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核工业》2016,(3):36-36
<正>核能科普的重要性世界核电发展的实践证明,核能发展不仅取决于科技水平的提升,也有赖于公众对核电的认知。福岛核事故对全球核电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公众认知和接受度成为核电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一些地方,核能发展遇到了难以被公众接受的窘境,其主要原因是不少社会公众对核电的认识有限或片面,未能很好地、客观公正地认识核电,核电科普创作和宣传不到位、不及时、不全面,甚至出现误导现象。福岛核事故后全国范围内出现的抢盐风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核科普工作的现状近年来,业界高度重视核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在科普活动组织、科普团队建设和科普资源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  相似文献   

2.
核电站由于带“核”字,人们往往把它与原子弹联系起来。因此,在推进核电建设的过程中,对社会公众进行核电科普宣传和搞好公共关系工作十分重要。1986年,大亚湾核电站建设遇到香港部分公众反对,一时风波骤起,来势不小。但是由于当时中央态度坚定明确,各项措施得力,原核工业部和大亚湾现场积极做好科普宣传和公众解释工作,使反核活动很快平息下来。这是一个成功的危机公关案例,值得人们了解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3月,国家环保部作出了关于辽宁徐大堡核电厂一期工程(选址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的公示(核与辐射),这是自福岛核事件以来,国家首次对于新建核电项目环评报告的公示。辽宁核电有限公司今年来的科普宣传工作可圈可点,在科普宣传实践活动中,组织"十大板块"各层次公众参观核电科普展厅,开展"一厅(科普展厅)、一堂(科普讲堂)、一动(科普活动)、一车(科普大篷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由于核科技的敏感性和两面性,社会上恐核现象比较普遍,福岛核事故再次加剧了公众对核电的信任危机.福岛核事故后出现的抢盐风波现象,更暴露出我国目前民众核科普知识的匮乏以及核科普宣传的薄弱. 在社会舆论和公民接受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今天,如何最大程度地消除公众的恐核心理,推动公众对于发展核电的认同?"核电发展对公众而言,第一是科普,第二是科普,第三还是科普."这是业界在福岛核事故后形成的共识.核电重启后,要提高核能的公众可接受性,别无他法,唯有持续不懈地对其进行科学引导.核科普,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根据浙江省和中核集团公司关于加强核电科普宣传的精神,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清洁核能助力两富浙江”科普宣传活动方案》。2013年,在浙江省科协、中国核电和中核集团公司浙江联络部等单位的统一部署下,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6.
秦山核电位于中国浙江省海盐县,地处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也处于华东电网负荷中心,是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目前,秦山核电目前共有7台机组,2台机组在建. 关于对核电科普宣传重要性的认识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中国大陆发生"抢盐风潮"折射出当前中国核电公众宣传的困境和不足,彰显了切实加强和提升核电公众宣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公众宣传纳入核电发展规划并统筹考虑,是此次福岛核事故带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相似文献   

7.
核电站由于带"核"字,人们往往把它与原子弹联系起来。因此,在推进核电建设的过程中,对社会公众进行核电科普宣传和搞好公共关系工作十分重要。1986年,大亚湾核电站建设遇到香港部分公众反对,一时掀起不小的风波。由于当时中央态度坚定明确,各项措施得力,原核工业部和大亚湾现场积极做好科普宣传和公众解释工作,使反核活动很快平息下来。这是一个成功的危机公关案例,值得后人了解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危机不断升级,公众对核电的信任危机也随之升级。核科普公众宣传、公众开放日、走进校园说安全……为的是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核电的认知,为了央企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浙江省和中核集团公司关于加强核电科普宣传的精神,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清洁核能助力两富浙江"科普宣传活动方案》。2013年,在浙江省科协、中国核电和中核集团公司浙江联络部等单位的统一部署下,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0.
田桂红 《中国核工业》2011,(11):118-121
福岛核事故为加强和改进核电公众宣传提供了契机和实践舞台。本文结合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国外核电公众宣传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国内核电公众宣传现状进行思考和总结,对核电公众宣传面临的挑战作了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核电公众宣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永敛 《中国核工业》2007,(4):F0003-F0003
为搞好核电知识宣传,推进山东红石顶核电项目建设,4月9-13日,山东省乳山市人民政府与山东红石顶核电有限公司筹建处联合举办了“核电科普宣传展”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核工业》2011,(9):38-39
近年来,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通过科普展、公众开放日、"三送下乡"行动、在媒体开辟科普专版、升版科普手册等形式,丰富传播载体,广泛传播核电知识,增强了公众对核电的理解和信任,传递了安全、可靠、务实、稳健的红沿河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3.
正公众对核电的可接受性已成为影响核电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福岛核事故后,确保核电更高安全标准,确保核电绝对安全,确保公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都是关系到核安全和稳定的大事。如何提升社会公众对核电科普知识的可接受性?核电公众宣传工作的系统化和常态化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核工业》2014,(1):32-35
公众对核电的可接受性已成为影响核电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福岛核事故后,确保核电更高安全标准,确保核电绝对安全,确保公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都是关系到核安全和稳定的大事?  相似文献   

15.
正9月19日,作为落实中国科协、国家能源局、国家原子能机构和国家核安全局联合发起的"科普中国——绿色核能主题科普系列活动"及中核集团第三届"核你在一起"科普开放周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国内目前最大、公众体验最丰富、公众适用性最强、最具特色的核电科技馆开馆在海盐秦山试运行。核电科技馆总建筑面积约2.57万平方米,布展面积8300平方米,占地面积1.9万  相似文献   

16.
所谓"邻避效应",其英文是"Not In My Back Yard",直译为"不要在我家后院",指的是当国家推行某些对社会整体而言是必要的政策时,政策的目标地区却强烈反对把当地作为政策目标的草根运动。对核电行业来说,同样存在着"核电很好,但请不要建在我家边上"的问题。本文结合三门核电的公众沟通工作实践与思考,针对如何掌握话语权、争取群众、压缩舆情传播空间等问题,探讨公众科普、社会责任管理和舆情管理工作一体化,从三方面入手,化解核电发展"邻避效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公众参与是核电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居民对核电的接受度已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核电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通过分析中国公众和外国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现状,总结了一些影响公众对核电接受度的因素,提出了加强宣传、研究公众对风险的认知规律、努力提高核电清洁水平和安全水平、提高核废料处置水平以及加强核电企业的形象建设等改善公众接受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风向标     
《中国核工业》2012,(6):4-5
李长春:新闻媒体要为核电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6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视察工作时,就加强核电科普知识宣传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进行调研。他强调,要加强对发展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核电等新能源产业的宣传,加强核电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核电安全的认知程度,为核电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新闻媒体要热情支持、积极宣传我国核电等新能源的健康发展,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营造良好舆  相似文献   

19.
福岛核事故后,包括中央主要领导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在不同场合均强调,影响中国核电发展有两个突出因素,一个是确保核安全,另一个是重塑公众对核安全的信任. 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福岛核事故,它给中国核电的发展提出了一个长期的命题,即在后福岛时代,如何向公众解释中国核电的安全性,如何取得公众的信任,乃至支持.这也使核电宣传推广工作走向前台,站到了影响中国核电发展进程的前沿.  相似文献   

20.
2012年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综合安全检查报告和核安全规划,同意公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下面结合这两份报告,谈几点对核电安全性的个人认识,不一定对,请各位批评指正。对核电站仍然有可能发生堆芯熔化事故的现实认识不足福岛核事故动摇了公众对核电安全性的信心,对世界核电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作为业内人士,我们一直在向公众说明和宣传核电风险可控的概念(这个概念当然是对的,以后还要不停地宣传),但是这个概念在福岛核事故面前却显得十分的苍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