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中国与东盟合作关系的发展是东亚合作进程中最为突出的亮点。2003年10月8日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东盟与中国(10 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联合宣言》,宣布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经济月刊》2013,(11):24-25
第16次中国一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于当地时间10月9日下午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总理李克强和东盟十国领导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3.
2007年1月14日,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印度以及东盟十国的领导人聚集于菲律宾第二大城市宿务,出席一系列会议,包括第10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第10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以及第二届东亚峰会。这次盛会上,中国与东盟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这是中国在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与其他国家签署的第一个关于服务贸易的协议。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跨过了一个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4.
钟实 《经济》2013,(11)
第1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于当地时间10月9日下午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总理李克强和东盟十国领导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袁波 《经济》2013,(7):90-91
自2012年11月亚太16国领导人宣布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以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成为区域各国讨论的热点。2013年5月9日-13日,备受关注的RCEP首轮谈判在文莱首都举行,正式迈开了通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步伐。RCEP的发展前景2012年11月20日,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通过了《RCEP谈判的指导原则与目标》,提出将在2015年末完成谈判的目标。2013年5月9日-13日,RCEP首轮谈判在文莱启动,16国  相似文献   

6.
张超 《当代财经》2004,(7):101-104
2003年12月12日,日本与东盟10国发表了旨在加强日本与东盟各国经济、政治和安全关系的《东京宣言》和《行动计划》,并首次提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概念。这次峰会预示着日本同东盟的区域经济关系将出现新的飞跃,是东亚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的新动向。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入手,深入探讨了WTO框架下自由贸易区在全球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指出日本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方针的调整是东亚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东亚地区的经济区域化进程。这里的“东亚”是以地理位置为基础,以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互动为纽带形成的一个区域,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两部分。其中东南亚国家即指“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IO国;东北亚国家主要指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日本和韩国。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东亚能源状况分析 东亚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东北亚和东南亚.东北亚一般是指中国、日本、朝鲜、蒙古国和俄罗斯的亚洲部分.东南亚则是指东盟10国.东亚能源领域存在着如下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是影响和制约东亚能源战略的因素,而对这些矛盾的破解则应该是推动东亚能源战略合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2001年11月在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10+1)会议上,中国与东盟达成一致,确立了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这对双方关系的长远发展和东亚地区的繁荣稳定具有深远意义。它是中国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又一件对外经贸方面的重大事件。本就这一东亚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产生的国际背景,以及实现目标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东亚货币合作的前景与中国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中的东亚是指地理上的东亚和东南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10国以及中国的台湾省和香港地区。东亚历来是制度性经济合作较薄弱的一个地区,原有的地区合作组织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都没有针对成员的货币稳定问题提出合作方案。因此,这一地区的货币合作在1997年以前几乎是空白。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改写了这一历史。危机给东亚国家的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此后,货币合作便被列入了地区议事日程。本文将就东亚货币合作的客观基础和条件、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中国的参与和作用以及合作的前景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经教育部批准,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瑞典隆德大学东亚和东南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浙江发展经验与中国发展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09年12月4日~6日在浙江大学举行。会议将围绕浙江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重点讨论以下的议题: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具有相对的地缘优势,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在云南对外经济关系中占有较大比重。云南省与东盟各国的贸易长期处于顺差;云南省与东盟各国的贸易主要集中于与云南省与有接壤的中南半岛国家;云南省与中南半岛的贸易方式主要有一般贸易和边境贸易;云南省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也体现着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梯度性;从产品结构看,云南产品出口附加值增高,工业制成品近八成;云南与东南亚各国贸易占同期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比重相当1低,没有充分挥云南在中国一东盟之间的桥梁作用:云南省与东盟各国的贸易集中于昂明和终济较为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3.
经济相互依赖是当前东亚经济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近20年来,中国和日本与东盟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本文就中日与东盟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发展态势、国别结构、贡献度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中日与东盟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以及相互依赖关系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问题,为中国参与东亚经济合作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增加信任 发展合作──中美首脑会晤努力修补受损害的两国关系10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林肯中心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了两小时正式会晤。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说,两位领导人一致认为,会晤是坦诚的、友好的、积极的、有益的.有助于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与...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2002年11月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中国-东盟峰会上,各国家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确定在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本文从中国-东盟开展经济一体化合作的现实条件出发,从微观厂商主要是跨国公司的角度,设立假设条件,研究中国-东盟的引资效应是否存在。  相似文献   

16.
袁波 《经济》2012,(6):52-53
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存量达到151.2亿美元,东盟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海外投资地,仅次于中国香港地区和欧盟.2011年11月,在印尼举行的第1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领导人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提高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发展目标.进入后自贸区时期,中国企业应如何抓住政策机遇、应对各种挑战、更好地开拓东盟市场,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期两天的亚欧会议于3月2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圆满结束,来自亚洲的东盟7国、中国、日本、韩国和欧盟15国的国家领导人或代表以及欧盟主席出席了这次亚欧关系史上的首次盛会.会议期间,与会领导人以务实的态度就如何加强亚欧未来在政治、经济和其他领域的合作等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会议最后发表的《主席声明》确立了未来亚欧关系的基本框架,为促进亚欧两大洲相互了解、加强亚欧经济合作、维护亚欧和平与稳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及经贸现状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日益表现其迫切性。其中,中国和东盟的合作更是符合双方长远的战略利益,而且东南亚金融危机促进了这一进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台湾与中国大陆经济合作及整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洪亮 《经济前沿》2003,(11):30-32
亚太各国和地区在APEC经济一体化缓慢进程中掀起了签订双方自由贸易协定的浪潮。2001年11月初,朱镕基总理在出席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时指出,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10国自由贸易区;日、韩则希望建成10 3自由贸易区。中国内地也相继与香港、澳门签订了区  相似文献   

20.
苏提 《经济视角》2005,(4):50-52
2004年11月28-30日,温家宝总理访问老挝并出席第八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国与东盟全面规划了今后5年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标志着双方关系更加全面、系统、规范和务实。东盟各国一致确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