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公共服务应由政府免费提供并为社会公众所享有,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歧视是指其不能享有与市民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子女义务教育和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由政府免费提供,政府也为保障性住房的提供给予了较大的财政补贴,两者都属于政府的公共服务。相比于市民,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镇接受义务教育受到诸多限制,教育质量也相对较低;农民工在城镇的居住条件较差,符合申请城镇保障性住房的标准,他们相比于市民没有城镇户籍,不能申请保障性住房。  相似文献   

2.
陈娟 《生产力研究》2013,(11):75-78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面临着城乡协调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政府转型,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以实现有效治理,妥善化解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的政府;是由有限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及透明政府等四个构成要素共同支撑的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还必须加强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方政府供给公共服务匹配程度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构建了一个测度辖区公共服务供给匹配状况的检验模型,并利用中国1999—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及社会治安等6种公共服务的拥挤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中国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拥挤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中国现有的公共服务提供量下,除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等近似纯公共品的公共服务成本应完全由政府通过税收垫付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混合型公共服务其成本应根据其拥挤程度以及各自内部的"公共度",由政府通过差异化财政拨款和受益者付费分摊,社会保障等私人型公共服务的成本应主要由受益居民负担;从长远来看,政府应努力增加拥挤性公共服务,特别是私人型公共服务的提供,以降低经济风险,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宁 《经济学家》2003,(1):125-126
在深化地方财政改革中,必须赋予地方各级政府与其职能相适应的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财政自主权:1.地方公共服务供应自主权公共财政理论认为,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判断,财政的稳定和再分配职能应放在中央一级,配置职能则应尽可能放在地方各级。据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应该扮演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角色,是按照辖区内居民的意愿提供所需要的地方公共服务,而这也正是地方政府和地方财政赖以存在的基本经济理由。这一理由事实上要求赋予地方政府在供应地方公共服务方面具有基本自主权。也就是说,地方政府要能够自主确定本辖区的公共服…  相似文献   

5.
正一、明确政府购买服务的范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就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意见》对政府购买服务的基本范畴有了比较清楚的界定:一是必须是"公共服务";二是适合由市场提供的公共服务,并非所有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一般指为大众服务的、基本的、非营利性的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代理人,其有效作为的领域是公共领域,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民向政府进行公共权力委托时以“政治契约”的方式赋予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因此,在重塑政府的口号下,以公共服务为行政的宗旨,顺应社会需求,转变政府职能,改变传统的权力行政的方式,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8,(1)
公共服务的提供保障了公民应享有的权利,而公共服务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殊性质意味着其只通过由政府来主导提供。文章梳理了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并观察其现状、总结现存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所谓政府购买服务是指政府将应由自身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事项交给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组织或企事业单位来完成,由政府在社会公共服务预算中拿出经费,采取市场化、契约化方式,通过直接拨款资助或公开招标购买的方式,向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府购买服务起源于西方国家,是欧美国家社会公共服务制度改革的产物,它反映了政府在社会服务中地位作用的变化,体现了服务价值和服务理念的变迁。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越精炼,政府需要购买的公共服务就越多,各类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机会也就越多。  相似文献   

9.
政府消费是整个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1992~2010年间,我国消费率的下降不仅体现为居民消费率的下降而且也体现为政府消费率的下降,而政府消费率的下降并不是由于政府收入份额下降,而主要是由于政府收入中用于消费方面的比重下降。政府消费中与居民消费直接相关部分约占40%左右,而又以教育和卫生支出为主体。从与居民消费直接相关领域政府及居民分担情况看,在教育和卫生领域,居民分担比重总体比较高。当前我国政府消费中存在着政府提供的与居民消费直接相关的公共服务整体不足,存在巨大城乡差距以及财政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十二五"时期以扩大居民消费为目标,增强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提供的、居民直接享受的公共服务对扩大居民消费的积极作用:应该统筹考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社会转型战略和经济发展规划;调整政府间关系,健全公共服务财政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显著增加公共服务投入总量;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提高公共服务提供效率。  相似文献   

10.
1权责不对称:当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主要症结在我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构成转型期政府职能的四个基本方面。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责任意识,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纠正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增长经济作为主要任务的做法,逐渐建立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职能体系。而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必须推进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方式的创新,实现从传统的单中心提供模式向多中心、多层次、协同合作的提供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正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可以理解为公共服务原来是由政府直接提供,现在变成由政府出资购买,依靠社会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就环境服务而言,要实现政府购买,涉及哪些环境服务应该政府出资、购买价格如何确定、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法律责任如何界定等问题。首先,到底哪些环境服务是公共环境服务?我们通常认为市政服务就属于公共服务,如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清扫街道。那大气污染治理呢?江河湖泊、地下水、土壤等污染的治理呢?这些似乎都算是公共服务,是不是都应该政府购买?按理说,生产废气治理应当是生产企业付费,可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很多主体是没有明确证据可追溯其法律责任的企业,或者即使能追溯,企业也没有足够的赔偿和治理能力。所以,当前政府公共环境服务中最大的负担,是历史污染治理责任,包括已停产、搬迁的企业  相似文献   

12.
1 权责不对称:当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主要症结 在我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构成转型期政府职能的四个基本方面.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责任意识,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纠正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增长经济作为主要任务的做法,逐渐建立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职能体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公众是政府税费的缴纳者,也是政府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消费者,更是政府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评判者.各个城市居民对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总体满意度及满意率各不相同,对单项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偏好各不相同.年龄、性别、婚姻等个体特征变量对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人而异.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公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在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供符合各地区社会公众真正需要的公共品和公共服务,还要注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提高政府的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信息化社会的越来越普及和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的电子政府建设开始逐步推进,导致了移动政府的应运而生。在现代信息和网络时代,政府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越来越全面。移动政府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新生途径,对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移动政府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政府、公众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且三者对于移动政府的建设和发展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的存在,并研究其与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完善我国移动政府建设的途径,这对于推动我国移动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使其更好地为政府公共服务提供完善渠道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工具。从性质上看,政府非税收入是指由各级政府、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所取得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加强公共服务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但同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公共服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从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及能力现状出发,通过对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因素分析,提出我国地方政府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公共行政理论,结合国内外考察体会,分析了政府主导社会和谐进程的依据,认为当代中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应该具备以提供公共服务为政府的基本导向、及时发现和快速响应公共需求、不断拓展公共部门、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等特征,分析了当前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差距,探讨了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应该确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8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就是指在地方政府从事公共服务项目的筹资、项目生产、管理与维护能力之和,各地公共服务不均等实际上就是指各地区公共服务供绐能力不均等。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存在的问题是:地区差距非常大,有些地区的公共服务提供严重不足;各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差异巨大;偏重干经济性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城乡之间存在巨大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差距。为弥补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短缺,需要从存量和增量上予以解决,存量上盘活政府资产,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权;增量上进行举债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建设,整体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加强公共服务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但同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公共服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从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及能力现状出发,通过对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因素分析,提出我国地方政府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共服务领域改革的深化,不断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公众提供更加公平、有效、快捷的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以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理性分析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机制,建立一个以社会公平公正为主导的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