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农村宅基地纠纷大多数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权益争议,具有很强的民事纠纷属性。探索建立我国农村宅基地纠纷仲裁制度是突破现有解决途径困境、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建立解决纠纷长效机制的需要。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大量农村宅基地纠纷的民事属性、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发展为这一制度构建提供了可能和借鉴。我国农村宅基地纠纷仲裁制度的探索,最重要的是需要明确宅基地纠纷仲裁制度的性质、内涵和受案范围等最基本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
宅基地的使用权是我国农村十分重要的一项用益物权,宅基地制度的合理安排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切身的利益,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可能也会受到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也呈现出了很多的问题,出现非常多的宅基地使用权私下交易的现象,伴随着这种情况随之而来的就是法律的纠纷,而往往有些纠纷是得不到公平解决的。这就促使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方式和内容进行全面的改革,走出土地流转机制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流动人口越来越多,闲置宅基地问题越来越引发关注。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归纳了农村闲置宅基地的主要类型,分析了形成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调研发现,现阶段农村闲置宅基地主要有继承宅基地闲置、外出务工季节性闲置及建新不拆旧闲置等。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农村宅基地的执法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宅基地流转不出村限制、宅基地退出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建议加强监管,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构建镇域或县域范围内的市场流转机制;完善配套机制,减少农民后顾之忧,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信息登记制度,依法构建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注重农民退出后的社会保障等。  相似文献   

4.
对梅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分析了当前梅州市农村宅基地流转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加强村镇规划,引导集中建房;加快相关法律体系建设,做好普法工作;明晰产权,合理分配收益;完善宅基地登记发证制度;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一项不动产用益物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方式有出让、转让、出租等。我国农村宅基地法律制度设计倾向其身份性和福利性,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宅基地存在法规规章滞后、监管不严、闲置浪费等问题。在分析农村宅基地存在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认为构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应当加强宅基地立法工作,完善宅基地登记公示程度,实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农村土地市场,促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6.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现实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检讨现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梳理现实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研究认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应在允许进入流通领域放开流转,因势利导,依法管理,规范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建立有序的农村宅基地市场,取得农村宅基地流转改革新突破,从而为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活跃农村金融,进而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及其流转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建国之后,我国的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现行的宅基地制度在快速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环境下已经不相适应,其主要的问题在于:政府主导下的宅基地流转有限市场化;宅基地产权界定模糊、相关立法匮乏;宅基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政府监管乏力;宅  相似文献   

8.
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现状出发,探讨了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对策: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加强宅基地规划管理;推行建新宅和退旧宅相结合制度,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农民住宅小区制度;建立宅基地流转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正当性和基本模式。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和理论研究法。研究结果:农村宅基地流转有现实的需要,符合法律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观念,也有一定的法律和政策空间;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多样,各有利弊,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支撑。研究结论:应当积极支持和引导农村宅基地流转。  相似文献   

10.
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评价与改进创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进行评价,并指出制度的根本缺陷和新环境下存在的问题迫使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必须改革。提出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从制定完整的法律体系,建立宅基地使用权退出与流转机制和政府发挥积极作用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以北京市郊区为例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宅基地及其房屋的流转情况.研究方法实地调查研究、区域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村宅基地流转方式主要有售卖、出租和征收等,近郊以出租为主,远郊以售卖为主,并形成了以自发流转为特征的农村宅基地隐形市场.研究结论经济发达地区的宅基地流转市场日趋发达,宅基地管理应采取疏导方式而非强堵手段.通过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准许宅基地入市,建立合理健康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保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征地冲突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征地冲突博弈模型,分析失地农民和地方政府在冲突中的战略选择过程。研究方法:博弈论,比较静态分析。研究结果:新模型考虑了中国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对征地冲突的影响,也能够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推导政策因素变动对征地冲突的影响。研究结论:中国征地冲突管理的关键在于改革当前农村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建议包括:(1)建立农村纠纷监控和甄别机制;(2)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3)改革信访制度。  相似文献   

13.
完善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流转的登记制度不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的缺失,行政角色的错位,缺乏相应的保障制度,并从法制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完善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进行引导和服务,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纠纷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的修法思路。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和规范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有着浓厚的行政化、诉讼化的色彩,单方启动、强制管辖、一裁非终局等特点也有悖仲裁法的基本原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的案件分流功能未能实现。研究结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首先应当明确该制度的法律属性,在此基础上实现去行政化和去诉讼化的改造,实现与民事诉讼的合理对接。  相似文献   

15.
吕翾 《南方农村》2013,(2):31-38,44
当前广东"城中村"改造主要存在如下政策与法律风险:实施主体及权限不尽统一;"公共利益,,范围难以界定;集体土地征收与房屋征拆补偿缺乏法定标准与争议调处机制;转制社区长远发展依托与福利难有保障;"违建"处置欠缺法律依据;以行政裁决争议为主,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缺失等。需要从完善"城中村"城乡土地整理的宏观调控法律机制的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兼顾利益,针对不同对象及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按公正程序依法处置集体土地上的"违建";整合部门职能,发挥合力效应;配置土地发展权制度,完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切实保障村居民利益及弱势群体土地产权利益等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机制,实现"城中村"和谐改造。  相似文献   

16.
赵蕾 《南方农村》2013,(3):44-48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民事纠纷也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农村纠纷解决机制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衣事特别程序整体上说是一种不同于一般民事诉讼的特殊程序,是一种根据农事纠纷的特点更加简单易行的程序。对农事特别程序与衣事法院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快速解决农村纠纷、实现民事程序的多元化以及实现社会主义法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转型期土地权属纠纷:系统分析与文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对中国转型期土地权属纠纷进行系统分析并归纳其特点,提出相应的文化对策。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在转型期的中国,土地权属纠纷案件呈现诉讼增多、司法取证困难、审结案件余波无法平息等情形,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此现状,通过对其系统分析,笔者认为应在维护好民族文化的稳态延续前提下,借鉴各民族化解土地权属纠纷的经验与智慧,充分挖掘并发扬民族文化拥有的土地资源利用与维护的知识技能。研究结论:提出化解土地权属纠纷的文化对策,并与经济、管理、法律手段相结合,达到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维护和高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宅基地流转对于农民致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县农村宅基地流转的障碍性因素,运用数学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Decentralization of land governance is expected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land tenure security of small‐scale farmers in Africa, through ensuring better protection of their assets and reducing land‐related conflicts. This paper, however, cautions not to have too high expectations of transferring responsibilities for land administration and dispute resolution to local government bodies. Field research in Mbarara District in south‐western Uganda brings out how decentralization has limited impacts in terms of localizing land services provision. Nonetheless, local land governance has transformed in important ways, as decentralization adds to institutional multiplicity, and fuels competition among state and non‐state authorities, and about the rules they apply. Rather than strengthening local mechanisms for securing tenure, the reforms introduce new forms of tenure insecurity, fail to transform local conventions of dealing with land disputes and delegitimize local mechanisms for securing tenure. In practice, decentralization has had limited effects in securing tenure for the rural poor, yet reinforces the presence of the state at the local level in diverse ways.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土地征收的视点切入,分析完善农村住房体系建设的可能性,提出统筹城乡一体化住房体系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调研相结合。研究结论: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需要解决居住问题,而现有城市住房体系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完善农村住房体系,建设新农村,是推进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