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02,(4):41-41
2001年的薪酬盘点已基本结束。2002年,原来的高薪行业仍可笑傲职场吗?各大行业的职位前景和薪酬走势会怎样呢?有关专家预测,新的一年部分行业从业人员的薪酬将消长互现。  相似文献   

2.
何乐 《中国市场》2008,(33):77-77
<正>物价一直涨,只有薪水不会涨,哪才有高薪的工作?其实在各行各业中,总有些令你想不到的高薪职位,《福布斯》杂志列出了在美国的六样你想都没想到的高薪工作:  相似文献   

3.
营销人跳槽很普遍,"光干活,不给钱"是不少人的抱怨。但一些老板痛心地发现:一些优秀骨干拿了高薪,还是无情地离去。优秀营销人到底追求什么?薪酬在他们心里到底有多大的分量?他们离职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相似文献   

4.
<正> 为企业打拼多年,而薪水却停滞不前,以何种方式才能扭转眼前的颓势?无论替哪家公司、老板打工做事,永远别忘记你卖的最重要的产品就是你自己,加薪本是正常的事,你绝对有理由主动来扭转这种局面:老板纵有理由千万,但,我要加薪! 高薪来自于公司的高效益。如果公司经营状况堪忧,追求高薪无异于缘木求鱼。而如果你的公司业绩骄人,独秀一枝,那么提醒您,此时正是您向主管争取高薪  相似文献   

5.
精神高薪能让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你拼命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员工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越发被众多企业主所认识。企业无“人”则“止”的道理几乎已经深入到每个管理者的心中。于是,众老总为了能够挽留住人才,大多许以高薪水、高职位、高待遇等丰厚承诺。但现实中的所谓“人才”  相似文献   

6.
表妹送我变色衣,放弃高薪去创业 我叫张蕾,2000年~2004年间,我在一家外资公司从事着单调的会计工作。虽然从普通职员做到部门经理,薪水日渐看涨,但很多人不了解,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职位上,做得越熟练就越难保持热情,再坚定的人都会心生倦怠。而冲破这种倦怠的唯一方式,就是自己去创业。  相似文献   

7.
许多研究表明,企业经理人薪酬会影响企业价值。多年来经理人薪酬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2005年《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企业披露企业内部高管人员的薪酬与持股等数据,而在这些披露的信息中,不难发现"天价薪酬"的情况,本文以我国A板上市公司经理人薪酬为研究对象,寻找企业经理人薪酬对公司发展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为企业制定经理人薪酬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务的帮助,使企业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让企业得到更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人不平等     
《商界》2008,(10)
公平与效率是每个现代企业孜孜追求的永恒主题。 然而,同样的职位,却拿不一样的薪水,同样的工种,收入却高低有别……企业里长期存在的种种“同工不同酬”现象,似乎又在昭示处处不公平,时时不平等。 如何正确看待“同工不同酬”并且合理运用之?如何做到不仅让员工感到自己并没遭受不公平待遇,并欣然接受,甚至更大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 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关于这个话题,仍旧有一些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9.
人们为什么会关注你,媒介为什么要报道你,因为你的职位,因为你的业绩,因为你在业界的影响力。身为职业经理人,塑造个人形象的时候,要时刻牢记,把自己放在职业的框架里,而不要把自己放在企业、职业之外或者企业和职业之上考虑……职业经理人这个词应该是这样念的:职业——经理——人!  相似文献   

10.
许多酒店行业的人士或多或少了解或接触过俱乐部营销,倘若你问他们:“什么是Hotel Club?”他们之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的答案会是:“俱乐部,不就是打电话卖卡吗?”若问:“酒店自己运作俱乐部和俱乐部运营公司来运营有什么区别?”也许答案是这样的:“酒店自己运作,卖卡的钱都归自己了;和其他公司合作,我们就要分钱给他们,所以核心的问题是,他们要拿多少,我们能分多少。”  相似文献   

11.
事业经理人     
蒋锡培 《三联竞争力》2007,69(12):43-43
企业界越来越感到,很多职业经理人,特别是高学历的年轻经理人与企业谈恋爱很浪漫,但结婚后却过不长。究其原因,一些职业经理人关注的是职位和薪酬这些当期体现的职业价值,没有把公司命运价值与个人命运价值系统地结合起来考虑;一些企业也往往会把经理人当成雇佣军而非后加入的创业者,互相之间的不坦诚和顾虑导致一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中国电子商务》2007,(4):12-13
“CEO薪酬过高了。”——美国总统布什日前在华尔街发表演说,对企业高管薪水过高发出警告。布什表示,公司董事会“要注意”高薪必须和良好的业绩挂钩。  相似文献   

13.
高校管理人员是很特殊的一个群体,正常的事业单位在薪酬上采取的制度是根据职位来决定薪水的多少,职位变了则薪水也随之改变,而对于高校的管理人员来说,他们大多数不仅仅是在一些管理部门,例如教务处,学生管理事务处,财务部门,工会等关于党建设的组织部门担任职务,而且还肩负着在学校内担任教师,教授某专业课的职责。因此,对于高校在管理人员,在行政职务与专业技术职称薪酬上则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两者能否均衡化的问题更加值得我们考虑。  相似文献   

14.
高校管理人员是很特殊的一个群体,正常的事业单位在薪酬上采取的制度是根据职位来决定薪水的多少,职位变了则薪水也随之改变,而对于高校的管理人员来说,他们大多数不仅仅是在一些管理部门,例如教务处,学生管理事务处,财务部门,工会等关于党建设的组织部门担任职务,而且还肩负着在学校内担任教师,教授某专业课的职责.因此,对于高校在管理人员,在行政职务与专业技术职称薪酬上则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两者能否均衡化的问题更加值得我们考虑.  相似文献   

15.
国外高薪     
郭莹 《中国工商》2002,(8):186-186
一民营企业家对一西方记者表示他高薪聘请了海外华人精英,当老外探知薪水如此之高后坦诚相告,在国外这类职业和职位不可能获得如此高收入。这令企业家十分愕然。  相似文献   

16.
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凡新担任一个领导职位,不管你是部门经理、主管还是公司总经理、CEO,上任伊始,通常总会拿出一套套自己的新管理方式或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表明自己的工作方针、展现自己的能力和决心。但这三把火是不是三味真火呢?  相似文献   

17.
要让顾客和你交谈,而不是只听你的介绍,这是推销你的商品的最好办法.为什么? 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或遇到推销产品的情景,各种行业、各种层次、各种形式都有,有电话推销的,有到家里、办公室或会议室推销的.我注意观察过这些推销员,他们中的大部分,无论新手还是老手,都想通过雄辩有力的产品介绍来镇住顾客,他们想让顾客听得哑口无言,然后乖乖掏腰包.最常见的场面就是衣冠楚楚的推销员闪到你面前,举着自己的产品,口若悬河地赞美起来.  相似文献   

18.
“本土经理人”是指担任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经理及重要部门经理的中国本土人士。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本土经理人在跨国公司中困种种不适.无法继续工作下去而被动离开或主动离开的行为。这种行为在跨国公司中屡屡发生。我们大致将这类行为区分为解职、被动辞职和主动辞职这三种类型。前两种情况常常发生在跨国公司对本土经理人的表现颇为不满之时。本土经理人离任之后.取而代之的往往是空降而至的外籍经理人。第三种情况指的是本土经理人感到自己在原公司的境遇和状态不尽理想或难适应.他们就会主动放弃自己的职位而另寻出路。  相似文献   

19.
蒋锡培 《商界》2007,(12):3
如今企业界越来越感到,职业经理人与企业“谈恋爱”很浪漫。但是“一结婚过日子”却往往长不了.根源有二:一是职业经理人关注的是职位和薪酬等当期体现的职业价值,把公司命运与个人命运结合起来考虑,公司价值和职业价值共同升值的不多:  相似文献   

20.
葛鹏 《中国会展》2012,(14):38-41
高级会议经理人2011年薪水调查显示,去年更多的高级会议经理人虽然获得了加薪但增幅却不尽如人意,82%的受访对象薪水增幅低于5%。而经验、学历和所处行业则成为了影响会议经理人工资待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