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     
《首席财务官》2012,(12):18
外资银行将可托管基金业务10月31日,证监会就修改《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可参与基金托管,国内的基金业务正式向外资银行开放。根据征求意见,将允许符合有关审慎监管要求并具备一定资质条件的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在获得基金托管资格上享有与本国银行同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姚东 《中国金融家》2015,(1):112-113
日前,中国金融业开放步伐再次提速。国务院公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下文简称《条例》),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主要体现在降低外资银行在华设立门槛、放松外资银行在华开展人民币业务限制等方面,显示了中国正积极放松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对外资银行的"国民待遇"再次升级。初衷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银行市场以  相似文献   

3.
证券投资基金以集合投资方式进行专业理财并分散投资人的风险,日益成为大众投资的主渠道。依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和《信托法》的相关规定,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属于契约型信托基金,由基金份额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三方当事人通过信托契约构建。"托管"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立法的创新,既包括国外"保管",又通过"受托",涵盖更为广泛的外延。《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三章专门规定基金托管人,其中第25条明确规定,"基金托管人由依法设立并取得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担任",2004年证监会、银监会联合颁布《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74只基金实现利润逾1267亿元
  1日,7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274只基金2012年年报日前披露完毕,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274只基金共实现利润1267.47亿元,扭转2011年的亏损。
  证监会和银监会联合发布《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
  2日,证监会与银监会联合发布《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自2013年4月2日起施行。它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法人银行积极申请基金托管资格,并开拓各类投资产品的托管业务。  相似文献   

5.
新政出台     
■证监会出台《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暂行规定》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暂行规定》,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暂行规定》共十九条,规定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基金托管业务的准入条件、申请材料要求以及审核程序与方式等。针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现状与业务特点,《暂行规定》从保护基金持有人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即将全面兑现加入世贸组织的全部承诺前夕,外资银行已是摩拳擦掌,准备在中国市场上大干一场,但《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修改,对这些银行似乎是当头一捧,引起了部分外资银行的反对和抵制。在不违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的前提下,如何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在确保中国金融业稳定的基础上,为中外商业银行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使中国的老百姓享受到优质、可靠的金融服务,是我们在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需要慎重思考、回答和应对的问题。《条例》修订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总行在中国境内…  相似文献   

7.
孙丽敏 《吉林财税》2003,(12):58-58
同日本、韩国一样,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我国投资基金规范为契约型,即采用信托方式来设置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在证券投资信托法律关系构造中,存在三方主体,即委托人(基金管理人)、受托人(基金托管人)与受益人(基金持有人),规  相似文献   

8.
几经修订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下称新《基金法》)于2012年12月28日颁布.并将于2013年6月1日起施行。新《基金法》的颁布突破了我国私募基金没有合法身份的立法窘境。  相似文献   

9.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于1997年11月14日由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确定了我国今后大力发展基金的基调和方向。这也是我国自1992年第一家规范化基金出现以来,基金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关键一步。毫无疑问,《办法》的通过,寄希望...  相似文献   

10.
《证券市场导报》2004,(7):76-76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正式实施。作为配套法规,中国证监会又陆续出台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4号》、《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3-4号》。  相似文献   

11.
自1998年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正式要求投资基金要建立第三方托管制度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托管业务已走出了十个春秋,无论是托管制度的建立、托管机制的运作,托管技术的变迁,还是托管规模的增加,托管收入的占比,托管产品的丰富,都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2.
事件     
《大众理财顾问》2014,(8):12-12
正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7月11日,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重新制订后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运作办法》")及其实施规定,自2014年8月8日起施行。《运作办法》作为新《基金法》重要的配套法规,是基金募集、申购赎回、投资、收益分配、持有人大会等环节须普遍遵守的业务规范。同时,《运作办法》也是落实此前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证券投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金融业迎来更深程度的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外资保险公司的活力持续被激发,将以不同的途径扎根中国市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正在上演"加速度"。10月15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两个管理条例具体调整了哪些内容?  相似文献   

14.
1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事件回放2006年1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78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相似文献   

15.
华安基金管理公司被确定为中国证券市场首家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开放式基金”)试点单位,这标志着我国基金业已进入开放式基金运作时代。这不仅将对基金业、证券市场等产生深远影响,而且还将对与基金业密切相关的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开放式基金的推出和发展,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笔者浅谈管见。 商业银行代理和托管开放式基金,将带来许多业务的发展机会,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改善。 (一)商业银行将成为开放式基金申购和赎回的主渠道。按照《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十八条“商业银…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发布,刷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日前公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该办法是对中国证券市场创办十余年来,在证券发行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充分吸取了国际惯例的指导意义,并兼顾了中国证券市场处于成长期的现实,将成为影响未来十年的最重要的发行规则。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与以往规则的主要不同之处1、对发行证券的范围进行了扩展,附认股权债券横空出世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范围拓展为股票、可转换债券、附认股权公司债券。…  相似文献   

17.
要闻回顾     
6月7日 由太平人寿发起设立的专业年金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获得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筹建批准,这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6月8日 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颁布了《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该办法自颁布之日起30天后施行。6月9日 中国建设银行宣布,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和中国银监会的批复,中国建设银行将以分立的形式设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和中国建设银行集团有限公司(暂定名),这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又迈出了重要一步。6月10日 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  相似文献   

18.
1-“入世”谈判取得决定性进展,中国承诺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11月15日,中国与美国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的双边协议,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扫清了最主要的障碍,根据协议,中国将扩大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汽车融资和资产管理在内的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1999年,中国继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允许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所有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了上海、深圳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范围。为增强本国金融业的竞争力,中国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先后成立了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债转股等手段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  相似文献   

19.
乐纲 《海南金融》2002,(1):38-41
随着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大量涌入中国,成为中国现行对外资银行监督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建设我国监管体制,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底,在我国正式实施新《条例》及其《细则》之后,外资银行被允许在华自主选择经营的商业存在形式,从而加大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同时也加大了监管当局的监管难度。本文从外资银行在华不同商业存在形式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