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国际债券市场广泛使用的重要工具之一,债券借贷在提高市场的流动性.降低结算风险,提高市场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参与者对债券借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该文介绍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的架构设计与风险腔制原则,提出应充分考虑市场发展实际.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引入债券借贷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债券流通市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讨论了债券市场价格波动性、流动性和收益率曲线的定义及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对交易所债券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最后指出,我国债券流通市场的发展取决于政府债券流通市场的应有发展,并应正确处理不同国偾交易组织方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范围经济系数是衡量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内部绩效的指标之一。对中国商业银行1996年至200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各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并发现各银行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投资绩效不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债券投资的范围经济明显,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债券投资的范围经济程度不同。银行间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因素是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内部绩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现有的债券品种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尤其是短期债券的严重缺乏,可能会影响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因此,有必要发展本息拆离债券,以推动中长期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的发行,活跃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更快地形成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  相似文献   

5.
债券结算代理业务的开展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影响深远,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主体由此扩大至非金融机构法人(企业),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快捷有效,并最终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银行间债券市场介绍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指依托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债券买卖和回购的市场,成立于1997年6月6日。经过近几年的迅速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目前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部分。记账式国债的大部分、政策性金融债券都在该市场发行并上市交易。银行问债券市场的债券交易包括债券回购和现券买卖两种。债券回购是交易双方进行的以债券为权利质押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  相似文献   

7.
非金融机构通过债券结算代理业务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将对债券市场发展、货币政策传导、企业理财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要闻回放     
《中国投资管理》2005,(11):64-64
国内债市首次引入外资机构发行主体。央行批准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分别发行人民币债券11.3亿元和10亿元。这是中国债券市场首次引入外资机构发行主体,是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和有益尝试。国际开发机构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债券质押式回购.债券买断式回购、现券买卖和债券远期交易四项交易量的年度统计,“2006年度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100强”的机构及排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规范、积极地发展债券远期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的首个衍生产品,债券远期交易的推出具有标志性意义,也为其他金融衍生工具的顺次推出奠定了基础。《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的出台,为市场树立了债券远期交易的风险防范机制,有助于引导市场上债券远期业务走向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场外债券市场的债券交易监管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监管与自律组织监管构成美国场外债券市场监管的基本框架,场外债券二级市场监管也在这一框架下运行,其核心问题是债券交易监管。我国银行间债券二级市场监管权力分割严重,监管成本高且效率低;自律组织监管近乎处于缺失状态。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场外债券市场的债券交易监管经验,统一与重塑政府监管主体,强化与突出银行间债市的自律组织监管功能,构建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双重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2.
视野     
《现代商业银行》2011,(5):10-10
央行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 4月13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1)第3号》,旨在规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行为。央行强调,结算代理人可通过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代理委托人进行债券交易;未通过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进行债券交易的,交易双方应当于交易达成当日将有关交易情况送同业拆借中心备案;  相似文献   

13.
根据交易系统对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债券质押式回购.债券买断式回购、现券买卖和债券远期交易四项交易量的年度统计,“2005年度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100强”的机构及排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各项业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成员要求丰富债券交易工具的呼声越来越高。该文分析认为远期交易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的时机已经成熟,市场各层面的参与者需要在正确认识其风险的前提下做好必要的准备,它的顺利推出将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崔嵬 《金融研究》2018,456(6):47-55
债券回购交易兼具融资、融券属性,是金融机构重要的交易工具,与拆借、现券、衍生品市场具有较强联动效应,也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工具之一。银行间债券回购作为我国银行间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调节流动性、传导货币政策、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国际上转移质押物所有权的做法不同,我国债券回购以质押券冻结方式为主。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质押式回购冻结的债券越来越多,形成了“流动性越好的债券反而越容易被冻结”的现象,制约了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不利于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与货币政策传导,影响价格发现与债券估值。两类回购利率比价关系不尽合理,易造成不同类型回购利率之间利差走阔。审慎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两类回购改革,发挥市场自主选择机制,适度调整回购市场格局,完善现有回购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高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满足金融机构的债券交易型需求,更好发挥债券回购在货币市场中的稳定器和利率锚的作用,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菡 《新疆金融》2006,(4):58-59
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货币政策操作开始产生重要影响。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流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开始形成由金融市场决定的债券收益率的期限结构和长期利率。债券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及时调节资产构成,降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储备提供了空间。也为中央银  相似文献   

17.
2005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第一个衍生产品——债券远期的正式推出。该文介绍了债券远期交易推出的背景,以及债券远期的产品框架、制度架构和风险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2012年至今,债券基金整体平均收益率超过6%,加之其高流动、低风险的特征,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中国有两个并行的债券市场,一个是银行间债券市场,一个是交易所债券市场。目前,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只能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个人想要购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只能间接通过债券基金或者其他理财产品购买。纯债基金债券基金收益稳健,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是具有良好流动性、低风险性和收益性特点的稳健理财产品,适合投资风险偏好保守的投资者。嘉实债券基金是纯债基金的代表,2003年成立至今的9年时间里获得了104%的总收益。  相似文献   

19.
流动性是反映债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银行间绿色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水平较低,“漂绿”风险的降低有助于提升绿色债券流动性。本文根据《共同分类目录》定义深绿债券,使用银行间债券市场2023年2月份的双边报价数据,构建买卖价差指标,对绿色债券和深绿债券的流动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债券类别中,绿色债券、深绿债券的流动性低于利率债劵和信用债券,深绿债券的流动性也明显低于绿色债券;在同一债券类别中,深绿债券的流动性仍低于绿色债券。实证分析发现,绿色债券的流动性主要与其发行规模有关,债券发行规模越大,发债主体融资能力越强,二级市场交易对手方越多,则流动性越好;绿色债券流动性较差,主要是因为绿色债券尤其是深绿债券本身比较少,并缺乏国内责任投资者群体。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从统一国内外绿色债券界定标准、鼓励交易平台和市场成员共同推进绿色债券产品创新、增大绿色债券的国内外推广力度等方面完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20.
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特有的一项制度安排,债券结算代理业务自2000年推出以来,已发展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结算代理业务的推出,既为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非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了便利,改变了他们在市场中的被动和从属局面,又使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主体过于单一、市场覆盖面过于狭窄、投资需求一致性较高、市场流动性较差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拓展了结算代理人的业务空间,提升了中间业务层次,同时,也提高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效能。但债券结算业务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引起业内人士对其向经纪业务转变的思考,本文即对债券结算代理业务发展现状及向经纪业务转变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