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李书福是一个颇具个人魅力的企业家。他的魅力就在于他一直以来的无畏与诚实,而这种无畏与诚实是中国农民所特有的,李书福是中国农民的优秀代表之一。人们喜欢的就是那个不受陈规约束义无反顾地冲进中国汽车制造业造就了一个神话的李书福,人们喜欢的就是面对媒体说老实话的李书福,他不应改变自己最优秀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远距离看,镜头的的李书福有时候更像演员,他也总有方法吸引镜头聚焦在自己身上:李书福用婚姻比喻走出去的决心,说“没有结过婚的人,很难真正明白婚姻的甜蜜与痛苦。走出去道理也一样。”  相似文献   

3.
张思远 《董事会》2006,(1):42-43
那还是2005年9月之前,当许多人听说李书福要把吉利汽车摆到有“汽车奥运会”之称的德国法兰克福车展上展出时,脑海中很容易就跳出了“行吗”之类的词句。但是李书福却很自信.他没有站出来解释。最后他却用事实让那些替他紧张的人,把“行吗”的那个“吗”字给去掉了。  相似文献   

4.
2005年,李书福依然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首富。在10月12日公布的2005年胡润中国富豪榜榜单中,今年42岁的李书福以24亿元财富排在第56位。在中国富豪这个群体中,李书福远没有黄光裕、陈天桥和丁磊等青年“财俊”们耀眼,但在中国汽车界他却星光灿烂,是当之无愧的神人!如果说李书福是中国汽车界的神人,绝不是因为他最有钱,而是由于他在业内每次出人意料的行动,因此李书福又被业内誉为“狂人”。他最近一次“发狂”是在9  相似文献   

5.
李书福愤怒了!这已经不是他最近一段时间里的第一次发火。 当有记者问及吉利兴建八大基地的资金来源时,他大为不满,毫不客气地说:“媒体没有权利追问我这个问题,我也没有义务回答”。要是放在几年前,对于这样一个稍显敏感的问题,李书福可能会幽默地回避。而现在他似乎对媒体失去了耐心。同样的事情一再发生。  相似文献   

6.
未来20年,汽车工业是打品牌的20年。什么叫品牌?就是品牌知名度,即产品的品质和品牌要同步。"设计狂人"将如何支招?如果说李书福是中国轿车制造的狂人,那么雷雨成则是中国汽车设计的狂人。在中国汽车设计界,雷雨成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1999年,他创立了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和李书福有很多类似之处,在认识上"惺惺  相似文献   

7.
真实的情形是这样的,有两拨人,一拨来自汽车业,一拨来自互联网和IT业,要共赴一场盛宴。可是大家都站在门口,谁也不想先进去。因为谁先进去就意味他要先给自己找座坐下,怎么坐呢,这个座位的排位向来是有大学问的。李书福给自己布了一个局。他原本是来宣示成果的,没想到却被卷入与几位互联网精英的舌战中。当然,场上的刀光剑影,好像并没有影响到李书福几天来的好心情。  相似文献   

8.
张帆 《汽车观察》2013,(11):28-29
<正>当年初出茅庐、初创吉利汽车的李书福曾屡有炮轰汽车产业政策的惊人言论,而今天,他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一段段的标准体"感谢"排比句,让汽车圈的人们不禁感叹,时事迁移,李书福改变了很多。在今年的第四届全球汽车论坛上,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以一段中规中矩的发言做了他演讲的结尾:"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我感谢国务院,感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工商局、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各有关部委,在沃尔沃国产化项目当中给予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对各部委、各界朋友对沃尔沃汽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不得不说,李书福是个非常有语言天赋的人,这段排比句用得也非常精确。  相似文献   

9.
王霉 《汽车与社会》2013,(33):38-39
今天的李书福是沃尔沃轿车公司董事长、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同时他还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十大民营企业家、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中国十大慈善家、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但李书福一路走来却不容易——  相似文献   

10.
2006年的夏天,对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来说,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他在美国迎来了自己的又一个儿子,李家的香火又增加了一条延续的血脉。而与此同时,吉利在国内也降生了自己的又一个“儿子”——金刚,“一个与丰田威驰在档次、市场定位上都差不多的产品”,李书福这样形容。而且他还说几个月后,吉利更高档的车型——远景也将上市,“那是跟丰田花冠一个档次的”。“造‘夏利’的吉利也可以生产出‘威驰’和‘花冠’?!”市场上不乏怀疑和嘲笑。然而,从9年前造车伊始就不被看好的吉利似乎也习惯了我行我素。按照李书福的说法,不久之后吉…  相似文献   

11.
张久 《董事会》2005,(10):8-16
当我站在法兰克福车展吉利展台上,举起照相机拍下这幅照片(见上图)时,脑海中突然想到了一句歌词:“堂堂中国要让八方来贺。”你看眼前这幅照片不正是这句歌词的一次写真吗?在法兰克福车展吉利展台,即将亮相的吉利跑车(中国龙)身上披着五星红旗,车前站的是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以及他的部分伙伴,而围绕在国旗、跑车、李书福身边那密密麻麻的人群,则是来自全球四面八方有着不同肤色的观众,他们在为中国、中国汽车、中国的李书福捧场、喝彩。  相似文献   

12.
接过众泰控股集团董事长吴建中的名片,我发现上面竞印有他的手机号码。作为一个汽车集团的董事长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印象中这样做的还有一位是吉利控股集团的董事长李书福。这或许就是浙商老总打的亲民牌,反正我对此举顿生好感,这社会最宝贵的就是信任。  相似文献   

13.
张久 《董事会》2005,(10):17-21
那是在2005年9月13日法兰克福当地时间的上午9时,我在第61届法兰克福车展4号馆吉利展台,见到了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此前我也曾几次见到或采访过他,李书福给我的印象主要有二:一是说话看似平实却又时常会说出几句语惊四座的话。而那些语惊四座的话,又常常会成为日后记者们大做文章的或“正”或“反”素材。  相似文献   

14.
外表憨厚的李书福原来也是一个资本运作高手!或许令李书福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精巧布子竟然被香港洪桥集团的一条公告暴露。2013年3月5日,洪桥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与吉利控股签订协议,后者将认购前者7.4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巴西铁矿石勘探项目。这条公告无意间还透露了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自我革命     
你可以认为当年"四个轮子加沙发"理论很幼稚,也可以质疑李书福收购沃尔沃跨入豪门的"别有用心",但请不要低估他让吉利脱胎换骨的决心。三年前,吉利的董事长李书福做了一个果断的的抉择,要将能赚钱的"老三样"豪情、美日、优利欧全部垂直停产。吉利发展的10年,李书福得到了想得到的东西,销量增长了20倍,也得到了不想得到的东西,被扣上了低质低价的帽子。痛苦中,他自己想明白了一点:"老三样"的利润率逐年下滑,最终会走到死胡同,是到了彻底改变老路的时候。这对还在"上小学"的吉利来说无疑是留了一  相似文献   

16.
到农村去     
表弟下月结婚,打电话来问我能否回去参加婚礼。由于工作繁忙,只好让他失望了。出于歉意,就和他多聊了几句,没想到的是,他的一些话让我感触颇深——结婚的新房都布置好了,新沙发、新窗帘、新被新褥,花费不少呢。给新娘子买了四块料子、四身新衣服,虽然花钱不少,但老人都挺  相似文献   

17.
张久 《董事会》2005,(12):50-52
当有着张娃娃脸的奇瑞公司董事长尹同耀与留着阿福头的吉利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在德国法兰克福车展握手时,我正赶巧去“方便”,而未拍下那个有趣的镜头,事后很后悔。但是尹同耀的照片我拍过许多,每次在自己储存的“中国汽车人图库”中调出他不同时期的照片时,都被他在不同场合下那种带有孩子气的笑容逗笑。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改变     
有一个出身贫寒的青年到电器工厂求职。厂里的人事主管见他身材瘦小,衣着邋遢,觉得很不理想,就推诿说:“我们这里现在不缺人,你下个月再来看看吧。”没想到过了一个月,他又来了。人事主管说:“你这样脏兮兮的是进不了我们工厂的”,再次拒绝了他。他回去向别人借了一点钱,买了一身整洁的新衣服穿上又来面试。主管见这个人如此死心眼,索性抛出一条最具“杀伤力”的理由来回绝他:“关于电器方面的知识你知道得太少了,我们不能接收你。”  相似文献   

19.
回家     
这是一个让人肝肠寸断的真实故事:父亲程林祥和母亲刘志珍,背着大儿子程磊的尸体,一步一步走了25公里回家。家在水磨镇。儿子在映秀镇漩口中学读高一。地震后程林祥赶到学校,扒开废墟,找到了儿子。但生命已如风飘逝。父亲决定把儿子背回去,让他在家里过最后一夜……(见5月28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20.
李书福一入座,立即被围满了人,还没过几分钟,他的面前便堆起了各种各样的汽车杂志,名片也换了好几十张,他的手中始终拿着一叠名片,只要有名片递过来,他就热情地递上他的名片,而对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