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农民科技培训》2011,(5):44-44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发表的《农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报告预测,2011年全球小麦产量将出现增长,但由于国际价格上升,经济落后的缺粮国家进口谷物的费用将会上涨。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布朗先生提出的“中国不断增加粮食进口而引起世界粮食短缺”的观点,分析了中国及世界粮食发展的前景,指出进口粮食是中国明智的选择,并明确阐述了从现在起到2030年,世界粮食危机的大部分根源来自非洲,而非中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杂粮供求: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结构与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局部均衡的计量经济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模拟的方法,构建了杂粮供求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并运用该模型对未来中国杂粮供求进行了四个方案的模拟分析。本文所得结论是:杂粮产量对农业投入品的价格相对敏感,杂粮需求对人均收入的变动相对敏感,杂粮出口对汇率变动相对敏感,而杂粮进口则对国内前期产量相对敏感;伴随着国内杂粮产量的不断下降和需求的“刚性”,中国杂粮净进口的局面很难出现重大改观;当出现人民币年升值率超过5%、总人口中位以上增长的情况时,中国杂粮进口将会不断扩大,国内产量将会不断下滑;当人民币年升值率达7%、人口处于高位增长时,中国杂粮进口将会超过1000万吨。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科技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研究背景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畜产品和水产品需求将成倍增长,粮食国内总需求将比现在增长一半以上。目前许多国内农产品价格已经接近或超过国际市场价格。中国若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价格的国内保护政策也会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回答中国未来农...  相似文献   

5.
去年夏天,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布朗认为,到下世纪30年代,中国需要净进口粮食2亿。屯,这恰好是当前整个国际的谷物贸易量,此观人、一出,在国际引起轰动。二十一世纪,中国粮食将面临三大难题。——人日猛增,下一世纪的挑战更严峻?《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曾有预测,称中国2000年人口为12.9亿,但实现零增长时的人口峰值总数将达到18.90亿。这一预测虽然与中国人口学家的预测,2050年实现零增长时的中国人。将有16亿有所不同,但无论七。何,下一世纪我们面临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谷物类粮食近几十年的资料研究发现,近年来随着国内粮食需求的增长、国内粮食成本的上升、进口来源地的集中,加之受他国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我国谷物类粮食的大量供需缺口仍需进口弥补,已经全面进入逆差阶段,逆差规模巨大,且呈现扩大的趋势。为了确保国家谷物粮食安全,本文分析了我国谷物粮食进口发展现状,为我国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1994年第四季度,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论文。其基本论点是:中国仍然坚持改革开放、经济持续繁荣。虽然中国已经“消除了传统的饥荒和威胁”;但“面临的是未来的粮食需求与产量之间的缺口问题。”“中国耕地的丧失触目惊心”“中国淡水资源更加匮乏。”“中国的环境污染已到了影响生产和生活的程度。”他预测,中国到2030年,至少需要进口粮食2.16亿吨,而其时的国际粮食市场至多能供应2亿吨粮食。他的结论是:谁也没有能力养活中国人。布朗在论文中提出制约中国粮食增产的因素.尤其…  相似文献   

8.
入世与中国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几年,中国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在国内外都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农村问题是中国当前最需要解决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而加入WTO对中国农民收入增加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能够达成禁止将粮食作为武器的协议,中国粮食进口数量将会大量地增加,而其他土地比较稀缺的国家进口粮食的数量也会大量地增加。  相似文献   

9.
数字粮食     
《中国粮食经济》2004,(6):42-42
据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2004年世界谷物产量预计增长到创纪录的水平,主要是由于欧洲和前苏联的谷物产量呈现恢复性增长,小麦产量预计也将出现6年来的首次增长,粗粮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水平,大米产量也预计出现增长,不过由于人口增长,加上养殖业扩张,谷物消费将继续稳定增长,并且再次超过产量增长的步伐。 2004-05年度世界谷物期末库存预计连续第五年下降,世界谷物库存将会下降一半左右,中国占到其中的大部分降幅,而其他国家小麦和粗粮期末库存实际上年比略有增长。 中国谷物供应持续紧张将对2004-05年度世界贸易产生重大影响。预计中国将9年来…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LesterBrown)预测,中国到2030年人口将增加到16亿,而由于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增长迅速,食物结构改变也加快,粮食需求将大幅度提高。与此相对应的供给潜力则不乐观: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避免,因而靠扩大播种面积增加产量的潜力很小;淡水资源短缺将更加严重,单产的提高也是有限的。由此他预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粮食产量将以每年0.5%的速度下降,到21世纪30年代,粮食缺口将为2.16亿吨~3.78亿吨。布朗警告说,届时全世界都无力养活中国。面对自然资源的约束,无论是经济学理论,还是国家的发展经验,都为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中国饲料粮进口三元边际的联立方程模型,将价格因素和国内需求因素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识别饲料粮进口快速增长的主导因素及其影响进口总量的路径。结果表明,中国饲料粮进口增长主要是由国内外价差驱动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助推了价差的扩大,并对中国进口饲料粮的价格上涨形成示范效应。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使得畜产品消费增长,引致的饲料粮需求是渐进增长的,并未构成当前饲料粮进口激增的动因。双边自贸区的建立通过降低进口价格和扩大贸易的产品范围引起了中国饲料粮进口总量增长,降低双边贸易成本有利于扩展饲料粮进口的广度、防范国际贸易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不会对世界构成粮食危机──对美国布朗先生《谁来养活中国》一文的回答尹世杰1994年10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他认为中国人口不断增加,对粮食需求也不断增加,而粮食生产将大大减少,这样,粮食缺口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谷物发展态势、展望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中国扭转了谷物种植面积持续下滑的局面,谷物种植面积与谷物产量连续4年增长.中国谷物产量的增长对保障世界食物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谷物结构正在发生明显变化,非口粮用谷物比重明显上升.根据预测结果,未来中国谷物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2010年和2015年谷物产量有望分别达到4.63亿吨和4.87亿吨,分别比2006年增产4.7%和10.1%.其增产的70%~75%来自于玉米.2015年前中国的谷物生产能够满足中国国内的基本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4.
美国农业部在最近发布的长期预测报告里不再预期中国玉米进口将大幅增长,因为中国国内供应充足,而且来自其他谷物的竞争激烈。数年来中国强劲的玉米进口需求一直是农产品市场多头的强心剂。在2月份发布的长期预测报告里,美国农业部预计2023/24年度中国玉米进口将降至650万吨。一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供需前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粮食供需前景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粮食生产前天今后中国人口将以每年1500万的数量增长,到2030年预计会达到16亿。同时,中国的经济将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会不断改善,吃肉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随之增加。而因人口和经济增长,住房、工...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我国畜产品的进出口进行双向分解,分析其增长源泉,得出导致我国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的主要原因:在出口方面,我国畜产品的出口过分依赖于世界进口需求的扩张,出口市场结构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出口畜产品竞争力薄弱,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口的增长;在进口方面,我国畜产品供给不足导致世界供给增长效应刺激了进口的增长,国外畜产品竞争力强于国内畜产品,是引起我国进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对全球农业市场的影响受到特别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与经合组织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由于土地、水资源和农村劳动力的制约,预计未来十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将会放缓,但主要粮食作物仍可保持自给自足。报告指出,中国每年的粮食消费增长预计将比生产增长高出约0.3%,表明中国的农业领域存在一个不断扩大但适中的缺口。未来10年,中国的油籽进口量预计将增加40%,占全球贸易量的59%。同时,肉类和乳制品市场也将继续扩大,导致饲料谷物进口增加。  相似文献   

18.
对近期与中长期中国粮食安全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影响中国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现况、近期各界关注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面临的挑战,并预测中长期主要粮食供需变动趋势。分析表明,近期和中长期中国口粮绝对安全,未来饲料粮(玉米和大豆等)进口将逐渐增长以保障国内畜产品的供给安全;而笼统的粮食安全概念往往误导社会各界和政府。口粮安全、饲料或畜产品安全是中国粮食安全已至食物安全的关键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1978~2004年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对推动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有显著正向作用,加入WTO、退耕还林政策对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都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粮食播种面积、市场化程度、谷物单产、粮食出口量制约着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对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有负作用,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米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因此,水稻生产在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据有关资料对中国未来粮食供给、需求和贸易的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粮食进口将不断增加,而进口的粮食将主要是玉米、小麦和大豆,大米是所有粮食中唯一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受益的产品。今年,国内稻米生产将比非贸易自由化情况下增长4%左右,价格将上升3.5%(小麦、玉米、大豆的价格将下降20%~26%),中国将重新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大米出口国之一,由此可见,研究中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现意义。那么,究竟中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如何,本将采用指标分析法,即主要使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3项指标,具体分析中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