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运用贸易自由化指数、生产专业化程度指数以及空间计量方法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改进,并采用2012-2016年度数据分析了金砖国家间农产品出口贸易模式,探究贸易自由化和生产专业化程度对金砖国家不同类型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机制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国家间农产品出口贸易模式遵循相似需求理论,农产品出口贸易动力来源于相近收入形成的类似消费偏好;贸易自由化程度差异缩小将有效促进金砖国家间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且对植物产品、加工食品及烟酒饮料产品出口贸易推动效应最为显著;生产专业化程度与金砖国家间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引力效应。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基于SVAR和IVAR模型测算获得贸易融资影响美国货币政策冲击效果的经验证据,然后在本地货币定价模型中纳入贸易融资建立两国DSGE模型,研究出口货币融资、进口货币融资和主导货币融资影响美国货币政策国际溢出效应的理论机制。结果表明:考虑贸易融资后,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产出、通胀的溢出效应显著放大,说明贸易融资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跨国传递具有重要影响;在主导货币融资条件下,美国货币政策会通过利率和实际边际成本影响贸易品定价,导致一价定律偏离,从而降低国际贸易总量和资源的跨国配置效率;主导货币贸易融资还会加剧外围国家的通胀和经济波动,削弱外围国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基于此,文章建议积极推动中国与贸易伙伴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实施本币优先的贸易融资战略,有效缓解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负面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出口贸易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国与APEC成员的实际,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采用2003-2015年的跨国贸易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面向APEC成员出口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中国对APEC成员的出口贸易潜力。结果发现,两国经济规模、贸易协定的签订、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等因素对出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两国距离与出口显著负相关,而中国对APEC成员的直接投资对出口并无显著影响。基于此,中国今后在与APEC成员开展贸易的过程中,既要强化贸易的积极因素,化解各种消极因素,又要在巩固已有地区市场的基础上,开拓新的贸易地区市场,培育新的贸易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贸易内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1994—2010年间出口贸易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发现出口贸易部门对非贸易部门技术外溢的正外部性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产业发展,但中国各出口贸易结构部门以及整体出口贸易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依然较低,并由此提出通过实施贸易商品结构战略化、贸易方式结构一般化、贸易主体结构民营化以及贸易区域结构多元化来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1999~2013年中国与欧亚区域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一般引力模型结论表明,中国对欧亚区域国家出口贸易与欧亚国家经济总量(GDP)和人均GDP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通过扩展引力模型,得出边界、世界贸易组织、独联体框架对中国出口贸易分别产生3.69%、0.8%和1.39%的正向效应。而反映代表性需求的人均GDP差额、国土面积以及欧亚经济联盟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其中,以欧亚经济联盟为代表的欧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将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0.42%的贸易转移效应;对中国出口贸易潜力进行测算发现欧亚国家多为贸易潜力巨大型国家。  相似文献   

6.
魏浩  袁然 《世界经济研究》2020,(1):25-40,M0002
文章利用全球131个国家(或地区)的华人网络和贸易数据,考察了华人网络对国家之间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区分华人网络中的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检验了移民偏好机制和移民信息机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华人网络不仅会通过直接联系促进中国对海外华人所在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而且会通过间接联系带动海外华人所在国之间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移民信息机制是华人网络促进国家之间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机制,但是,华人网络会同时通过移民信息机制和移民偏好机制促进差异化商品和资本品出口贸易增长。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移民网络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华人网络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明显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不仅要重视海外华人在促进中国出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要积极地引进国际人才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国际人才,通过参与其他国家的移民网络构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7.
用微观产业贸易流量数据和多重差分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分析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出口贸易不仅具有显著的限制作用,而且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地区转移。欧盟、东盟及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在中美贸易冲突中成为替代美国市场的重要目的地,特别是东盟已经成为承接中国ICT产品出口贸易转移最多的地区。此外,中国通过提高部分受限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美国加征关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运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标准化对贸易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标准化整体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中国贸易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异质性不断增强,时空跃迁格局也有所改变;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贸易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同时借助产业技术进步和市场结构调整等能间接产生更大的贸易效应,但直接促进作用还不显著;标准化水平受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对外开放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共同制约。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作为工业行业的"技术高地",是R&D活动的最主要参与者。本文以1995-2010年期间中国高技术产业14个子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在一个框架内同时研究本土内部和跨国途径下高技术产业的R&D溢出效应,对跨国途径的R&D溢出效应机制进一步分解并结合技术差距和行业集聚度两种行业影响因素,得到了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R&D溢出效应机理模型。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建立的SAR模型回归分析发现,高技术产业的本土R&D溢出与跨国途径的R&D溢出呈现"替代关系",行业因素对四种机制下的跨国途径R&D溢出效应影响显著,并且不同分组内的行业在不同机制下R&D溢出效应呈现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中国出口方被赋予了新的出口竞争优势,这对出口发展的持续性产生了深刻影响。基于此,文章结合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机器人数据和同期中国出口产品贸易数据,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对出口产品持续时间的客观作用。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发展有效提高了出口方出口产品的持续时间,且该过程在出口方的智能化倾向和贸易信息差异上存在着异质性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生产率提升效应和信息成本削减效应是人工智能促进出口产品持续时间提升的重要渠道。此外,在考虑核心指标稳健性、出口轮次统计误差、计量模型设定等多方面稳健性检验,并利用双重差分法和工具变量回归的方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文章认为,把握“智能热”的时代发展契机,推动人工智能在出口贸易领域的应用发展,是实现中国出口贸易保稳提质目标的纲领所在。  相似文献   

11.
基于Eora26投入产出表数据和全球中国官方金融数据库,本文检验了中国对非援助与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的因果关系及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对非援助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和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提高非洲国家的交通和通信设施质量是中国对非援助影响出口增加值的主要机制;(3)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增加值效应会随产业分类、援助类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4)进一步研究表明,非洲接受的DAC发展委员会国家和国际多边组织援助的“碎片化”会削弱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增加值的促进作用,这种影响在经济实力和政府治理能力较弱的非洲国家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为中国对非援助的贸易效应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支持,并揭示了中国对非援助影响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的内在规律。这对于加强中非经贸关系,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As Chinese culture is “going out,” more and more non‐native Chinese speakers are beginning to study Mandarin and are taking the Hanyu Shuiping Kaoshi (HSK) test. Mandarin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trade language for the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This paper uses the difference‐in‐difference model and the Mahalanobis distance and the nearest neighbor distance matching methods to study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going out” and foreign trade. We find that cultural affin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romoting trade, and that the HSK project has expanded China's exports to the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Culture's promotion effect in Asia is stronger than that in Europe. Culture's promotion effect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a time‐lag and a fluctuating upward trend. Therefore, further enhancing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its culture would help China to find a new source of export growth.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服务开放影响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利用2004-2013年中国金融服务进出口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理论推演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金融服务开放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金融服务引进来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作用略大于金融服务走出去所产生的作用;从不同贸易方式、不同衡量指标、不同企业所有制等方面对此进行检验均证实了金融服务开放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正向作用;影响机制检验和扩展分析显示,创新效应、金融服务"引进来"对"走出去"的推动、垂直专业化效应和本地吸收效应影响着金融开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文章的研究发现有助于为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开放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曹冲  夏咏 《新疆财经》2020,(1):72-80
本文基于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结构、出口贸易竞争力三方面的描述统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评价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呈扩大趋势,出口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潜力巨大,出口贸易竞争力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具有比较优势,在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两国不具有比较优势;出口贸易发展水平较高,不同时段和时点变化特征明显。因此,中国与中亚五国应积极开展农业经贸合作,优化农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提高农产品贸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澳农矿产品贸易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建忠  李静妤 《开放导报》2006,(4):40-44,70
自“中澳自由贸易区”谈判启动以来,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贸易领域不断拓宽,经济互补性持续增强,彼此已成为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农产品和矿产品,并在两类产品上形成了对澳较高的进口依存度。但是,随着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两国农矿产品贸易逆差增大,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条件出现恶化趋向。本文从实证出发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结合中澳自贸区谈判的进程提出多样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发生变化将会引起其它国家相应政策一定程度的调整以及世界经济的变动。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广东省对美国贸易总额占全国对关贸易总额的30%左右,美国实施出口倍增计划对中国特别是对广东的外经贸发展必然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有利方面也有不利方面。广东的应对措施主要应包括:继续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抓住机遇,建立与美国以及其他国家进出口企业的广泛联系;重构广东的自主创新战略;提高出口商品价格,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出口成本增加的压力;发挥制造业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注重国际市场安全研究,加强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保护海外利益。  相似文献   

17.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高质量、规模化和协同化“走出去”,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一带一路”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营造良好的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政府推动和引导、政策优惠、园区选址和产业定位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应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规范园区管理体制,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标准互认互通,提高园区的金融服务供给水平,更好地发挥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的作用,积极发挥中欧班列的运输和物流作用,总结园区发展经验并创新园区类型。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我国服务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和分析了我国服务业OFDI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经研究发现:第一,服务业OFDI通过吸收东道国先进技术经验提升企业生产率水平和避开东道国服务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促进企业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第二,我国服务业OFDI显著提升了企业服务贸易出口的二元边际,具体而言,整体上服务业OFDI会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增长4.82%,同时会提升企业的出口概率;第三,我国服务业OFDI"出口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和行业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OFDI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其OFDI带动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分别为5.68%和3.52%,而公共服务业则不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服务业OFDI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其OFDI带动区域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分别为4.97%和3.56%,而西部地区则不存在显著的"出口效应"。上述研究结论对化解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困境和完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娜娜 《科技和产业》2021,21(3):174-178
中国的复兴之路不仅需要中国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也需要同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与俄罗斯作为彼此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在经济方面的来往十分密切.从中俄两国经济合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的视角下,考虑科技、投资、贸易协调、教育、文化等因素,分析中俄经济合作新路径.主要包括:经济贸易结构调整,促进两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提倡科技互助,提升两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扩大投资规模,增强两国经济依存度;开展教育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强化民间文化交流,提高两国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中美贸易与气候变化——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贸易的全球化对人类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碳泄漏问题成为环境与贸易冲突在气候变化领域中的体现。本文以投入产出法为基础建立经济模型,计算了1997~2007年中美贸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美贸易使得美国的CO2排放量减少了2%~4%,中国增加了14%~20%,全球增加了2%~4%。因此,在设计国际气候制度时应考虑国际贸易的影响,美国应该为中国的部分CO2排放负责,中国应提高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并且在环境与贸易利益方面做出权衡取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