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住有所居",是推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住有所居"主要针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解决的方式是廉租住房制度。目前,廉租住房制度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完善的途径主要是增加实物配租的廉租房源,通过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增加出租住房的有效供应。未来住房制度改革将沿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既包括城市也包括乡村的"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2.
我国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前景展望和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全面贯彻落实"稳定房价"和"住有所居",国务院相关部、委、办近期纷纷组织研究和部署,快速有效地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我国房地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与措施.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通过深入的调研,客观地就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的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取向、前景展望、形成合力和有效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供我国政府部门、现代企业和大专院校的学者和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住房保障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基本建立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住房公积金、银行按揭抵押贷款等各种制度,城镇居民住房有了一定的保障;居住在农村和城市的广大农民,其人居环境、住房等却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保护农民合法财产权益、使农民住有所居,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我国廉租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实现"住有所居"已成为党和政府着手解决的问题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现阶段,我国正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尤其是公租房的建设,但廉租房作为保障性住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廉租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廉租房建设的相应对策,以期廉租房成为真正利民惠民的保障性安居工程。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不断优化,党和政府也加大了对“住有所居”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系列部署,在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中取得重要进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居民满意度”这一个新的视角来考察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绩效情况,以期获得一些新的对于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中的个体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变革中的缺陷及其完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镇住房保障政策伴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而逐步发展.其政策设计体现了以城镇住宅的社会化、商品化为政策导向,以实现"住有所居"为奋斗目标,以实施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为主要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在运行中存在的保障主体、保障力度、规范管理等问题需继续研究.因此应当建立、健全全方位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分层次逐步调整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建立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体制和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住房保障问题成为当前热点话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租购同权相关政策的实行,是我国加快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我国实行租购同权政策相关问题研究,提出问题解决举措,以期推动我国城市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完善,惠及更多人群。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针对中低收入者提出了建设保障性住房这一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力求住有所居,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政府部门、房地产商、保障对象的寻租现象.本文从寻租理论出发,阐述了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加强保障性住房立法、监督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新时代的政治承诺.构建多层次住房体系是解决住房难题的根本之道,而其所蕴含的自存与共存相平衡的文化哲学观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个人与群体最大幸福的理念根源.政府通过有效管理房、 地供求关系,严格控制过度投机,能够有效满足住房供给.妥善解决住房难题,中央政府仍需加快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和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这是适应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自存与共存的平衡为城市发展提供新活力,中国坚持发展为人民,新时代中国解决住房难题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住房调控政策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归纳和总结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房地产市场调控背景、抑制泡沫政策和住房保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破解房地产市场难题的政策建议:政府要高度重视房地产问题,力争在住有所居和保增长之间取得最佳平衡,保低放高,继续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覆盖范围,增大住房市场交易和保有环节税负,实行以实物建房为主的住房保障模式,加快我国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的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文献,报告指出:"努力使伞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又指出: "加快建立覆盖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牛活.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这是党代会报告巾第一次专门提及住房保障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落实"两房"保障体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开展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是落实党的十七大"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当前农村就业和扩大内需的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近年来,蓬莱市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配套政策,不断探索和创新模式,又好又快地推动了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住房问题是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使全体人民实现‘住有所居',让更多的人事受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廉租房制度作为我国帮助城市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的一种政策努力,旨在通过政府政策扶持,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从而保证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制度为重点的住房保障体系,既关系到科学发展现的贯彻落实,又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对现有廉租房保障制度进行剖析,找出其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更好地实现其保障功能,体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4.
资源约束下的中国住房发展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住房问题日趋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住房发展目标存在异化、误导等问题。快速城市化加剧了城镇住房供需矛盾,完全依赖市场势必造成住房分配两极分化,并与收入差距形成恶性循环,无法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按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对住房保有环节征收累进制房产税可以抑制多占住房行为。政府有责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成住房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配置逻辑及其对住房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余吉祥  沈坤荣 《经济研究》2019,54(4):116-132
本文致力于构建一个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理论,并基于这一理论框架讨论中国"人口、土地和住房"的空间错配机制及其后果。制度背景分析表明:中国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受制于从中央到地方的指标分配,依次包括了"总量指标的地区配给"和"区县指标的用途配置"两个阶段,住房市场因此受到多级政府指标配置行为的叠加影响。理论模型揭示了财政激励下区县政府对指标的用途配置逻辑以及城市化激励下省级政府对指标的地区配置逻辑。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房地产市场上上演的"中国故事"可概述为:逆人口集聚方向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地区配给模式,叠加偏向工业的用途配置模式,对居住用地供给和住房市场产生了显著的挤压效应,导致"人口、土地和住房"的空间错配。  相似文献   

16.
从民生角度理解,“住有所居”指的是老百姓都能住得上房,具体包含了两层意思:有购房能力的居民可以根据需求买得起房,无购房能力的居民可以通过保障体系租得上房、住得上房。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使低收入人群得到应保尽保,避免把他们推向商品房市场。  相似文献   

17.
农村住房制度、农村住房消费、农村住房质量是我国农村住房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当前,农民住房独立于公共政策体系,存在“自建自管自用自灭”局面.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研究,为农村住房建设提供引导,加强合理规划和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低价位住房与一般商品房相比,其开发与销售更多考虑中低收入群体的货币支付能力。由于城市土地区位是影响住房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保证住宅建筑质量的前提下,中低价位住房往往将选址于区位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作为降低房价的重要途径。简要总结了国内外有关中低价位住房选址相关方面研究成果,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住房选址及中低价位住房选址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处于“伪城市化”或“半城市化”阶段,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满足城市常住人口住房需求,建立完善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这一任务重要且艰巨。住房保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人口在城市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对住房的巨大需求。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城市化经验,分析华中地区城市化发展状况和住房体系间的关系,将城市化与住房保障联系起来,提出保障性住房发展建议以适应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住房泡沫特征出发,构建“泡沫避难所”假说的理论框架,并在该框架中考虑城市二元公共住房保障政策产生的影响.为检验该假说,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中部城市具有“泡沫避难所”效应,即住房泡沫的增加使东部地区城市人口、人力资本、外来劳动力不断向中部地区集中;(2)在二元公共住房保障政策背景下,住房泡沫的增加造成东部地区城市人口规模的减少与人力资本流失的减缓,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规模、人力资本与外来劳动力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