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我国财政收支与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周期性特征,分析了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政策对产出、通胀、私人消费和投资等宏观变量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测算不同类型财政政策的影响机制和政策效果,本文建模构建一个包含企业家和工人家庭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政府投资性支出、消费性支出、消费税和所得税减税以及转移支付五种类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政策效果,分别计算了五种财政政策乘数。本文的结论显示,各类型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均起到较好的总需求刺激效果,但在长期,政府投资性支出和所得税减税的政策效果更为突出;政府消费性支出、消费税减税、转移支付政策虽然短期刺激作用更为明显,但由于存在挤出效应以及削弱投资和资本积累,在长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果,政策有效持续期也较投资性支出和所得税减税更短。  相似文献   

2.
当前税收超常增长分析和税收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生祥 《财经研究》2002,28(12):62-67
我国税收近几年来超常增长,通过分析导致税收超常增长因素后发现,我国没有实施与积极财政政策背道而驰的“制度性增税”。但是,新世纪以来的全球化减税浪潮,加上几年来以扩大支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效果不明显且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使得税收收入的超常增长不免引来诸多关于减税的争论。我国通货紧缩的特殊性、现有的税制结构、日益增长的支出需求等因素决定了当前全面减税恐怕得不偿失,但是税收自身独有的特点使得其在当前环境下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中国特色的名字,实质上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等措施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减税可以增加民间的可支配收入,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也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积极财政政策的体制风险是指政策的运用存在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正常运行的可能性。如果积极财政政策是在公共财政的框架内运行的,则有利于市场体制的建设与发展,不存在体制风险;反之,存在体制风险。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如何防范积极财政政策带来风险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很多国家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危机,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问题再次引发关注。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加速器(BGG)的DSGE模型,选取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采用Bayes技术估计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来分析中国财政政策的动态经济效应。结果发现:政府支出对消费和投资产生挤入效应;税收增加对总产量和消费产生负效应,对投资产生正效应;政府支出的效应大于减税的效应。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中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的有效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继续实施。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宏观经济的格局中,政府应该考虑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来恢复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势和动力。在当前最合宜的宽松财政政策应该是减税,包括各种企业税收和个人所得税。政府大幅度地减少企业税,会直接“留血”和“输氧”给企业。从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因来看,在企业界投资信心不足、居民消费信心匮乏的情况下,刺激经济增长的首要措施莫过于减税。  相似文献   

6.
韦森 《江南论坛》2008,(12):4-6
在中国宏观经济的格局中,政府应该考虑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来恢复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势和动力。在当前最合宜的宽松财政政策应该是减税,包括各种企业税收和个人所得税。政府大幅度地减少企业税,会直接“留血”和“输氧”给企业。从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因来看,在企业界投资信心不足、居民消费信心匮乏的情况下,刺激经济增长的首要措施莫过于减税。  相似文献   

7.
以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支出和事实上增税的财政政策,不是完整的积极财政政策,这是我国仍处于通货紧缩局面的重要原因。积极财政政策应该两条腿走路,即在增支的同时,进行减税。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大规模减税的条件还不具备,只能实行结构性减税,以促进投资、消费、出口的增长,尽快走出通货紧缩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8.
结构性减税成为2012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载体,其肩负着扩大内需、支撑实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税收痛苦”等多项重任。但专家指出,这种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并不同于全面『生减税,而是在适当减轻税收负担的同时,优化税收结构。当然,2012年的税收增速或许会因结柯眭减税的实施而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9.
李杰  熊熔 《经济师》2010,(2):69-71
文章分析了1978—2007年中国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以期正确评价积极财政政策的预期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大规模财政支出和减税政策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由于政府支出乘数和减税乘数效应都在降低,并且财政支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政策实施的效果与预期存在差距。因此,提出从财政支出结构、税收结构和投融资体制三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10.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方式要有所完善。我国目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以项目建设的方式进行的,因而采取的形式完全是财政增支而不是减税形式。笔者认为我国要改变目前的支出形式,做到项目支出和税收支出并重,并要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逐步过渡到以税收支出为主、项目支出为辅  相似文献   

11.
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研究模型,分析财政固定资产投资、财政科技投资和税收等财政政策对于装备制造业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财政固定资产投资对装备制造业发展有显著的正效应,税收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财政科技投资的短期效应不明显,紧缩性税收的政策效应相对高于其它扩张性财政政策.建议进一步实施对装备制造业的财政扶持政策,特别是增加财政科技投资规模,实施定向减税政策,增强产业的内生增长动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一、实现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转换”,增强“内在稳定器”的功能。此前的“稳健财政政策”是强调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淡出,具有中性偏紧的含义。对2008年的“稳健”,则应重点放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方面。换句话说,应该适度弱化政府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建设性投资支出,而增加医疗、教育、  相似文献   

13.
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从理论上探讨了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效果,为政府在寻求经济增长与发展进程中,如何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状况有效地运用和调整财政政策栽体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认为,我国在“八五”期问,应采取“松紧结合”的财政政策,即在保持现有的总体税负水平和支出水平的同时,实施倾斜性的财政投资和税收支出政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启示赵雪恒围绕着经济增长总量的增减变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实施中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扩张性政策或称膨胀性政策,简称松的政策,通常是在社会总供给过剩而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时采用的政策。财政政策表现为减税计利,扩大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15.
张丹 《当代经济》2010,(14):12-15
财政政策“凯恩斯效应”存在与否的争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经济增长“消费驱动”的诉求下,财政政策与消费的影响分析更显重要,本文通过加入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控制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私人消费的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了“凯恩斯效应”的存在性。结果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将有效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但财政政策“凯恩斯效应”的取得将取决于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高下。当地方政府具有较高的收入能力及税收水平时,其经济性政府支出及转移支付的增加在长期内都能提高消费水平,而低偿债能力政府,积极财政政策对消费却存在挤出效应。而转移支付的增加却无法对私人消费产生影响。这也验证了“非凯恩斯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冲击。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局势,要保持中国的经济稳步增长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在财政上无非是靠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政府税收两个途径。运用经济学原理来对财政政策进行理论分析,再结合中国的现实,从而得出在短期内,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十分必要的,但其政策效力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在 2 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 ,在实行混合经济体制的条件下 ,实行过扩张性财政政策。这对美国经济的增长无疑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这一过程中 ,也产生了巨额财政赤字和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 ,从而引起了人们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批评。不过 ,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未完全消失 ,在新形势下 ,它仍然以不同的变化了的形式继续为美国历届政府所运用。 1 998年以来 ,中国在通货紧缩和结构性供给过剩形势下 ,一直在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不过 ,人们也担心 :连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也会引发大量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 ,甚至是经济“滞胀”呢 ?本文通过对美国 2 0世纪长期实行不同形式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过程 ,分析了美国的一些经验教训 ,获取了一些对我国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国内对财政政策冲击效应识别不充分的事实,在其所建构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系统中,对国内外财政政策冲击的识别逐一进行了讨论,然后采用符号约束的识别方法,利用中国1997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4季度的统计数据对中国财政政策的冲击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对中国经济周期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中,名义货币供给和利率等名义变量与产出、消费等真实经济变量的关联度较弱;而财政政策冲击对名义变量的效应都不显著;政府支出对实际产出的冲击在短期内不显著,但在长期内存在负效应,原因是扩张政府支出会引起增加政府收入的适应性超调,进一步产生紧缩效应;在短期内政府支出对实际投资具有“挤出效应”;政府支出与信贷余额同方向变化,这表明中国政府支出主要依赖信贷融资的事实与困境.  相似文献   

19.
结构性减税与小微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各国政府纷纷利用税收杠杆推行大幅度的减税政策,力图促进经济尽快复苏。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小微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为了刺激经济走出困境,保持小微企业的生机活力,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我国实施了以"增支减税"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结构性减税应运而生,并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决策层于1998年为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而采取增加政府投资、扩大内需方针。积极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国民经济运行明显走过了从相对低迷阶段向繁荣高涨阶段的拐点之后,中国的财政政策又不失时机地实现了从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向中性导向的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型,并开始了公共财政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