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农民增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农村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系统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多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由于见效慢.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但又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概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生态植被的破坏等五个突出问题之后.指出了生存压力、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监管不力是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三个主导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应该从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高农民的科学发展观意识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卢昌军 《经济问题》2007,336(8):76-78
农村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非农产业发展缓慢以及农民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地位等发展困境,而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各种保障制度以及金融服务欠缺等因素构成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最后就缓解困境、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我国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较为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要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独特的民间文化为内核。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现代农民所需要的新乡村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难点与问题 近几年,区域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但与新农村建设长远目标相比,差距还很大,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面临着众多难点与问题。以七台河为例: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其中,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因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和谐、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好科学规划与分步实施,政府扶持和农民集资,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与加强管理,农民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等多方面的关系问题。因此,处理好上述几个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文章在剖析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发展现代林业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在发展现代林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发展历程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就该地区现代林业的发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发展农村的重要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当下农村地区的环境由于诸种因素而不断的恶化,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经济再发达也不能称其为新农村。所以,农村环境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关注并亟待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涵义出发,论述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及优化原则,并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全面分析欠发达地区乡村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如何振兴农村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命题深藏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个经济命题,只有从经济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通过强化政府的经济职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寻找合适的道路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当前农村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路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兰兴 《经济论坛》2006,(16):117-118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村道)作为农村地区的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还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有效载体,农村公路在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一、发展农村公路是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战略决策农村公路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要…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体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在农村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关注民生、尊重民权、扩大民主、培育民智、生发民力的基本指导思想,紧紧把握“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明确路径、依靠主体”四大要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中心——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  相似文献   

16.
安忠起 《经济论坛》2006,(22):42-4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赵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推进新农村建设更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加快构建和谐赵县的根本途径和载体。一、发展农村经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物质基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一是继续把工业项目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集中精力抓好大型工业项目建设,抓好支柱产业的培育扶…  相似文献   

17.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的成就,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在农村、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偏远地区邪教依然存在,并影响着、腐蚀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邪教的存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邪教对新农村建设的危害性,应该研究和认识在新形势下农村反邪教的特点和重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彻底战胜邪教。  相似文献   

18.
农村教育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社会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薄弱环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分析了目前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各级党政机关积极推进的一项政治任务,是一项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长期工作,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确保开局良好意义重大.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是农村社会小康和全面进步的重要体现,农村环境恶化问题犹如一颗"定时炸弹",能否妥善处理,关系到农村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广大农民能否安居乐业、农村及整个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因此必须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之一,抓紧抓早.  相似文献   

20.
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镇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农村。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起点,逐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是我县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要求。新农村建设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