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可以实现出口企业、保险公司、银行三方共赢,但近年来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状况恶化、银行融资政策收紧、业务规模下滑等问题。现行机制下,保险公司的加入并未缓解传统信贷关系中银行与融资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反而滋生了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通过三方博弈分析可知,出口企业出于“理性”会选择不诚信行为,甚至与保险公司合谋骗取银行融资,特别是在银行管控无效的情况下。基于博弈过程及均衡结果,认为出口企业应积极向银行和保险公司传递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信号,保险公司制度设计上要建立与银行的风险信息共享与有效互动合作机制,银行应加强对出口企业贷前贷中贷后的全过程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2.
间接融资是民营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一个主要的来源。可目前间接融资的状况并不乐观,银行存在“惜贷”、“慎贷”的现象。本就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贷行为展开博弈分析,得出银行“惜贷”“慎贷”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如何用信用保险保单融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涛 《国际融资》2009,(6):49-51
“信用保险+银行融资”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模式,这是一个有利企业、银行和中国信保三方的融资模式,请看中国信保专家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住房金融是指为住房生产和消费而进行的资金筹集、融通、借贷和结算等一系列信用活动的总称,是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为发展住房生产和消费而开展的信用活动和提供的金融服务。其主要内容是筹集住房资金、发放住房贷款及资产与负债之间的风险管理。可分为住房生产融资和住房消费融资两类,所谓住房生产融资是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为住房开发机构提供资金和相关的信用服务。住房消费融资则是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为住房消费者提供资金和相关的信用服务,即一般所谓的个人购房抵押贷款。市场经济国家主要偏重于住房消费金融,甚至把个人购房抵押贷款等同于住房金融。  相似文献   

5.
“银行脱媒”大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银行的发展史上,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银行失去了其融资主导地位,利差收入减少,依靠传统的业务难以维持生存,即产生所谓的“银行脱媒”。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也渐渐出现“脱媒”状况。  相似文献   

6.
A公司为融资,利用其公司员工蔺某等人名义向B银行申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蔺某等未在借款合同、借据上签字,贷款手续由A公司找人代办并在贷款文件上代签字,且无证据证明蔺某等同意A公司以其名义向银行借款。贷款出现逾期欠款后,银行对蔺某等人的信用记录作出不良记载。此后在相关案件中发现蔺某等人办理的个人贷款实为“假按揭”,需对“假按揭”贷款中名义借款人的不良信用记录予以更正。但B银行操作人员出现串户失误,  相似文献   

7.
方涛 《金融纵横》2002,(5):34-35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移,对银行传统的个人金融业务影响较大。保险事业的超高速发展,也吸纳了部分储蓄存款。保险公司纷纷针对个人客户推出更加个性化、差别化、更满足客户需求的保险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在监管不到或仅受较少临管的情况下,提供民间融资和银行理财产品,以及证券市场融资、企业股权融资、变相的金融绀合产品与金融交易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或金融行为。  相似文献   

9.
周国良 《武汉金融》2004,(10):41-42
中小企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由于融资方式单一,直接融资滞后,“贷款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分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现状入手,试图论证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主导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用财政政策性手段倾向性地配置金融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间接融资支持,是改善其信用促进其良性发展,有效防范银行金融风险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博览》2008,(3):13-13
3月5日,美国《环球金融》杂志“2008年度中国最佳银行与企业”系列评奖颁奖典礼上,中国建设银行荣获“最佳个人银行”、“最佳抵押贷款银行”、“最佳贸易融资银行”三项大奖。建设银行长期致力于为个人客户提供国内领先金融服务;作为国内金融业抵押贷款业务的先行者,在国内最早推出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率先承办住房公积金业务,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个人住房贷款银行;  相似文献   

11.
信用是授信人对受信人所做承诺(或双方约定)的信任,是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分析了网络银行和银行客户的信用博弈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信用的策略给信用提供方带来的额外利润.违约信息的传递速度和传播范围.以及信用供求双方群体对各自策略的初始选择这几个因素对客户信用融资的最终发展状况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资金短缺是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我们应从政府部门、银行及企业自身等方面综合、系统、地考虑这一问题。本文系统的分析了目前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及融资困难的原因,并从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面提出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障碍的措施,力求为民营企业提供有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广汉市小汉镇一些中小企业在德阳市商业银行的引导与推动下,通过成立会员制担保公司的方式,与银行搭建起一座融资信用的桥梁,有效突破了融资“瓶颈”制约,顺利获得了外部资金支持,开启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银行贷款一般以债权方式提供短期融资,以补充企业流动资金或帮助企业提供应收账款。从借款人,尤其处于成长初期的小企业角度,有固定期限、可分期偿付,不附有”提前偿还要求权”(call or demand note)的长期融资则是更理想的选择,因为银行行使”提前偿还的要求权”时往往也正是借款企业最艰难的时期。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小企业往往很难通过传统的银行信贷渠道获得充分的融资支持,以实现其技术创新或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3年,甘肃省涉外经济稳中向好,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显著,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百亿美元。外汇收支呈现两个“双降”和一个“双升”:跨境收付和银行结售汇总额“双降”,跨境收付和银行结售汇逆差“双降”,转口贸易跨境收付和跨境人民币收付“双升”。银行外汇市场稳健运行,传统外汇业务仍居主位,贸易融资发展迅速。企业外汇收支规模稳定,个人外汇收支显著增长,对外经济活动更趋活跃。  相似文献   

16.
孙磊 《青海金融》2011,(1):29-30
个人信用报告已在众多领域中被应用,但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信用污点”问题一直让人难以处理,由“信用污点”而引起的个人异议也在银行与客户间出现频繁。本文就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信用污点”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严重“信用污点”的个人信用报告的更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如何高效运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波 《浙江金融》2001,(2):8-10
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和商业银行的选择 在我国以四大国有银行体系为主的市场格局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面临来自自身和银行体系两大方面的不利约束:  相似文献   

18.
冯谦  杨朝军 《上海金融》2006,(9):23-25,22
我国金融结构中一个突出的弊端是信用过分集中于银行并且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资金向银行集中的现实,因此通过信用衍生产品使银行的风险向非银行金融机构转移无疑是解决我国社会信用过于集中的有效方法。但我国现阶段推出的CDO信用衍生产品因定价复杂且具融资特性,并不适合在当前推广使用。比较而言,信用违约互换(CDS)不仅具有非融资性、结构简单等特点而且是构造“合成CDO”等其他信用衍生产品的基础工具,因此,应首先开发信用违约互换以促进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建立,推动我国金融结构良性变迁。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最近,我们对全市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征信采集缺位、信用服务缺位和担保缺位,是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金融环境中信用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企业和个人逃废债务蒙受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信用经济成了“赖账经济”。有的地方政府从狭隘的地方利益考虑,在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过程中推波助澜,使得银行在债权债务诉讼中“胜诉率高、执行率低”。金融业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经济发展中矛盾和风险的反映点。因此,重建金融信用环境,整治金融秩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