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在1996年气候条件风调雨顺,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高速增长,粮食和收入“双超”历史已成定局的背景下,1997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形势如何?增收途径和工作着力点在哪里?这已成为从事农村工作有识之士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总结经验,展望来年,现结合江西省鹰潭...  相似文献   

2.
确保农业的持续增长是关键叶兴庆我国农业通过1995年和1996年的努力跃上新台阶实属不易,1997年没有从新台阶上掉下来难能可贵。然而,要在新台阶的基础上,通过“九五”后三年的努力,全面实现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就必须有过硬的对策。要认识到,...  相似文献   

3.
关于农民收入、农业增长与农业投入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仍然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来,广东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幅连年下降,1998至2000年每年增幅分别比上年下降0.3、0.5和1.7个百分点。尽管2001年广东农民人平纯收入有恢复性增长,农民增收问题仍然突出。从农民的收入来源来分析,农业收入的减少是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幅下降的主要方面。1998年,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7年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59.45元,收入增量结构是,农业收入减少94.11元,二、三产业收入增加153.56元。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4.
维权应知     
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影响巨大。眼下正值春耕时节,农民应当如何购买农资,发生农资纠纷后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做好农机化工作的几点意见柯建中1997年上半年,抚州地区农机化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春耕生产、抗洪抢险、生产自救中投入了大量的农业机械,引进了新式农机具,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下半年,我们农机系统,要继续发扬“团结...  相似文献   

6.
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绿色食品业以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出口,开辟了一条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新路。据了解,2001年至2004年,全国绿色食品出口额年均增长50%以上,绿色食品已成为农民增收和扶贫开发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许亚东 《农村经济》2001,(10):19-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指了: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问题已成为关系到稳定和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四川省是农业大省,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必需作为解决好农民的增收问题。那么农民增收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采取什么因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如何切实保护农民在宅基地置换中的基本利益?”,“如何提高南汇农业综合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如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日前,南汇区举行论坛,以“关注民生、聚焦三农、构建和谐南汇”为中心议题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9.
2003年,。严西农业部门突出抓好农业基础建设,围绕农民增收关键重点,提出实施以生态农业、信息农业和品牌农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农业”建设。经过5年实践,广西粮食作物“三免技术”和农作物“三避技术”,以及绿色、生态植保等技术得到创新推广,促进了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农民增收的问题更为突出。从黑龙江省看,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同时也出现了农产品价格连年低迷、部分农产品出现结构性剩余、农产品品质市场竞争乏力、农民增收难度大等新的矛盾和困难。许多地方的实践表明,要切实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就必须走农业产业化这条路。在这个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对农业的资金支持至关重要。那么,农村信用社该如何抓住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契机,大力支持产业化发展,从而实现“双赢”呢?应抓…  相似文献   

11.
保增长,促增收,农民增收靠啥?甘肃泾川县在精心调查、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农民增收“蓝图”,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科技兴农、重点突破的原则,大力推广现代旱作农业,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12.
一、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45元提高到1998年2277元,增长145倍,但是,近几年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较突出,一是农民收入增速减缓。1996年、1997年、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分别增加347元...  相似文献   

13.
自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跌,尽管政府一再强调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但这一状况仍未改变。带着疑惑,笔者于2001年2月份调查了湖北黄冈堵城镇,重点采访了该镇农技站站长冯向群同志。通过调查,笔者认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充分发挥农技站的作用。这是因为,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背景下,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极不完善的今天,农技站在向农民推广农业技术以及新的农业生产资料的同时也负责替农户收集、传递市场信息并收购部分农产品。在广大农业不甚发达地区,农技站已成为农民与市场联系的重要渠…  相似文献   

14.
马敬桂  韦鸿 《农村经济》2005,(12):52-54
本文分析了农业反补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认为农业反补并没有解决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深层原因,提出在实施农业反补时,还得改革农地制度,建立城乡统筹的财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制度,以保证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5.
目前,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巩固农业农村稳定发展形势、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此种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于2009年2月1日正式公布实施。作为2004年以来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连续第6个中央一号文件,这份文件蕴含了哪些真金白银的惠农政策?请看权威解读——  相似文献   

16.
如皋濒江近海,地处长三角北翼,是江海平原最早成陆的地区,早于东晋义熙七年即已建县,1991年撤县建市,距今已有159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如皋市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总体目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我们的“三农”工作“三增一减”——粮食增产了,农民增收了,农业增效了,农民负担减轻了。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去年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都带有恢复性质.基础还不牢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扭转,农业投入不足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  相似文献   

18.
□现状近几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农信社始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目标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1997年至2001年,每年支农信贷资金平均以9.27%的速度递增,五年累计发放支农资金51.37亿元,其中专门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中的资金达32亿元,分别占全市金融机构支农资金及支持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资金89.25%和83.21%,仅在2001年,就发放产业结构调整资金12.83亿元,有效地加快了辖内农业产业化进程。●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在确保了传统农业和基础农业地位的基础上,基本上形成了…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值只占中国GDP的14%,而农业人口却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0%以上——“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绕不开的坎。信息技术助农被人们寄予了殷切期望。随着由农民、农民信息员、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基础供应商、政府构成的农业信息化生态链凸显,问题接踵而来:这是否能够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带来真金白银?请看中国计算机报社记者集体采写的纪实报道——  相似文献   

20.
浅析高效农业的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下,“高效农业”已经成为各地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地方产业化水平的代名词。但是何谓“高效农业”,怎样发展高效农业,发展高效农业与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有何关系,怎样发展高效农业既能解决农民增收又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本文通过一个“高效农业”发展的典型调查,试分析发展高效农业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