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于高校而言,教育质量的提升直接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结合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技能》课程教学,构建了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影响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钢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对提升钢铁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构建钢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两种方法,立足于行业实际和企业自身的特色,从招聘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开发等方面考虑,选取恰当的指标构建钢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从而以定量模式评价钢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实验课程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力资源素质测评实验课程属于验证型实验,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条件、实验组织、实验内容、实验课程总结和实验课程考核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素质测评实验课程教学与课堂教学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设工程监理"是土建类专业的重要专业选修课程。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该课程面临系列挑战,教学效果欠佳。主题汇报式翻转课堂教学在本质上重塑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翻转"到主动学习。从课前主题设置、课中案例分析、课后反馈等环节进行"建设工程监理"课程翻转课堂探索与实践,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可度和主动参与度逐年提升,能更加熟练地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且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角度更加开阔、多元,有效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提升工作生活质量近来已经成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取向。工作生活质量是人本管理理念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它对于形成较高的员工满意度、构建组织文化、提高工作绩效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界定工作生活质量的取向出发,详细阐释了确立工作生活质量理念的现实意义,并分析设计了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提升工作生活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既不符合教育部评估要求,更不利于学生就业。本文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意义及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为切入点,通过对比以往的组织人事工作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差异,结合实际,提出了以医院文化为向导,以制度化管理为前提,以人性化管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模式,它对于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武玉明 《大众商务》2010,(4):110-110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共事业都非常重视人的管理,提倡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的提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尤其是以服务群众,提高全民生活质量的公共事业而言,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对公共部门自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影响到整个地区以及公众的社会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的分析,提出几点有效进行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职工程类专业已经基本实现“2+1”教学模式。学生需在生产单位顶岗实习一年。通过构建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课程资源共享功能、教学互动功能、教学监控功能、教学考核功能。能够有效推进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专业后续教育,提升专业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教学行为对课程实施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调查表明,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呈现出多元和复杂的特征。多数教师认同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但在实践中要践行这种理念会遭遇很多困境,教师教学行为与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变革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路径和策略包括引导教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认识教育的价值,提升教师变革动力;建构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教育理想的学校文化;重建合作开放的教师专业文化;构建基于人格和谐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动态互惠的院校合作伙伴关系;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导改进教师培训模式,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开辟了一条新的课程设计思路,规避了MOOC的不足,将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学习有机结合。该模式以课程资源建设为基础,在MOOC等平台上开设SPOC课程进行线上学习,以及在线下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混合了自主、探究、合作、反思等多种学习方式。本文构建了《软件测试技术》课程SPOC混合学习模式,并进行了课程教学设计,教师能够运用SPOC混合学习模式加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和巩固,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笔者多次在校内承担人力资源管理和工商管理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授课任务。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具有偏重于某一职能领域管理的特点,因此它有别于管理学、战略管理等这些更强调艺术性和理念思维模式的课程,在教学中具有强烈的应用导向。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和实践操作能力是该课程的主要任务,仅依靠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无法实现这些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中笔者注重采用案例教学法,在备课上把功夫下足,将课前撰写案例分析提纲与课上案例讨论相结合,课堂上通过案例选择环节、组织讨论环节、案例总结环节的运用收到了较好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武玉明 《大众商务》2010,(2):110-110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共事业都非常重视人的管理,提倡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的提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尤其是以服务群众,提高全民生活质量的公共事业而言,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对公共部门自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影响到整个地区以及公众的社会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的分析,提出几点有效进行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构建以胜任力为目标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PLC原理及应用”课程为对象,紧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给出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目标和思路,并且分别从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情境创建、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发掘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6.
高校大学语文微信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能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提升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但目前高校大学语文微信教学存在不足,为弥补这些不足,顺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微信的作用,应该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即利用微信推介大学语文教学资源,开展交互式课堂教学活动,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并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利用微信平台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英语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阅读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初中英语需要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把学生培养成应试教育下做题的工具。阅读作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进步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英语阅读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整体教学。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设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课堂学习质量和效果,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分析,希望提出有效提升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课程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学分制模式下,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因其本身固有的特性,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较大程度上依托于一个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作,为此高校要采取措施,在内部构建起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高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前,CAD/CAE软件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结合课程特点,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CAD/CAE软件(Proe)课程的翻转课堂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具体教学设计,同时考虑到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制力差,从对学生的考核和激励两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实施后,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和协作学习能力,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我们进一步去完善。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设计的课堂教学质量评分系统,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管理的计算机自动化。整个系统通过对教师档案、学生、系部和督导室评分、课程等信息的收集,完成课堂教学质量评分的查询、统计和打印报表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