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刘友平 《经济师》2005,(5):271-272
文章分别从经济学、心理学和哲学层面分析了行为主体的理性和非理性,指出非理性行为是人类正常的行为,但个体的理性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非理性行为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局限性和破坏性。杭州房地产市场是理性与非理性交织的市场,其中集体的非理性行为非常突出,政策制定时应密切注意。  相似文献   

2.
现实的丰富多变和人性的复杂使得并非一切行为都是理性的,即使在一个行动内或决策中,理性与非理性的标准也是模糊的,没有纯粹的理性,也没有单一的非理性。本文基于理性和非理性选择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角色演绎,肃清了传统上对理性和非理性存在的认识误区。进一步提出在理性主导下进行非理性选择,在非理性中纳入理性思考;借助于由意愿和能力两个变量构造的支付矩阵,分析了理性与非理性在市场中耦合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为这种可行性提供有效保障的耦合点即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制度建设,保障对理性、非理性中积极因素的引导、奖励,对消极因素的约束、惩罚,使人们在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内在激励与约束下所做出的决策与他们对市场的预期一致,与该制度期望达到的目标相符。  相似文献   

3.
中国股市的理性泡沫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传统理论通常把证券市场的泡沫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混为一谈。近期的研究却表明在一个完全理性的市场中 ,泡沫依然可以出现。本文首先对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理性泡沫的可能性提出多种理论解释 ,认为下列原因导致了我国证券市场泡沫的存在 :( 1 )上市审批制 ;( 2 )可供投资的证券种类少 ;( 3 )政府的托市行为 ;( 4)卖空机制的缺乏 ;( 5)套利机制缺乏有效性 ;( 6)上市公司很少分红 ,投资者买卖股票只是为了获得买卖差价。其次 ,我们通过分析所得的结果 ,提出应对理性泡沫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投资者的理性及其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密切的影响。有效市场假说产生以来,学术界形成了观点不同的传统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理性预期均衡理论是传统金融学说的核心构成,关于资本市场是否有效、投资人是否理性等问题的回答,与行为金融学说有着不一致的观点。本文对两派学说的理论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加以述评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信息效率与投资者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培育,提出了一些基于相关理论的政策性启示。  相似文献   

5.
投资者的理性及其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密切的影响.有效市场假说产生以来,学术界形成了观点不同的传统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理性预期均衡理论是传统金融学说的核心构成,关于资本市场是否有效、投资人是否理性等问题的回答,与行为金融学说有着不一致的观点.本文对两派学说的理论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加以述评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信息效率与投资者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培育,提出了一些基于相关理论的政策性启示.  相似文献   

6.
标准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沿袭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理性经济人、偏好不变、预期效用等基本假定,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和悖论。本文从行为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的挑战出发,对标准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中代理人完全理性和风险规避等基本假设所带来的缺陷进行了系统分析,探究了如何利用期望理论的价值函数替代期望效用函数、有限理性替代完全理性来构建新的委托一代理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新模型和框架考虑了代理人的心理特征和非理性行为,将增强激励模型及分析框架对现实制度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张乐 《时代经贸》2011,(14):167-167
在标准金融理论中,噪声交易不会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但是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各种异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表现均证实非理性交易者行为可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因此以投资者有限理性为前提的噪声交易理论被引入到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研究中来。本文首先介绍了噪声交易的涵义,其次阐述了噪声交易会对我国证券市场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列策建议及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标准金融理论中,噪声交易不会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但是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各种异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表现均证实非理性交易者行为可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因此以投资者有限理性为前提的噪声交易理论被引入到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研究中来-本文首先介绍了噪声交易的涵义,其次阚述了囔声交易会对我国证券市场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及展望.  相似文献   

9.
理性选择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本文针对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选择行为提出一个新的可供研究的观点:人的非理性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理性选择转化而来的。文章首先简要评说了早期行为经济学的动物实验和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选择行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同构;继而,通过解析丹尼尔·卡尼曼等人创立的前景理论所蕴涵的理性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思想,构建了这种转化的抽象模型;最后,作为对本文分析观点的一种联系实际的论证,研究了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选择以说明这种转化现象的客观存在。本文的分析可视为对行为经济学非理性选择理论之深邃见解的一种挖掘。  相似文献   

10.
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的主体,必然存在着产生一系列非理性的投资者行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为跟风行为、追涨杀跌、过度交易、盲目交易行为、快进快出投机行为等.这些投资行为受到投资者自身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证券市场制度的影响.引导投资者从非理性走向理性,主要措施有加强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管、建立投资者赔偿制度、建立专门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加快培育机构投资者的步伐、对投资者进行教育培训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的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是在马克思经济学逻辑基础上提出的,这一假设主要强调了人的行为与外部约束条件的动态交互以及约束条件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相对理性程度的多要素动态评价体系。这一研究不仅试图挖掘、提炼出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经济人以及理性分析的科学内涵,而且还将对构建一个更为贴近现实、更为客观、对现实社会更具有指导意义的经济学方法论体系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2.
消费理性与非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秋  陈碧霞 《经济论坛》1999,(12):20-21
经济行为在本质上乃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当前我国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可以从消费者理性预期、收入约束、消费环境状况和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理性与非理性因素中找到合理的解释。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水平各异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以现实经济生...  相似文献   

13.
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理论是古典均衡市场理论的延伸,是均衡分析方法在证券市场中的运用.该理论强调投资者在"经济人"条件下的投资动机,旨在说明证券市场必须是在以完善的市场制度为依托、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经济当事人具有贝叶斯理性并能无障碍获得市场信息条件下,投资者才具有理性的套利行为.依据投资者行为理论,我国证券市场要在完善市场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均衡市场的宏观环境与微观基础,培育理性投资者.  相似文献   

14.
有限理性的微观机理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性假说是传统经济学理论逻辑和方法论的基础。但是,现实市场中普遍存在着有限理性(或非理性)现象,这表明理性假说过于简单、抽象和理想化。经济学家们从考察现实经济人的认知决策行为、经济人之间及其同外部市场制度(结构)的互动关系出发对有限理性现象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理性与非理性的分歧出发,系统阐述理性概念的演进过程、有限理性的发展及非理性的代表性观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问题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工具,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有助于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也具备了较高的盈利能力,但却面临着投资非理性的巨额赎回风险。而行为金融学从金融市场上人们行为认知偏差的角度,即通过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来分析金融市场上开放式基金出现这种与理性投资相背离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从有限理性到适应性理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限理性之父”西蒙以及行为经济学家卡尼曼等人对人类“理性不及”和偏离理性的非理性行为做过深入系统的描述,并卓有建树,但是他们并未阐释人类决策过程中如何对理性与非理性进行合理有效配置的内在机制。基于此,本文从认知和心智层面,提出了适应性理性的假设命题,探索性地构建了适应性理性理论的解释框架,以一个全新视角,深化了有限理性的思想和内涵,并运用其理论重新阐释了行为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简捷启发式的合理性。本文认为人类的经济决策行为同样遵循“心智经济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从程序理性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计信息真实应该体现在会计信息生产的程序理性上.而会计信息失真则源于三个层次上的程序非理性,即结构非理性、规则非理性以及行为非理性.前面两点导致了会计信息的规则性失真,而最后一点则导致了会计信息的违规性失真.对此提出了简要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9.
周国祥  李时春 《时代经贸》2007,5(9Z):205-206
本文首先介绍了股市泡沫的概念,然后根据理性预期理论分析理性泡沫的生成机理,同时根据信息不对称、反馈理论和选美博弈分析非理性泡沫的生成机理,得出我国股市泡沫更多的表现为非理性泡沫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20.
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行为个体,按照获得的信息,并依据知识与经验等技能进行投资决策。而认知偏差的产生源于信息、知识、技能等基础的差异。无论是个体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是有限理性主体,市场的有效性决定了认知偏差下的非理性行为与其他理性行为必然同时存在于市场当中,投资者的角色伴随其认知决策后的行为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