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巧根 《中国经贸》2012,(20):244-245
摘要:会计造假是一种以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用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财务事实的行为。会本文主要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途径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浅议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溪  安良 《辽宁经济》2008,(4):46-47
一、我国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现状 (一)上市公司内部人对中小投资者的侵害 1.上市公司恶意融资.恶意融资,就是流通股股东、债权人以及员工权益为了掠夺公司利益而进行的不计成本和风险的融资行为.恶意融资通过财务造假,虚构利润、虚增资产,获得上市资格,再用各种手段(包括造假)来骗取再融资资格,最终透支上市公司信用.  相似文献   

3.
张波 《魅力中国》2014,(10):59-59
会计工作关系到企业的财务工作质量,对企业的各种决策等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会计造假行为不仅为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影响,也会影响整个市场经济的平衡。当前的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造假行为,为了不断促进会计行业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的会计造假行为必须进行治理,从源头上加强防范。本文浅述了会计造假行为的危害,以及进行会计造假行为的防范于治理措施,为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公司财务治理过程各利益主体的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财务治理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财务目标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各利益主体在公司财务治理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同,必然导致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不合作博弈,而不合作博弈的结果是公司总体经济利益受损,各利益主体就无法实现其财务目标。文章旨在利用博弈论理论,探索各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博弈的途径,最终实现公司总体经济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国法制法规尚未健全,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对会计的影响极大,很容易出现财务信息造假的现象,财务信息造假会对企业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害,对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防止会计财务信息造假的这一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应该尽早提出防治对策,对这一现象进行遏制,以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会计造假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宝琴 《中国经贸》2013,(14):161-161
企业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运用各种手段调节利润、粉饰利润表,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并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因此,人们在关注企业盈利能力的同时,更重视对企业利润质量的分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当企业利润质量恶化时会有哪些表现。  相似文献   

7.
财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财务舞弊必然会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各种迹象。本文从管理层面、关系层面、组织结构和行业层面以及财务结果和经营层面对财务舞弊的征兆加以识别,并指出财务舞弊的具体征兆表现。  相似文献   

8.
关东霞 《辽宁经济》2006,(12):113-114
财务信息对于投资者评估公司的投资价值、维护投资者利益、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公司财务信息舞弊行为晶益猖獗,我国企业财务信息的舞弊行为也较为严重,为此,新的《会计法》特别制定防止财务信息舞弊的条款,规定了企业、社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然而据深交所的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上市公司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比例为13%,上市公司该报不报、隐瞒信息的比例却高达70%。  相似文献   

9.
财务造假事件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时有发生,对广大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对市场监管提出迫切要求。本文介绍了万福生科造假的过程,着重分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并借此对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加强市场监督,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有目的、有预谋、有针对性的财务舞弊,不仅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失,也会对企业股东、投资人与其他利益有关的物质收益造成极大的损害。如何识别并抑制企业财务舞弊,确保经济的平稳增长,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企业财务舞弊的含义、动机、手段、危害进行剖析,结合财务舞弊审计现状,识别财务舞弊,探讨如何用行之有效的财务舞弊的审计措施,杜绝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产生,建立企业健全的财务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与银行风险评级三者关系的角度对英美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体系进行了比较,并从中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12.
面对电子商务的税务稽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的特点 1、电子商务的交易具有无国界性、无地域性。由于互联网是开放的,人们传统贸易中刻意追求的国界概念在互联网下将变得毫无意义,国内贸易和跨国间贸易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很多跨国交易甚至可不受海关检查而自由进行,因而网上贸易是突破了地域观念的贸易。……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特区在基本建成综合性特区之后,特区城市国际化就突出地提上特区发展的议事日程上.10多年来,特区城市国际化已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对这种变化进行考察,无论从特区理论研究还是从特区建设实践的角度来看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潘波 《特区经济》2008,(6):229-2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监管机构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而不断调整,在抵御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定位不合理、职责不明确、协调不顺畅、制约不到位等问题。深入研究并积极推进银行业监管机构相关制度的完善,是当前金融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期货市场弱势有效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选择。期货市场有许多优点:期货合约的可冲销性,市场的自愿参加性,市场的连续运行性,资源的跨期配置(期货价格是未来即期价格的估计,影响供应者的现期生产和未来生产),即期价格随机波动的风险从套期者向投资者的转移,为套期者提供风险规避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股票市场非线性特征检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道叶 《特区经济》2007,225(10):114-115
本文突破了传统资本市场理论研究的线性框架,视股票市场为一非线性系统,运用R/S、BDS等非线性方法对沪深股票市场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沪深两市的非线性特征,并探讨了这些实证结果对股票市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宁波通讯》2014,(8):38-38
象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03年正式开检运行至今,已走过10个春秋。其间一直承担着象山县域出入境的人员、货物、交通工具检验检疫监管工作,是中央垂直管理的正处级涉外经济执法机关。十年来,在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象山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象山检验检疫局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宏观经济、金融机构和借款实体三个层面构建了反映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指标体系,并采取相关数据考察了19872011年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历史变迁,结果显示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整体上呈现出"U字型"趋势。  相似文献   

19.
王晓慧 《新财经》2007,(10):70-71
美国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制造的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这在全球贸易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中美贸易政策走向也许将成为全球贸易政策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20.
董大宇 《特区经济》2014,(4):124-126
本文针对CAPM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上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首先对这类文章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并且在选取模型所需的数据之后,采用BJS三步骤方法和FM模型分别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日收益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横截面分析。最终认为CAPM模型在中国上海股票市场上适用性并不强,实际结果与该理论提出的先验分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且发现非系统风险因素对股票收益率影响颇大,这一点有利于构造投资组合降低风险进而提高相应的收益率来获得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