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直以来,学者们的目光主要集中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积极面.最近,组织公民行为消极面的研究开始成为相关学者关注的热点.组织公民行为消极面作为组织公民行为的补充,对其展开探究,有助于更加全面的了解组织公民行为.本文将通过对组织公民行为消极面的产生背景、表现类型、产生动机、测量、前因及结果等相关的已有文献进行综述,同时还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王韧  马文聪  朱桂龙 《财会通讯》2008,(12):108-110
组织公民行为被认为是工作团队或组织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群体(团队)层面探讨了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作用。简要回顾了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及其起源;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组织公民行为与团队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提出未来该领域中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构建了一个有关主管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和B2B顾客满意的概念模型并加以检验。研究发现(1)销售人员的组织公民行为对于B2B顾客满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销售人员组织公民行为对B2B顾客满意的影响受环境不确定性的正向调节;(3)感知的管理教练行为和权变奖励均对销售人员的情感性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正效应;(4)情感性组织承诺是主管行为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中介变量;论文最后阐述了研究的管理内涵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建立职工公平感对信任感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模型的前提下,应用该中介模型针对平台型企业灵活就业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职工公平感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直接效应来看,平台型企业灵活就业职工的组织公平感对其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从信任感对职工公平感和职工公民行为的中介效应来看,平台型企业灵活就业员工的信任感在职工对公平的感受及其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经过实证分析,本文从组织信任感的建立以及鼓励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将“公民行为”概念从个体层面扩展到了组织层面,提出用“组织间公民行为”来表达组织在长期交换中的一些特定行为,并梳理出了它的5个代表性维度.本文同时结合关系契约和心理契约理论,构建出了一个组织间公民行为的发生机制;其中,将心理契约引入该机制中,更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完善了现有的组织间关系研究范式.本文进而以3个具体例子对该机制进行了阐述,为组织进行关系管理提出了建议,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考察了情感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收集的217份有效样本进行层级回归。研究结果显示:情感型领导对心理授权和组织公民行为均具有正向影响;权力距离正向调节了情感型领导对心理授权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且心理授权完全中介了情感型领导与权力距离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最后,建议企业鼓励实施情感型领导,进而提升员工心理授权,同时考虑员工的权力距离,从而使员工展现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本文揭示了情感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内在影响机制,为企业提升员工组织公民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往管理研究大多认为职业召唤对组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实际工作中常常可以观察到有的员工实践职业召唤程度高而组织公民行为却低的现象,职业召唤究竟促进还是阻碍组织公民行为有待进一步探究。为了解释这一分歧,本研究基于自我调节理论下的多目标视角和自我决定理论,探索了实践职业召唤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深入分析了二元工作激情在实践职业召唤和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和双向作用,揭示了职业召唤对组织公民行为正负交织的作用路径。基于分阶段收集的280份有效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1)实践职业召唤对和谐式激情和强迫式激情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和谐式激情显著正向影响个人指向和组织指向的组织公民行为,而强迫式激情显著负向影响个人指向的组织公民行为;(3)和谐式激情在实践职业召唤与个人指向、组织指向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而强迫式激情只在实践职业召唤与个人指向的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可以为管理者全面认识职业召唤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进行合理运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道德型领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以组织公民行为为中介变量。我们发现:(1)道德型领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有正向影响;(2)道德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作用;(3)组织公民行为在道德型领导和员工工作绩效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一家大型军工企业进行案例研究时发现,获得较好的绩效评价是研发人员展现更多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动因,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激发军工企业研发人员的组织公民行为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3,(13):133-134
本文旨在研究应届毕业生的人格特质、组织公民行为与离职倾向的影响,并以云南省2010级企业管理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问卷数据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及分层回归分析。验证应届毕业生组织公民行为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人格特质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并对应届毕业生组织公民行为与离职倾向间起着加强调节作用。最后根据研究分析对目前的管理实践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维度及其对于组织绩效的作用.阐述在烟草行业应用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的重性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400名企业员工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企业员工组织公平与其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敬业度在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呈正相关,员工敬业度在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田欣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6):160-161
组织公民行为是指在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中尚未得到明确或直接确认的行为,但是就整体而言是有益于组织运作的行为的总和。对于组织公民行为各个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文章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结构性梳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因素。  相似文献   

14.
梁雁 《总裁》2008,(11)
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的重要性已得到许多研究的支持.在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组织公民行为概念的发展、维度的划分,以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  相似文献   

15.
组织公民行为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发展的一个新课题,提高组织公民行为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忠诚度、学习性及互助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本论文旨在探索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通过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定义,意义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发,提出有效激发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组织公民行为是员工做出的超越基本工作职责要求的积极主动合作行为,这类行为在整体上有利于组织的有效运作。本研究以12家高科技组织中的50个知识工作团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团队成员整体上表现出的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团队整体水平的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并且群体效能感在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绩效产生影响时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组织公民行为前因的研究只关注诱发组织公民行为的社会动机和组织动机。通过对心理授权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文献回顾,揭示心理授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是通过改变员工的工作动机实现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认为应加强心理授权的分维度对不同形式的组织公民行为和影响的分析,应着眼于心理授权产生的动力以及中国特有的情景等因素的考量。  相似文献   

18.
在本研究中,将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整合到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模型当中。涉及了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在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里是否显示出系统差异性,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机以及公民角色认同的发展。集体主义大多与组织公民行为中对同事的关心高度相关,也和工作中帮助他人的自我概念相关。个体主义更多是与制度福利本身有关,而不是组织的员工。总之,研究结果发现,并不是因为公民数量不同而导致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而在于他们服务的目的和如何理解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上海、浙江等地按照“配比研究”的办法来选择研究样本进行结构化问卷调查,最终得到有效的主管/部属配对数据218条。据此,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相关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法,检验了组织中领导—部属交换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以及组织公平在这一关系间的缓冲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领导—部属交换与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组织公平对领导—部属交换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本土115个工作团队中的376个团队领导-团队成员配对样本,探讨了员工感知到的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对员工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均具有负向影响,组织认同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同时,政治技能不仅显著调节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认同之间的显著负相关关系,还显著调节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通过组织认同影响任务绩效的中介作用。管理者要警惕组织公民行为"陷阱",同时,着力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并积极培养和提升员工的政治技能,以规避或抑制强制性组织公民行为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