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征收碳税已成为众多国家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措施之一。为了检验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增长可能造成的影响,对征收碳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征收碳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域和行业差异,在较低强度的碳税政策下,碳税对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阻碍中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的经济增长;同时,征收碳税对大多数行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却不利于少数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6-2012年中国29个省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就业人员数、能源消费量和资源税收入等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征收碳税对中国各省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征收碳税会对中国将近半数省市的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但只对少数几个省市的能源消费起到抑制作用,而且征收碳税还扩大了大多数省市的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的收入分配差距.因此,目前政府应设计具有区域差异性的碳税政策,使得中国在控制碳排放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碳税对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利用1995—2005年我国GDP、能源消费和资源税样本数据,通过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分析了征收碳税对我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征收碳税能够提高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规模,同时对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具有抑制作用,但扩大了大部分地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差距。这说明,现阶段我国应该分地区、分税率进行碳税征收,以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保持经济增长和体现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助动态一般均衡(CGE)模型——MCHUGE模型来模拟分析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的产出影响和就业影响。研究发现征收碳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没有消减企业就业岗位,但对我国各产业影响不尽相同。因此,应设计合理的碳税制度,选择正确的实施方式,制定相关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5.
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公约》开始,多个国家致力于控制各国的碳排放量。碳税就是对燃烧后的化石燃料按排放的碳含量比例所征收的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碳税有利于完善中国的税制,具有积极的作用。碳税是控制减排的有效途径,对中国社会、经济、环境方面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碳税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以及推动碳税发展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中碳排放快速增长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背景,在无税收返还、减免消费税和减免生产税三种情景下运用动态CAS-GE模型,模拟了中国2015年开征100元/吨碳税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层面,征收碳税使GDP增速大致下降1%并在税收返还时这一影响会得到显著缓解;碳减排效果层面,碳税使全国碳排放总量下降8.15%,减免消费税情形下更是达到了8.49%;物价和内需层面,碳税不但没有推高CPI,相反还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改善内需结构;行业产出层面,征收碳税对大多数行业来说是负面影响,冲击的幅度与行业排放强度成正比——其中减免消费税使私人消费品行业受益但对出口份额较大的行业有负面冲击,而减免生产税则可以大幅抵消各行业的负面影响.文章最后还对上述影响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国际社会开征碳税的呼吁声越来越强。而碳税的征收必然影响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文章选取1991~2011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数据推算出我国碳排放规模,通过假定征收不同形式的碳税来分析开征碳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征收碳税与我国经济增长呈反向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征收碳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文章构建了经济、能源与二氧化碳排放9部门CGE模型,利用江苏省投入产出表编制了宏观和微观社会核算矩阵并开发了GAMS程序,模拟分析了碳税政策、不同碳税返还方式等情景对江苏宏观经济与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征收碳税将导致江苏实际GDP、社会福利下降,而名义GDP、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上升;征收碳税将使得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少,而电力生产供应和消费增加;征收碳税明显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排放强度随着碳税数额增加而下降;碳税抑制了高耗能行业发展,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碳税返还给居民可以改善征收碳税的负面影响,弥补开征碳税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一个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征收碳税前后的总产出、环境质量在多种外生冲击下的动态反应,比较和分析了碳排放强度目标分别下降20%和40%时,征收碳税和提高碳税税率的效果。研究表明:(1)减排目标为20%时,所有外生冲击对总产出和环境质量的影响介于不征收碳税和减排目标为40%之间;(2)不同于货币政策冲击和政府购买冲击,征收碳税后的劳动力供给冲击和生产率冲击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提高的"双赢"局面;(3)征收碳税在时间和强度上对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前提是制定合理的减排目标;(4)随着碳税税率的提高,减排效果也愈发明显,但总产出表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减排目标越大,总产出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及差距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书敬 《财经科学》2008,(3):108-116
在考虑人力资本要素的基础上,将中固30个省份1990-2005年的经济增长分解为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分别考察了三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后使用绝对收敛方程分析了它们的收敛效应.结果显示,1990-2005年中国30个省份的技术效率为0.8;经济增长的77%是由要素投入增加推动的,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3%左右;技术进步是推动TFP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地区问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的差距不仅需要要素积累,还需要增强落后区域的技术进步能力.  相似文献   

11.
Using a dynamic national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arbon tax and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n th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of China. The Chinese social account matrix is presented based upon the latest input–output table (2012 IO table) and other data. The business as usual (BAU) scenario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several forecasts about China by 2030, followed by six policy scenarios, including different levels of carbon tax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s well as their combin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rbon tax will frustrate the overall economic growth slightly. The CO2 emission will be 13.81% lower in 2030 compared to BAU case if the carbon tax scheme is carried out at a rate of 200 RMB/ton of CO2.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ill stimulate the economic growth, enrich the household and government income, increase total investment and make most sectors prosperous with the exception of energy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2.
采用1996~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样本数据,对宏观税负、税收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区域宏观税负的不同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一个主要因素;三大地区人均GDP水平对税收政策的结构性冲击存在显著不同的响应模式;流转税、所得税和资源税三大税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不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税收呈现高增长态势。税收增长率远超经济增长率,税收高速增长以及税收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增长。然而,影响税收增长率变动的经济因素是多元的,主要受到经济增长水平、价格水平等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经济波动决定税收增长率的变动,经济波动与税收增长率变动存在长期均衡变动关系,价格对税收增长率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宏 《经济问题》2012,(3):14-17
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转变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源之一。以中部地区为分析样本,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994年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后,中部六省的地方政府投资有力的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效应并不明显,这与政府投资的投资价值取向和标准有关。针对这一分析提出了优化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持续经济增长目标下的最优税负和税收结构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经济持续增长目标下,通过识别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关系,我国最优宏观税负应为16.47%。这低于实际宏观税负水平,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减税。根据税收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通过核算行业TFP,促进长期增长条件下的税收结构调整需要重点降低营业税。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税收收入高速增长的影响因素,主要考察了经济基本面和征税努力水平对于税收收入的影响。我们利用成对样本(paired sampling)的数据结构,使用工具变量处理了税收努力度量误差带来的内生性问题,估计了国税和地税机构的征税努力对于税收增长的不同影响。这种模型设定的好处是既考虑到一个地区的国税和地税面对着同样的经济基本面,同时又可以识别两个机构征税努力的增收效应所存在的差异。我们发现,GDP增长对于税收的增长有接近45%的解释力,征管努力对税收收入也有重要的贡献,地税局税收努力水平的边际效应要高于国税局的边际效应。  相似文献   

17.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 marginal tax rates on personal income and economic growth. Using a data set of consistently measured top marginal tax rates for a panel of 18 OECD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1965–2009, this article finds evidence in favour of a quadratic top tax–growth relationship. This represents the first reported evidence of a nonmonotonic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 marginal income tax rates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point estimates of the regressions suggest that the marginal effect of higher top tax rates becomes negative above a growth-maximizing tax rate in the order of 60%. As top marginal tax rates observed after 1980 are below the estimated growth-maximizing level in most of the countries considered, a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 marginal tax rates and GDP growth is found over the sub-period 1980–2009. Overall, results show that raising top marginal tax rates which are below their growth maximizing has the largest positive impact on growth when the related additional revenues are used to finance productive public expenditure, reduce budget deficits or reduce some other form of distortionary taxation.  相似文献   

18.
碳税的产业竞争力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减排的同时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碳税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手段。碳税开征与否的一个主要争论在于:征收碳税是否会影响产业竞争力。在制定碳税政策时,需要考虑碳税实施后对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及程度,采取相应补偿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碳税政策效应理论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国外有关碳税政策效应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分析了碳税的环境效应、经济效应、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并比较了碳税与能源税、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在碳减排效果和政策成本方面的区别。本文分析表明,中国要实施碳税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现有研究成果,并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作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碳税政策的制定,既要考虑自身的多重效应,又要仔细分析它与其他政策工具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