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低碳经济在区域发展中,其发展水平呈非均衡的状态,而跨区域的低碳经济形成与发展是由自身组织与良性管理相协同,在不同区域的经济类型体制中形成多重约束力,从而保障低碳经济的平衡发展。本文主要以协调、沟通与共享作为研究的基础,对跨区域经济的低碳经济在形成发展管理协同中的机制进行研究,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目的获得真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低碳经济是在区域发展水平呈现非均衡状态下发展的,形成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自组织和良性管理协同机制是不同区域类型经济体在多重约束条件下获得低碳经济平衡有序发展的有效保障。以协同学及系统学等相关理论为依据,以协调、沟通、共享三要素为基础,从协调—一致机制、协作—沟通机制、协同—共享机制等方面对我国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管理协同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通过目标、文化、信息、资源、技术、制度等方面的有机协同,可以促使各区域形成相互一致的集体行为和共生依据,自主自觉地推进各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使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改进的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利用1996~2011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并计算了人类发展指数,对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发展指数对人均碳排放量有显著影响,但在不同区域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存在细微区别。因此,在不断提高各区域人类发展指数的情况下,应针对各个区域不同的发展特性,分别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政策,以推动低碳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4.
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动向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进入21世纪,低碳经济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热点。首先简要分析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四个转向:制度转向、文化转向、关系转向和生态转向,探讨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认为低碳经济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深化,其实质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归纳为不同类型区域碳排放评估预测、不同尺度的能源与碳排放评估模型应用研究、碳补偿机制及其治理研究、低碳经济的政府治理机制、碳税体系研究、碳足迹的界定与评估、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等7个不同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国外低碳经济研究进行了简要评价,认为国外低碳经济研究注重实践研究,研究方法上注重数理模型的应用,但同时存在模型、政策、机制的适应性问题。最后提出对未来低碳经济研究的初步建议:研究设计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区域碳排放评估预测模型,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关系模型等数量模型;以多学科、多角度综合集成的视角研究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机制及途径。  相似文献   

5.
区域创新、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可持续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区域低碳发展的根本要求是转变以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创新主导的区域发展模式.发达地区以构建区域低碳创新体系为核心,以集群创新的模式推进区域低碳发展.区域低碳意会知识、低碳编码知识在不同类型性质的低碳创新网络中流动,形成低碳创新源,促进低碳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实现.区域低碳创新发展重塑企业竞争力,赋予产业竞争力新内涵新标准,形成区域低碳“创新极”,升级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所产生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与模式转换成本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对称分布决定了异质性行为主体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的行为选择差异性.低碳经济是低碳投入-低碳转换-低碳产出-低碳消费的系统集成,是系统中各行为主体集体行动的结果,然而一致性的集体行为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决定各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异质性行为主体的选择结果.本文以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行为人为基本理论,从中观层面研究分析了低碳经济在异质性区域之间的生成条件和内在微观基础,提出了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区域之间以碳交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发展区域低碳经济是国家应对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谋求经济发展模式变革,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战略举措。评价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追寻碳的排放轨迹,从低碳能源投入、低碳产出、社会环境、科技发展、政府服务五个方面,探讨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思路,建立了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指导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发展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和社会发展的潮流,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重要的步骤。为了促进成都某地低碳经济的发展,在该地已有的建设目标体系的基础上,按照构建原则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层指标的权重,对照区域低碳经济规划目标,并与国内代表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比较,综合评价该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发展区域低碳经济是国家应对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谋求经济发展模式变革,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战略举措.评价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追寻碳的排放轨迹,从低碳能源投入、低碳产出、社会环境、科技发展、政府服务五个方面,探讨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思路,建立了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指导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碳排放逐步降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这两者均可以看作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片面地强调某一种模式都是不科学的,文章以四川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四川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的必要性,指出四川省各自然区域自然环境特点、主要资源环境问题及对发展制约,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需要,经济原则是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的基本原则。然后对四川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的基础进行了阐述,并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提出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注重点,结合各功能区实际情况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统筹发展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的经济关系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以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及相关数据为基础,建立区域间优化发展模型。试图通过该模型的构建,来预测和规划我国区域间的发展关系,实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优化目标。区域间经济关系将是统筹我国未来区域发展所不容忽视和需要研究的一大主题。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各方面原因,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年度GDP是西部落后地区的数十倍,同时各省一级行政区经济水平和与之对应的金融生态系统不匹配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以2018年我国内陆地区各省一级行政区经济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用聚类的方法分析了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将各省一级行政区经济分为8类,最后根据分类结果给出了发展区域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孟耀 《经济与管理》2012,26(7):85-88
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技术水平上也比较低.今后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向应是继续促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是发展新兴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是金融支持和财税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可变模糊分析的省区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在专家评分划分等级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云南2005~2009年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结果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低碳经济发展基本处于高碳阶段。同时可变模糊分析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我国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不同类型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创业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结果发现: 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机会型创业质量提高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会促进该区域内部及创业水平相近区域的经济增长,但可能抑制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需求型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可能抑制该区域内部经济增长,但会促进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在控制变量中,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溢出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6.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及实施方案——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当前国际社会的压力和我国政府已经做出的承诺,本着"高歌稳进"的思想,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实证分析了1995-2009年碳排放的区域特征,并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研究了2050年前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测算,提出了实现低碳目标的主要路径和具体方案。研究表明,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碳排放总量逐年攀升,工业比重和煤类能源消费比重过大,碳排放强度较低的优势正在逐步削弱。今后40年,长三角地区的减排压力较大,其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五年目标"应相对平稳,大体可以在17%-19%之间进行选择。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短期内主要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从长三角现有工业结构看,积极鼓励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工艺品等行业的发展,同时适度限制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塑料制品业等行业的规模,将有利于实现区域低碳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甄江红  赵明  周瑞平  成舜 《经济地理》2005,25(5):690-693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范畴,文章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生活质量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101个旗县市区及12个盟市两个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判,分析其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及成因,初步划分区域经济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