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础项目融资风险的最优分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项目融资是解决基础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有效融资方式,风险分配是否合理决定着基础项目融资能否成功。论文从风险分配的主要参与方和最优风险分配的含义入手,分析了最优风险分配的影响因素,以项目融资风险分配理论为依据,架构了最优风险的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2.
项目融资的风险及其规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项目融资中,风险的合理分配和严格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也是项目各参与方谈判的核心,。项目融资中大量工作是围绕“风险”二字展开的,项目融资的全过程就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分摊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判断和规避项目融资风险,可从项目的进展阶段,项目风险的表现形式,项目风险内部可控性三个角度,对项目风险的种类作一比较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王鹏  曾靓 《现代经济信息》2015,(6):71-72,116
PPP项目部由于其参与方众多,各参与方之间需经过周密的合同安排,再加上PPP建设项目本身的复杂性,PPP项目必然涉及到复杂的风险因素。本文首先根据PPP项目风险是否可控把PPP项目融资风险分为不可控风险和可控风险,其次结合原有的项目风险评估方法,提出了风险影响图法-蒙特卡洛模拟分析-敏感性分析方法对PPP项目融资风险进行量化。并介绍运用该方法量化PPP项目融资风险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7,(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变得越大。为了推动我国城市的大力发展,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国家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出PPP项目融资模式的作用,加强政府、民间投资者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不断提高项目工作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减轻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压力。然而,基于PPP项目融资模式下,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的建设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周期长以及参与方众多,项目运行将会面临更多的融资风险。文章对PPP项目融资的风险防范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为参与方提供融资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融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型的融资模式,PPP融资模式在实际的运行中得到了很大的认可。各个企业在进行PPP融资模式的时候不但要把握好为之产生效益的部分,而且还要避免这种模式带来的结构风险,进行风险分担是项目采用PPP融资模式成败的关键。由于这种模式没有形成一种很好的评估标准,很大程度上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性,成为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阐述PPP融资模式结构的风险分担。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能够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然而,目前的风险分担机制主要以“理性人”为假设,忽略了对于项目参与方风险偏好的关注。旨在建立嵌入合同双方风险偏好的风险分担决策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构建了风险分担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模糊集理论和TOPSIS技术,设计了风险分担定量模型。在该方法中,承包商风险偏好包含在评价指标体系中,业主风险偏好通过派生的三角模糊数予以表示。最后,通过实证案例对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成果为实现工程项目合理风险分担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项目融资及信用保证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项目融资是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为项目筹集资金的融资方式,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贷款银行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包括项目开发和建设中的风险以及生产运营中的风险。为了成功地融资,需要把项目的风险在投资者、贷款银行和与项目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设计科学的信用保证机构。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PPP模式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发展尚未成熟,特别是在PPP项目风险研究上还存在不足。文章在PPP项目风险分类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PPP项目发展的风险分担,并提出社会资本参与方防范应对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1引言资本限量投资项目组合理想优化模型是在融资优化基础上 ,应用0—1整数规划建模 ,以净现值、现值指数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标准 ,从而确定最优投资项目组合方案和投融资规模。该模型是在待选投资项目风险与企业现有资产风险相同的假设条件下构建的 ,这时可将企业加权平均边际资本成本作为待选投资项目的贴现率。而在现实中这一假设条件是不多见的 ,要在实际投资过程中运用优化模型还必须对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进行风险调整。下面就风险调整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利用风险调整贴现率法估算各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 ,即风险调整贴现率。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0.
建立合理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是PPP模式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从风险控制角度出发,通过对项目利益相关方的分析,针对PPP模式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风险,运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PPP模式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风险分担模型。采用专家打分法,将模型进行实际运用,得到有效合理的风险分担方案。该方案可为PPP模式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风险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赤道原则是用于确定、评估和管理贷款银行项目融资中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国际行业标准.项目融资所具有的特性,使贷款银行在进行项目融资贷款业务时会面临比传统融资更多的环境和社会风险.随着公民社会的兴起和民间团体地位的提高,因贷款项目的环境影响导致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强烈抵制从而引发的金融风险越来越严重,成为了项目融资中环境和社会风险的主要来源.为了规避环境和社会风险,赤道原则特别强调贷款银行在从事项目融资业务时要建立利益相关者互动机制.贷款银行在建立利益相关者互动机制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对利益相关者的鉴别和分析必须全面,同时明确划分项目公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企业控制权是科技型小微企业风险融资的重要工具。从控制权转移激励与约束角度,构建了科技型小微企业风险融资中控制权转移激励与约束契约设计的两阶段模型,探讨了科技型小微企业投入的自身财富水平、投入风险项目的知识产权价值、努力水平、市场声誉、风险项目成功率、风险项目产出的变现性与可控性、风险项目运行的在职消费水平、风险投资者获取的剩余价值索取权、风险项目投资额度、风险监控成本、风险项目的战略收益、风险项目运行的私人收益与共享收益、科技型小微企业投入人力资本的专有性和专用性、风险投资者的投资专用性以及风险投资者风险规避程度等因素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中控制权转移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定量分析得到了一系列科技型小微企业风险融资控制权转移的激励与约束契约设计机制,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投融资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将创业者事后敲竹杠和创业成功后堑壕效应的前向延伸作为影响因素,构建模型对科技型企业创业过程中投资者和创业者之间风险分担、收益分配及控制权配置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完全信息下创业者最优努力水平和帕累托最优风险分担可以实现,投资者和创业者主要矛盾前移至创业开始前的收益分担;信息不对称下帕累托最优风险分担不可能实现,创业者有动机通过采取降低努力水平、事后敲竹杠和事前堑壕效应行为取得额外收益,以此分散人力资本风险;创业者首先倾向于选择后两种行为获取更高的控制权配置收益,失败时将倾向于回到降低努力水平选择上。因此,投资者适度分权可避免创业者出现降低努力水平的行为,从而提升创业成功概率。  相似文献   

14.
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用无追索融资模型可以解决政府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保证支付的存在为私有投资商进行项目融资提供了便利条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融资成本及各种风险存在方式;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构建了政府财政补贴比例最小化为主要目标函数的项目投资决策优选模型,并运用算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PPP项目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项目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是风险的合理分担,不合理的风险分担会影响项目参与者的积极性,有损项目整体收益。在PPP项目风险分担原则的基础上,将风险分为自担风险和共担风险,运用随机合作博弈模型确定双方共担风险的分担比例。通过建立一带一路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实现一带一路PPP项目最优风险策略组合。  相似文献   

16.
Equity financing is the optimal strategy for innovating firms, which can use their financial structure as a signalling device to attract outside investors. This situation is likely to arise when the firm undertakes a specific purpose R&D project aimed at developing a certain product innovation. Typically, innovations of this kind draw on the firm's cumulative. idiosyncratic knowledge base and, accordingly, the innovation process involves an high degree of asset specificity.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he terms of debt financing will be adjusted adversely, and equity financing will represent the most economically efficient solution.

These arguments are developed in standard static principal-agent models dealing with New Technology Based Firms and publicly held large firms undertaking an aggressive R&D strategy. In the case of NTBFs, two kinds of optimal venture capital contracts are considered, which render the sharing rules independent (a) of the agent's action and (b) of both the agent's action and the specific assets involved in the transaction. Regarding innovating large firms, it is argued that in this case, too, equity represents the optimal financing strategy, and that top executives use their equity share to signal the firm's expected return stream and value to outside investors.  相似文献   

17.
Bo Liu 《Applied economics》2017,49(56):5728-5739
Our article models liquidity financing constraints with the real options framework. By conducting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shocks to liquidity constraints on the firm’s optimal investment, financing and dividend policies, our model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liquidity management and extends the liquidity management approach to hedge liquidity default risk. We find that being concerned about liquidity default risk will significantly change a firm’s behaviours,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investment and the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A firm that is concerned about its liquidity default risk will become more cautious: it will choose to delay investment and have higher leverage when internal liquidity is very low, but choose earlier investment and lower leverage when liquidity is high enough. The dividends policy can alleviate risks from both the external market and internal project volatility and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explanation for the ‘smooth dividends policy puzzle’ commonly reported in empiric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张婧  王松江 《经济与管理》2006,20(12):24-27
大BOT项目方式是以项目为基础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作为干线公路网支撑的乡村公路受到了国家的日益重视。但是目前中国乡村公路发展的状况还仅仅停留在“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谁负担”的单一融资模式下,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乡村公路建设的需要。因此,拓宽融资渠道,结合中国农村经济水平和资源储量,因地制宜,灵活运用BOT这一新型的、适合中国农村发展现状的公路建设融资方式,从而转嫁政府风险、高效利用政策性投资、实现多渠道融资及道路建设,实现资源开发并举。  相似文献   

19.
利用AHP、GEM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构建了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前期规划阶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某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案选择为例全面介绍了AHP-GEM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并购融资风险评价中的应用,为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案选择和融资风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金融腐败:非规范融资行为的交易特征和体制动因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本文以改革进程中的非规范融资交易为研究对象 ,通过银行 -借款企业动态博弈和经验研究 ,归纳如下主要结论 :第一 ,在金融交易中 ,金融机构的腐败体现为利用资金配置权进行的两类寻租行为 ;第二 ,银行的寻租程度取决于改革进程中中央银行和财政对银行的转移支付和内控制度建设的相对力度比较 ,因而遏制融资腐败的方法是严格转移支付纪律 ,加强内控制度 ;第三 ,企业借款行为是在自筹资金和银行借款间进行的相对成本比较 ,企业被动选择行贿 (交租 ) ,因而其真实融资成本远远高于名义法定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第四 ,由于存在转移支付机制 ,企业与银行的非规范金融交易的实质是对中央银行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分割 ;第五 ,根据以上结论 ,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价格实际是均衡的 ,不能简单定义民间借贷是高利贷 ,如果如此定义 ,则正规金融也同样具备高利贷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