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法规选登     
(接上期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等 8项准则的通知 财政部 财会【 2001】 7号 现金流量表 编制单位:年度会企 03表 单位:元 附件 5: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 引 言   1.本准则规范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定 义   2.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其定义为:   (1)债务重组,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   (2)或有支出,指依未来某种事项出现而发生的支出,未来事项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   (3)或有收益,指依未来某种事项出现而发生的收益。未…  相似文献   

2.
附或有条件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重组协议中附或有支出条件的债务重组协议.或有支出是指未来某种事物可能出现而发生的支出.这种支出在债务重组日不能肯定,具有不确定性.附或有条件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及<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遵循谨慎性原则,或有支出可以入账,或有收益不能入账.  相似文献   

3.
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旧准则的变化比较及其原因分析(一)对债务重组的定义不同旧准则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新准则将其定义为: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相比较而言,在旧准则中债务重组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也就是说该定义不包括债务人不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和债务人处于清算或改组时的债务重组。但从广义上说,所有涉及修改债务条件的事件(包括修改债务金额或时间)…  相似文献   

4.
项  目原准则修订后的准则债务重组的定义  原准则规定 ,债务重组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 ,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修订后的准则规定 ,债务重组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定义 ,将债务重组准则规范的范围拓展了 ,不仅包括债权人作出让步时的债务重组。还涉及债权人未作出让步时的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方式  原准则规定 ,债务重组方式包括 :(1 )以资产清偿债务 ;(2 )债务转为资本 ,(3)修改不包括上述 (1 )和 (2 )两…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在债重组中如果修改后的债务条款涉及或有支出的,债务人应将或有支出包括在将来应付金额中,或有支出实际发生时,应冲减重组后债务的账面价值,结清债务时,或有支出如果未发生,应将或有支出的原估计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如果修改后的债务条款涉及或有收益的,债权人不应将或有收益包括在将来应收金额中,或有收益收到时作为当期收益处理。对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的这种会计处理是否妥当,笔者认为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在债重组中如果修改后的债务条款涉及或有支出的,债务人应将或有支出包括在将来应付金额中,或有支出实际发生时,应冲减重组后债务的账面价值,结清债务时,或有支出如果未发生,应将或有支出的原估计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如果修改后的债务条款涉及或有收益的,债权人不应将或有收益包括在将来应收金额中,或有收益收到时作  相似文献   

7.
新《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定义:债务重组指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情况下,债权人按照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可见,债权人做出让步的事项才属债务重组的范畴,发生债务重组时,作为债务人是资产和负债  相似文献   

8.
一、对《债务重组》准则中概念的再认识(一)旧准则中“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二)新准则中“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1998年6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对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准则》较多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概念,并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概念,并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按重组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由于我国当前的产权,生产要素市场不很成熟,公允价值难以取得,确认的公允价值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影响了会计质量的可靠性,为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扼制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进行了修订,与原《准则》比较,主要不同点有二:一是债务重组定义不同。原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将“让步、作为主要特征,修改后的定义改为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即债务重组明确定的债务偿还条件不同于原协议的均作为债务重组,二是对债务重组收益的会计处理不同。原债务重组会后的债务重组会计处理规定债务人可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修改后的债务重组则规定债务人应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相似文献   

10.
近来,企业之间以非现金资 产抵偿债务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以非现金资 产抵偿债务的会计核算,现对企 业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会计 处理规定如下: 一、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抵偿 债务与债务重组的关系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 组》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在债务 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 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 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其中,让步是指债权人同意发生 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将来以 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偿 还债务。债务重组的结果是债务 人获得债务重组收益,债权人发 生债务重组损…  相似文献   

11.
<正>一、关于定义旧准则中债务重组的定义为: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新准则中则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通过对比定义可以看出,新准则调整了债务重组的范围。旧准则中任何修改某项债务条款均属于债务重组范围之内,而新准则突出强调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和债权人最终做出让步。  相似文献   

12.
根据旧准则,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新准则中将债务重组规定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通过新的定义可以得出两点信息:第一,新准则认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债权人让步时,才能定义为债务重组。第二,新准则的定义符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一般来说,需要进行债务重组的企业就是因为没有能力如约履行偿债义务,如果债权人不作适当的让步,可能使濒临困境的企业雪上加霜,反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3.
债务重组实务操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务重组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新债务重组准则于2001年1月18日颁布,2001年1月1日执行。新旧准则最主要区别是债务人收益的确认方面,原准则允许债务重组收益进入当期损益,而新准则不允许,之所以这样规定,是源于一些企业利用债务重组收益掩盖主营业务。新准则对债务重组方式作了如下新规定:1.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债务人收益进入资本公积;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方收益进入资本公积,债权人以债权的账面价值抵消,既不确认收益,也不确认损失;3.债务转资本,以债权作股权…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对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从该定义可以看出债务重组的两个必备条件:①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这是指因债务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陷入困境或者其他方  相似文献   

15.
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修订与所得税制度的差异及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原则的修订 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相对于旧准则,新准则突出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前提和债权人最终让步的业务实质,将关联方蓄意通过债务重组转移利润的行为排除在外。在确认和计量方面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引入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权和债务以及重组中涉及的非现金资产和股权的计量属性,将资产转让收益和债务重组收益或损失确认为当期损益。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规范的债务重组方式与原准则相同。债务人和债权人相关的会计处理原则如下。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简称"债务重组准则")确认了四种债务重组方式,其中对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规定为:若不附或有条件,债务人应将重组的账面余额减记至将来应付金额;若附或有条件,且或有应付金额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债务人应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  相似文献   

17.
债务重组,1999年《企业会计准则》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修订为“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修订后的债务重组没有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作为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同时,债务重组不仅包括债权人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还包括债权人未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  相似文献   

18.
引言: 1.本准则规范或有事项的 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 2.本准则不涉及债务重 组、建造合同、所得税、保险合 司、终止营业、租赁、企业重 组、环境污染整治等项目引起并 由其他会计准则规范的或有事 项。 定义: 3.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 语,其定义为: (1)或有事项,指过去的交 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 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 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2)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 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 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 业。 (3)资产,指过去的交易或 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唐晓春 《审计与理财》2000,(3):34-34,40
随着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 ,新的具体会计准则不断出台。至1999年底 ,财政部已颁布了九个具体会计准则。其中债务重组准则、收入准则、建造合同准则等准则的颁布实施 ,对税收收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债务重组准则对税收的影响该准则自1999年1月1日起执行。在准则中 ,对企业纳税产生较大影响的有三个方面 :债务重组收益、债务重组损失、或有支出。债务重组收益是指企业以现金清偿某项债务时 ,债务人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 ,或者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时债务人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于1998年6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经过两年实践,暴露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财政部又在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随后发布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对原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进行了修改。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重新修订了债务重组的内涵债务重组准则修订前,债务重组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其中“让步”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偿还债务。如果债权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