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上海股票市场波动的周内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周内效应研究是分析股票市场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基于股票市场的波动存在ARCH效应的事实,对上海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周内效应进行检测,研究表明,上海股市存在“星期五效应”,星期五具有明显正的超额收益率。对于这种有别于其他股票市场的周内效应,笔者从市场结构和交易机制等方面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饶洪琳 《企业导报》2011,(20):40-41
本文从托宾q理论出发,结合我国股票市场,选取了2005年5月至2011年10月间的上证综指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托宾q效应。实证结果表示,自2005年股改以来,我国股票市场的托宾q效应较为显著。但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起步较晚,在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托宾q理论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圳成分指数的数据,采用基本统计分析、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Kol—mogorov—Smimov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y检验)对沪深股市的月份效应和月初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沪深股票市场均不存在收益率的月份效应,而存在显著的月初效应,在样本期内,两市从前一交易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到本交易月的第六个交易日期问的日平均收益率显著为正,并且远远高于剩余交易日的日平均收益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我国股票市场2007年1月1日~2010年5月31日的期间已完成且可确定定价基准日的176次定向增发为样本,进行了日平均超常收益率、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公告效应和内幕交易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定向增发过程中存在非常严重的内幕交易。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上证综合指教和深圳成分指数的数据,采用基本统计分析、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Kol-mogorov-Smimov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y检验)对沪深股市的月份效应和月初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沪深股票市场均不存在收益率的月份效应,而存在显著的月初效应,在样本期内,两市从前一交易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到本交易月的第六个交易日期间的日平均收益率显著为正,并且远远高于剩余交易日的日平均收益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从2000年第一个交易日至2017年5月10日约18年的收益率数据为样本,探讨我国股票市场的月交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月交替效应,且这种效应不只存在于大盘股或小盘股,也不仅局限于高价股或低价股;月交替效应并不由交替日的高风险所导致;月交替效应并不由年度交替或季度交替引起;月交替效应不仅仅存在于沪市,深市和港市也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7.
仇永德 《财会通讯》2010,(3):99-101,108
本文以国外流动性溢价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运用现代计量技术对流动性和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着显著的流动性溢价现象,并支持小公司效应和价值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国外流动性溢价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运用现代计量技术对流动性和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着显著的流动性溢价现象,并支持小公司效应和价值效应。  相似文献   

9.
换月效应的窗饰解释:基于上海市场的实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上证指数为对象,对上海股市的月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发现:与西方市场和亚洲证券市场一样,上海股票市场具有换月效应,但不具有半月效应和第三月效应。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上海市场月末频繁出现的窗饰效应是产生换月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上证180发布历来的所有日收益率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上海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结果发现,在上证180发布以来的整个区间内存在显著的羊群效应,且在股价上升时程度大于下降时,羊群效应随时间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