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碳关税是对进口到本国的外国高能耗产品征收的环境税.由于该措施将直接影响进口产品的价格,故须符合WTO的相关规定.本文从碳关税出台的背景出发,阐述其概念和性质,并结合WTO解决环境贸易争端的实践,分析碳关税与WTO环境规则的关系,说明其不符合WTO相关规定.本文还就我国应如何应对碳关税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经贸》2000,(10)
罗养猪业者要求继续对匈猪肉征收高关税罗马尼亚农业和食品协会提出,如果当局恢复对匈牙利进口猪肉的优惠关税,即把目前的45%的关税降低至25%,本国的饲养业将受到严重的冲击。协会是在得悉农业和食品部拟恢复匈猪肉进口优惠关税的消息后作出上述反应的。  相似文献   

3.
<正> 一、日本农产品贸易与关税的国际比较及其对WTO农业谈判的态度 (一)日本农产品贸易与关税的国际比较日本是农产品自给率很低的国家,多年来日本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纯进口国。由于日本农产品进口比例高,因此,为保护国内农业和确保粮食安全,以大米为首,日本农产品关税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根据WTO的统计,日本农产品平均关税为64.9%,大大高于欧盟的15.7%和美国的10.9%。日本农产品不仅平均关税高,而且关税高峰的品目也很多。目前,日本农产品关税超过100%以上的税号有146个,大大超过了欧盟的33个和美国的26个;其中,大米的关税高达490%,堪称世界之最。 (二)日本对WTO农业谈判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根据传统的贸易理论,从纯经济学的角度上看,自由贸易是比保护贸易效率更高的政策,其带来的额外收益远远超过一般成本——收益分析中的所得,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保护贸易主义却无处不在,许多国家并没有推行自由贸易,而是采取关税等一系列措施保护本国的进口竞争部门,对考察了国内外学者对贸易政策所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并进行了相关评述。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因此,长期以来各国都对农业高度重视并予政策保护.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既想从农产品贸易中获得好处,又处处设置障碍防止本国农业在国际贸易中受到伤害.随着关税措施作用的削弱,非关税措施作用的不断加强,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既要运用<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定>(SPS)采取必要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保护我国农牧渔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又要利用SPS打破国外设置的技术壁垒,促进农产品对外贸易.为此,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建立适应SPS规则的检验检疫机制.  相似文献   

6.
尹岩 《沿海经贸》2001,(12):18-19
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本国农业的保护.发达国家对农业进行保护有多种理由,他们认为,农业生产能够创造市场价格所无法体现的社会价值,因此政府应当给农业以补贴.  相似文献   

7.
张媛媛 《价格月刊》2009,(12):47-50
伴随着关税的降低和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绿色贸易壁垒在限制外国进口和保护本国或地区市场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利用经济福利效应宏观地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进出口国的影响,同时又从微观角度比较了出口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具体措施的效益,最后从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和社会大众的层面探讨了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产品进口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农产品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关税及关税配额。本文运用图形对这两种进口保护措施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指出在国内需求增长的情况下,配额比关税更具贸易保护作用,而且,与绝对配额相比,关税配额更能以较低的社会福利代价获取保护效应。尽管关税配额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保护手段,但统计结果显示,关税配额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最后分析了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对农产品进行有效保护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经贸》2009,(5):12-12
随着国际市场食用油价格的下降,大量进口的食用油已经冲击了斯里兰卡食用油市场,尤其是影响了当地椰子种植者的利益和积极性。斯里兰卡4月正式开始提高食用油关税,食用油关税由每千克40卢比提高到60卢比,旨在减少食用油主要是棕桐油的进口,以保护本国椰子种植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所谓碳关税,也称"碳边境调节税"(BTAs),即指欧美发达国家对进口的高耗能产品,将额外征收CO2排放关税。2009年6月,美国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从2020年开始,将对未达美国碳排放标准的进口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高额的碳关税。而现代化学农业、石油农业和机械农业发展,已成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中国农产品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机械化与自动化生产,更具有高碳特征,自然成碳关税的征收对象之一。在中美农产品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逆差地位,研究美国碳关税政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进行预警分析显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主要采取了边境保护措施和国内支持措施对我国的农产品贸易进行保护。在WTO框架下,适度保护下的自由贸易战略是我国农产品贸易保护的新措施,因此,应调整和优化农产品边境保护措施;充分利用WTO农业相关规则;将成熟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法律化。  相似文献   

12.
冯大力 《商业研究》2004,(24):132-135,138
关税、配额与补贴是一个国家用来保护国内市场、帮助国内厂商抵御国外对手竞争的常用措施。由于保护机制不同 ,关税、配额与补贴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再分配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关税措施有利于生产者和政府 ,不利于消费者 ;配额措施有利于生产者 ,不利于消费者 ,政府利益不受影响 ;补贴措施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 ,不利于政府。一个国家可以根据其要保护的利益主体不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际农产品贸易政策下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农产品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农产品贸易所面临的冲击和挑战也已逐渐显现。在中国加入WTO承诺降低关税和建立进口配额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开放程度加大,加上中国国内自身因素的影响,2003年和2004年农产品贸易进口和出口都出现了很大的增长,特别是进口额激增,且在2004年出现了贸易逆差,面对这样的状况和影响,中国在遵守加入WTO降低关税和进口配额承诺的基础上应积极采取合理的保护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措施,并要从自身出发提高自身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加农产品出口,改善贸易逆差,使中国农产品贸易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各国新的贸易屏障,许多国家通过制定严苛的卫生及植物卫生措施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SPS协定》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正、负两方面效应,从中分析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法律上应补充、完善中国的标准立法体系、加强技术法规制定、建立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预警机制、建立相关的法律协助机构,同时应利用《SPS协定》等应对措施,以便趋利避害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适度保护关税税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加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各国仍然在普遍使用关税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设定一个适度的保护关税税率,以让国内产业既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同时又有足够的竞争压力来提高效率.根据国内与国际平均生产成本的差异来确定保护关税的税率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进一步削减关税是我国加入WTO后需要承担的义务,应当按照适度保护关税的原则把平均关税的税率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并根据国内不同产业的发展状况,提供必要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中日农产品贸易在中日两国进出口贸易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日本热衷于构筑技术性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平衡国际贸易关系,这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蒙受了严重损失.日本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在世界市场剧烈波动的新形势下,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建立和完善宏观管理机制,完善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积极申请新技术标准的合格认证,以保证中国农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份额,促进中国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较快,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但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国际上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强化,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构成巨大的挑战。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萎缩,增加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和市场开拓难度。其原因既有国内的因素,也有国际上的原因。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必须做到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加强农产品的产品升级和国际合作,走市场多元化道路,建立农产品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以有效化解农产品出口风险。  相似文献   

18.
美国长期实行农业补贴政策,其中农作物保险、农业风险补贴和价格损失补贴是补贴的主要形式。特朗普政府上台以后,美国同中国等一些国家发生贸易争端,美国农业出口面临关税报复和贸易壁垒的困境。为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特朗普政府在原有农业补贴形式的基础之上新增了农业贸易援助计划,该计划主要包括市场促进项目、食品采购和分配项目、农业贸易促进项目。这些援助计划在稳定农业生产的同时,也扭曲了市场。美国在2019年度的农业补贴可能会超过其对世贸组织承诺的"黄箱"补贴上限,从而导致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如美国长期执行该政策,我国应采取对美施压措施。  相似文献   

19.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Pacific island states, a free trade agreement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provides more benefits followed by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within the Pacific and then unilateral tariff reduction. While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expands and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declines in all scenarios, to avoid second‐best outcomes, developed countries need to go beyond the provision of aid for trade/development measur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way forward with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is to carefully sequence them with regard to the different developed countries involved. This must be accompanied by domestic reform which is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for long‐term gains.  相似文献   

20.
程杰  武拉平 《财贸研究》2008,19(1):61-66
利用"假设削减方案"的研究方法,模拟了"蓝箱"政策改革对中国总体扭曲性支持(OTDS)的影响,并与主要的利益相关者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和巴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蓝箱"将不会给中国国内支持带来较大冲击;而欧盟和美国将会受到较大冲击,但执行期结束时他们仍然能保留较大的扭曲性支持空间;"蓝箱"政策改革可能导致欧盟和美国调整国内支持政策,这将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和贸易带来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