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形势展望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凯 《中国就业》2011,(10):22-2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其表现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既体现在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总量矛盾上,又体现在“有业不就”与“人才短缺”现象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上,还体现在“人才高消费”与“零工资就业”等不充分就业现象上。“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形势会有怎样的变化?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这些都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社会的众多热点问题中,大学生“就业难”显得尤为突出,“毕业”即“失业”成为现今许多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就业难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就业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就是最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成才观念和择业素质等方面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大大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3.
崔红霞 《企业导报》2011,(9):242-24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出发,试图通过对高校、大学生、有人单位和政府这四方面的分析找出大学就业难的成因进而为大学生就业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摆脱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涉及高校深化体制改革,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改变就业观念、用人单位用人观念的转变,政府构建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的转变与改革。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要看社会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鸣 《企业文化》2007,(6):14-16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演愈烈,大学生真的就那么难就业吗?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大学生、研究生越攒越多,大学生就业是不是会更难?事实上大学生就业并不真难,因为大学生“就业难”虽然成因  相似文献   

5.
盛丹 《中外企业家》2012,(1):155-156
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着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在探讨“就业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西安石油大学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虽然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高校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出台了多项支持、鼓励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仍不容乐观。而具有特殊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的高校贫困生就业就显得更为困难。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特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人才总量还不足的时代,却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扩招是否有必然联系?答案是否定的。由于部分行业市场萎缩,社会需求增长不足,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以及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等配套政策缺失,都是形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才能促进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化解。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增长,导致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相对来说,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针对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政府、高校及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探宛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从而最终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满 《中国就业》2009,(3):36-38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不就业”的争论:有的人认为,大学生就业就是难,从招聘会上出现的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争一个工作岗位的现象来看,就印证了这个观点:也有的人认为,我国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多达八百万个,而大学毕业生不过五六百万,只是由于大学生择业观念陈旧,好高骛远,挑三拣四,不去就业,从而形成了“就业难”表象。  相似文献   

10.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关键在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本文界定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并分析了其特点,揭示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需要大学生本人和学校、政府、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基础上提出应从个人、企业、学校、地区、政府等各方面共同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大学生就业难,导致了在当前的大学校园内正弥漫着一股“就业恐慌”。文章着重阐述了该如何正确认识、剖析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这种“就业恐慌”,并对学校应采取哪些积极措施以有效地消除学生面临的这种“就业恐慌”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破冰再远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东 《中国就业》2011,(4):19-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央对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已经从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教育转化。高等教育的普及,一方面提高了整个国家的科技素质和实力,同时也形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尤其是人口最多的中国,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和谐与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大事;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是政府和老百姓越来越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包括经济、社会、高等学校和毕业生个人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更好的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作,政府必须创造条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高校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毕业生个人应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张玮瑜 《民营科技》2011,(12):88-88,261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连年下降",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也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作为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的领路人及与大学生朝夕相处的良师益友,高校辅导员有必要也有责任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结合自身就业工作的经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彭仲生  罗筑华 《价值工程》2012,(12):198-199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了大学生、学生家长、高等学校及社会共同的感受和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则更是得到了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探明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潜因,为今后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打好前期基础,文章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深层社会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磐安县出台和整合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就业,确保大学生就业有“位”来。  相似文献   

18.
彭颖 《民营科技》2009,(3):34-34
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出现的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必须找到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孟文新 《现代企业》2011,(11):66-67
近些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的影响,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数激增,致使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愈加趋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提升学生就业率,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不仅需要政府及社会的普遍关注,更需要从学校和学生自身角度分析,探索解决就业难题之道。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人认为这是大学扩招的结果,然而问题的真正原因不是单纯的数量增加,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原因,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本文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做了分析和阐述,从高校和大学生个人两个层面入手,总结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