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有人说如今有三种钱最好赚:女人的钱,孩子的钱,有钱人的钱。实际上,最好赚的还是有钱人的钱,因为无论女男老幼,只有花钱消费你才能从他(她)身上赚钱,如果他(她)连吃饭都成问题,那赚钱也就难了。而这几年,给人的感觉是有钱人越来越多,你认为“天价”的服装,有人连眼都不眨一买就好几件;马路上跑的私家车很快就要超过公家的车;上百万的郊区别墅和市内豪宅居然被抢购一空……所以现在找准角度,赚有钱人的钱正是时候。在一些大城市,已经有人捷足先登,推出了专门针对有钱人的私人服务,这种算是职业也算创业的工作,不用看老板的脸色行事,不用开店办厂,也不用特意投资,赚的是完全是无本万利的“手艺钱”和“智慧钱”。  相似文献   

2.
在商界,模仿别人是大多数投资者赚钱的法则。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任何一种商品都要不断改进,才能符合人们生活上的需求。凡是盲目跟风,行动快的话还可以赚一点钱,如果太慢的话,不但赚不到钱,还可能把自己的老本都搭进去。也许正应了那句:“第一个做的是天才,第二个敞的是庸才,第三个做的便是蠢才。”所以,艾抡说:“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想获得超出常入的成功,第一要诀就是眼光独到。”  相似文献   

3.
很偶然的一次,林然听省交通部门的一位朋友说,现在做户外广告牌真赚钱。那时,南京的高速公路和禄口机场建起来没多久,路两边密密麻麻的广告牌不知让多少家广告公司赚了个饱。当时她手中只有20000元,可广告牌的承包费动辄就要二三十万,怎么吃这块蛋糕呢?  相似文献   

4.
三岁丧父,母亲一个人拉扯四个子女长大,虽然辛苦,但是妈妈总是给庄雅清最好的,从小让她学芭蕾、钢琴,让她念私立圣功中学。国二那年,台风来袭,把家都吹跑了,庄雅清看着妈妈筹钱盖房子很辛苦,就决心休学,她说:“当时只想帮妈妈赚钱。”她带着两千元北上发展,庄雅清回忆说:“我白天在洋洋百货公司站柜,因为  相似文献   

5.
时下,正当不少大学生感叹就业难,赚钱难时,一个仅读过两年技校的西北女孩,却从“E时尚”中发现商机,在短短4年内赚了170万!她设计的个性鼠标垫不仅卖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且漂洋过海卖到了国外,连世界上最大的零售采购商沃尔玛都打电话向她订货。一种很不起眼的小生意,为何能让她取得如此成功。  相似文献   

6.
《中国供销商情》2004,(11):20-20
有个故事几年前曾流传颇广:某证券公司的散户股民几乎人人赔钱,只有门口看自行车的老太太赚了个钵盈盆满.于是大家纷纷向她讨教炒股秘方。她说:“门口的自行车就是我炒股的‘指数’,自行车少、股市萧条的时候我就买股票。自行车多、人人都抢着买股票的时候我就清仓。”这个故事讲了一个“随大流不赚钱,反其道而为之才能发财”的道理。实际上,这位老太太不知不觉中运用了逆向思维。在如今理财渠道日趋增多、操作难度相对增大的情况下,巧用逆向思维科学理财。会取得非同一般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浙商声音     
《浙商》2008,(15):15-15
“我们的合作态度是非常真诚的,只要有人出钱出项目,我们愿意做打工者。浙江有许多优秀的民企,我们每次合作都押上全部的信用。宁可自己不赚钱,也不能让合作伙伴赚不到钱。” ——绿城集团董事长 宋卫平  相似文献   

8.
赚快钱,快速盈利,一夜暴富,有人说这是上个世纪的事了,当今社会不会出现了。但是28岁的北京女孩高亮就快速为自己掘到了第一桶金,并且在全国拥有了几十位代理商。是什么让这位年仅28的女孩“快速盈利”?答案就是这种朴素的“创新性产品”木纤维毛巾。通过代理这种盈利模式将它推出,高亮快速盈利赢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赚钱的暴利行业“现在是卖车不如做售后服务赚钱!”前不久,市区一家汽车装潢美容店的老板刘方说:“没想到给汽车贴膜这么赚钱,这个月起码赚了这个数。”随后向笔者伸出了三个手指头。苏州康证公司引进了一种加拿大高性能的汽车安全防护膜。在事前没有进行宣传的情况下,居然吸引来了80多人到企业,争当其经销商。来自各地的这些人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有句老话,“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一天,一位朋友问我:“谁最没钱花?”乍听,我一愣,据他说:“钱越多的人,越没钱花。”细细想想,这话很有道理。无论谁,花钱的速度总是胜过赚钱的速度,每月挣1000元,可以骑自行车上班,每月赚2000元出门就想上公共汽车,而每月赚5000元时,伸手就要“打的”,每月赚到8000元时,就惦记着买房了,每  相似文献   

11.
《销售与管理》2006,(10):20-21
赚快钱,快速盈利,一夜暴富,有人说这是上个世纪的事了。当今社会不会出现了。但是28岁的北京女孩高亮就快速为自己掘到了第一桶金,并且在全国拥有了几十位代理商。是什么让这位年仅28的女孩“快速盈利”?答案就是这种朴素的“创新性产品”木纤维毛巾。通过代理这种盈利模式将它推出。高亮快速盈利赢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12.
颜长川 《国际广告》2009,(12):27-28
做生意,都必须有一套能让自己稳稳“站起”的能力,也就是赚钱的独门绝招。有的产业,发展出聪明的商业模式,让忠诚员工与忠诚顾客合而为一,多增加一位员工不但没增加成本,反而等于创造一位新客户。有的企业,有好多的顶尖业务,一个抵十个,赚的人多,吃的人少,公司与员工当然都发财。  相似文献   

13.
联合体     
贯通南北的人民路,到了这里,又往西拐了一截儿,形成了个“L”字,车流人流都在这里汇合。生意人都看好这个地方。前几年,虾姐在这里生意真是太好了。每天上午,她只要站在“丁”字街口上、盯住三个方向的来客,看着过路的村民,发现他们手上有笼子或袋子就去招呼,只要是鸽子便收下来。别人10元钱卖给她,她11元或12元卖出去,别人9元钱卖给她,她10元或11元卖出去。每收一只,赚一二元,一天下来,也能赚个三五十元。天天来这里要鸽子的人也不少,只要收得到都能销得出。她的财路稳定极了。现在只要能赚钱,做什么,人都多…  相似文献   

14.
乐耀辉 《理财周刊》2006,(6):104-106
经过一番周折,记者才联系到广州邮票界名气颇盛的女强人陆萍(化名),但在接受正式采访之前,她再三要求记者不要公布她的名字和具体的财富数字。这并不是因为她怕暴露财富,“我不想让自己的3个女儿知道她们有个很富裕的妈妈,给她们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我现在在她们眼里只是一个普通的、每日奔波赚钱养家的妈妈,我希望她们懂得每分钱都是来之不易的,懂得珍惜。”陆萍说这话时,脸上流露出一种辛酸过后的幸福和坚强。  相似文献   

15.
很偶然的一次,林然听省交通部门的一位朋友说,现在做户外广告牌真赚钱.那时,南京的高速公路和禄口机场建起来没多久,路两边密密麻麻的广告牌不知让多少家广告公司赚了个饱.当时她手中只有20000元,可广告牌的承包费动辄就要二三十万,怎么吃这块蛋糕呢?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一次会议上曾作过拆文解字,他说,“挣钱”的“挣”字,是“手”字旁加一个“争”取的“挣”字,这表明财富是要脚踏实地、花大力气动手去做的,是要费心费力去争取的;而“赚钱”的“赚”字,是贝字旁一个兼并重组的“兼”字,“贝”代表财富和资本,于是“赚钱”这种模式其实代表的是兼并重组等资本运作。  相似文献   

17.
挫折:干烧烤半年赔了6万 师秀娜是一名地道的“80后”,几年的商海搏击让她脸上显出职业女性的干练。回忆起当初的创业经历,师秀娜说:“2001年我毕业之后就进了泰安本地一家超市干企业策划,那时这个企业在泰安的影响力很大。后来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工作岗位也换了几次,逐渐接触到很多商业运作方面的工作,再加上父母的支持就想自己干点事业。”  相似文献   

18.
万科曾经率先在被认为是暴利行业的房地产开发业提出“超出25%的利润不做”,郁亮则说,做事情一定要赚钱,但是为了客户利益,万科有时宁可“少赚一点点”。  相似文献   

19.
<正>谢美丽的创业之途,始于妈姐给她的10新元。让她从"小房间"创业,到注册公司,以Mary Chia品牌开店,然后在新加坡掛牌上市。如今她的业务版图横跨新马,当中亦不乏第三代顾客,最近更赶搭"韩流"列车,进军医学美容,继续为顾客打造"美丽"人生。9岁就必须赚钱,被资助学裁剪当时她的父母以种田为生,家庭环境穷苦,家里有10个兄弟姊妹,唯有到裁缝店帮忙剪线头,却因此而遇见改变她命运的贵人——一名鼓励她学手艺,出钱帮她的妈姐。"妈姐看我没上学,年纪轻轻就出来打工,认为应该学一门手艺养活自己,可是那时候根本没多余的钱学手艺,于是给了我10块新元,说別让她失望,后来  相似文献   

20.
笑一笑     
《光彩》2004,(7)
换个位置彼得上课开小差在班上是出了名的。老师批评道:“彼得,你上课总是不专心,身在教室,心却在操场上。”彼得回答道:“老师,我换个位置就好了。让我人在操场,心便在教室了。”照看妹妹一个男孩在他的父母到镇上采购时负责照看他的小妹妹,他决定带她一同去钓鱼。“我再也不照看她了。”晚上他告诉母亲,“我一条鱼也没捉到。”“是吗?下次我保证她会很安静,一条鱼也不会吓跑。”母亲说。男孩答道:“不是,她把鱼饵都吃了。”动物之最老师在讲台上要小朋友发挥想像力,把自己认为最特别的动物写下来,再加以修饰。不一会儿,一个小朋友交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