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治文化建设,不仅意味着法律制度的变革和模式重建,而且意味着公民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观念的深刻革命。公民的法律行为需要在一定法律意识的支配下才能完成。提高法律意识对法治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调查资料探讨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实情况和成因,提出了系统的提高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自我国确定"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后,法治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更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我国政府把普法教育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作为国家政府一项重要职责,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基于法律意识对法治进程的重要作用,对如何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及其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要求我们不但要注重法律规范、法律设施建设,还要注重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成熟的公民法律意识标志着国家法制的完备.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以及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构建公民法律意识进行探讨,最后笔者提出了对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进入了立法繁荣时期,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但是,有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并非就能实现法治。法治实现的过程,要以公民的法律意识的提高、公民对法律的全方位认识为基础。应从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视角,大力普及、宣传我国颁布的各项法律,从而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为实现法治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兰欣卉 《北方经贸》2012,(6):181-182
对公众法律信仰的培养是法治建设的精神建设,是法治建设的灵魂和关键。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优秀群体,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生力军。然而,当代大学生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情感淡漠,守护法律的意志不坚定,其法律意识水平与法律信仰尚有较大差距。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状况,分析其原因,找到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有效途径,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大学生自身素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商》2016,(6)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对社会进步和发展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大学生自身法律意识的强化和提升不仅关系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也是进一步提升我国社会大众基本法律素养的关键,因此相关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工作的重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自觉承担法治社会建设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是法治的灵魂。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法治社会实现的前提。然而我国面临法律信仰缺失的现状,这严重阻碍了我国法治化的进程,只有在公民信仰中构建起对法律的信仰,才能实现真正的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国家要想成为一个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就要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这是法治本身所提出的艰巨任务;我国在法律信仰方面有一定的缺失,它既受历史原因的影响,也受现实原因的影响;本文对法律信仰的含义进行了说明,对培育国民法律信仰的基本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培养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了民主法制建设在整个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使依法治国的方针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并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代化目标,必须不断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司法厅(局)、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十五”计划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实施“十五”计划的法制保障。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经营者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加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不仅是整顿和规范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肖春雷 《消费导刊》2012,(3):186-186
公民意识对现代国家的发展与完善非常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建设的完善,公民意识培养在我国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作为我国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特殊群体,他们公民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水平,将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与完善,关系到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商》2016,(5):233-234
法律意识是实现法治的重要内驱力。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的提出,农民法律意识的培育和增强的现实意义重大。当前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法律知识匮乏、基本权利意识薄弱、轻法畏法意识严重、法律信仰度低等问题。本文分别从法治教育主体、农民主动性、法治教育内容以及法治教育环境分析探讨了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古典自然法是西方现代法治的思想源泉,以霍布斯、洛克等为代表的古典自然法学派倡导的自由平等正义观念为西方现代法治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西方现代政治法律文化的大厦提供了理论基石。现今,在实施依法治国的战略中,我们应本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态度,科学借鉴古典自然法的平等正义观念,这对我国立法、执法、司法工作及法律制度的完善,对公民法治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进程的新陈代谢决定了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精英群体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成败的未来有生力量,而法治文明则是实现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的必由制度路径,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因此构成一项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巨大工程。法律意识之养成在于塑造一个法律世界观,但科学合理的法律世界观之形成应依赖客观因素之促进。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是健全和改善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最佳途径。必须区别对待我国法律文化传统的积极和消极方面,立足传统并通由有策略的高校法制教育、司法的社会感召等措施培养、引导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之养成。只有在“四有”新人的基础上补上“有法律”这一缺环,这样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相似文献   

15.
完善的法治建设是市场经济成熟的标志,农村的法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在立法和执法等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加强农村执法队伍的建设,完善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完善我国农村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樊顺利 《消费导刊》2009,(5):123-123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被列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体现在意识领域,就涉及到一个公众法律意识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环境当中,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就必须依靠法律来约束,提高其法律意识,增强其法治观念。然而,现实生活当中,一定范围内公众的法律意识却时而呈现淡化的势头,如果不加以遏制,公众自身合法权益就将受到侵害,社会秩序就将受到扰乱,社会发展就会产生羁绊。为此,本文对上述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和论证,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魏争 《科技转让集锦》2011,(24):230-2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因此,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已经势在必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部分,他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更是迫在眉睫.高校开展法制教育,构建合理的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在依法治国方针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当前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在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是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的需要。从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法律信仰、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法践行能力、权力制约机制几个方面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4)
学校法制教育是建立法治国家,预防与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培养知法、懂法和守法公民的重要环节。中职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之一,他们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加强对他们的法制教育,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不仅是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中国法制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以及目前中职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并就此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法制教育是提升我国公民法律知识、增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切实有效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及体系认知的重要教育方式,也是贯彻落实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改革的关键手段,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以法制教育滋养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法制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以思想政治教育带动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法制教育的推进作用。法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的关系。将两种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起到教化群众思想、规范人民行为、培养百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提高为人民服务和为建设和谐中国做贡献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