卷调研数据考察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学生的性别对学习成绩具有显著作用,男生成绩低于女生;学生的生源所在地对学习成绩也有明显影响,北京本地生源学生的学习成绩低于外地生源;在众多主观努力变量中,学生的课外努力程度最为显著.因此,建议在招生中,尽量减少地域歧视,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提升学生课外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1506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成绩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思政课平时成绩与SCL-90中4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思政课总评成绩与SCL-90中1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二者的相关还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思政课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总评成绩与SCL-90中5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女生则未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提示我们,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根据不同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考察大学生在观看直播中的心流体验、社会临场感与冲动消费行为的现状,探讨心流体验在社会临场感与冲动消费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312份,使用SPSS 22.0和Amos 24.0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临场感中的情感社会临场在性别上具有极其显著差异,即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心流体验在性别上具有极其显著差异,即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3)心流体验在专业上具有极其显著差异,艺体类专业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专业;(4)冲动消费行为在性别上具有极其显著差异,即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5)心流体验在社会临场感与冲动消费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网络成瘾”是一种过度上网行为的心理疾病。近年来,高校周围的网吧越来越多,大学生进入网吧频繁,这种现象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带来了诸多问题。由于网络游戏成瘾造成的危害巨大,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据统计,我国有6.2%至11.6%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症倾向,大学生患网络成瘾症的人约为8.4%,其中男生是女生的两倍。鉴于此,我们对网络成瘾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从心理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并不断予以强化;第二,从管理机制上要建立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症的措施;第三,从健康网络的建设管理上,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学校周围网吧的管理和整顿工作,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400名高职大学生心理耐挫力现状和他们遇到困难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高职大学生耐挫力水平偏高。其中,男生略高于女生,年级越高耐挫力相对越差,心理耐挫力强的大学生更乐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基于调查研究,现提出应对措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加强挫折教育;注重体育锻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规划指导;随时提供援助。  相似文献   

20.
就业心理资本是能够促进大学生有效解决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的一种积极心理力量。文章采用大学生就业心理资本量表、求职行为频率问卷、求职努力问卷,随机选取433名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资本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心理资本总分和各维度平均值均高于3分(满分5分),说明总体情况较好,但是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从就业心理资本各维度来看,男生比女生韧性更强,女生比男生更加乐观;来自城镇的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学生主动性更强;前期已经收到录用通知的学生体现出更高的希望感。此外,大学生就业心理资本和求职努力、求职行为频率呈正相关。基于现状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就业心理资本干预模型和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