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粮食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当粮食的供给超过对粮食的需求,即供给过剩时,市场价格会下跌,生产者会减少供给,消费者会增加需求,一直到供求相等为止;当粮食的供给低于对粮食的需求,即供给不足出现短缺时,  相似文献   

2.
我国木材供不应求,已成为发展林业的一大问题。本文拟运用供求原理,根据我国木材的供求特点,对我国的木材供求规律进行探讨,以找出解决我国木材供求矛盾的可能途径。(一)供求规律是商品供给与需求在价格的作用下运行的规律,一般可通过在同一图上绘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分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一、农产品供求与价格 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是以劳动创造的价值为基础的。但是一个具体价格的形成,往往还受到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供求关系的影响。 均衡价格论认为,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时决定的。在一定时期內,若供给大于需求,则价格必定下降,若供给小于需求,则价格就要上升。两力相依,达到一个均衡点,由此决定了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见图1),在图中,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均衡点为M,从而均衡价格  相似文献   

4.
价格的本质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供给者和需求者的利益均衡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需求和价格是相互作用的。供求的数量对比决定了价格的高低及其变动,反过来,价格的变化又使供求的数量发生变化;在供不应求时,较高的价格总是引导生产者增加供给,消费者减少需求,直到供给的数量与需求的数量相等;在供过于求时,较低的价格总是引导生产者减少供给,消费者增加需求,直到供求数量相等,这就是价格的机制。对此,党的十七大文件特别强调:“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应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性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显然建立矿产资源价格机制应当适用这个指示,因为矿产资源既是生产要素,又是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市场供求关系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中,任何一种产品或劳务的价格和质量要求都取决于该种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供需状况.注册会计师所提供的会计专业服务的价格与质量同样服从于市场供需状况,审计的供给方是独立审计人员,需求方是委托者及相关利益集团,双方围绕被审查会计资料及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问题寻求供求均衡.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及发展,国家为了扩大内需、启动消费,从1998年开始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连续数次下调存贷款利率,现行的货币政策已成为影响林业资金投入、林业生产成本和林产品价格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进而直接影响我国木材市场的供给、需求及均衡价格。一、适度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我国木材市场供求及均衡价格的影响1适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木材市场供给的影响货币政策从政策手段上来讲一般采用短期的宏观调节手段。如调整存贷款利率,从近两年利率调整周期来看平均几个月就要…  相似文献   

7.
木材流通的管理体制,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其显著的特点是,国家按计划指令性分配的木材,已不足木材流通量的10%,由林业生产企业自销的木材达流通量的90%,加之木材经营单位二次,及多次经销的数量,木材供需以市场调节为主体的格局已经形成。而随着木材价格的逐步放开,市场机制的作用亦越来越明显,木材经营者间的竞争正日趋激烈。市场经济的概念源于19世纪末新古典经济学,是一种历史的经济形式。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由市场供求形成的,反映各种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作出有效的配置,即达到所谓“怕累托最优”状态。因此,市场被确认为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中,任何一种产品或劳务的价格和质量要求都取决于该种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供需状况。注册会计师所提供的会计专业服务的价格与质量同样服从于市场供需状况,审计的供给方是独立审计人员,需求方是委托者及相关利益集团,双方围绕被审查会计资料及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问题寻求供求均衡。我国现行审计市场存在着许多问题,审计市场的主体之间没有建立起健康的供求关系,低价竞争现象十分普遍,审计价格难以反映其价值,审计价格信号传递功能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中心进行有效调整,对农产品供求规律的认识与预测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问题,对于指导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决定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成败。一、黑龙江省农产品供给分析从总体上看,黑龙江省农产品已由过去供不应求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有些产品还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过剩;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由数量为主转向以数量、质量和品种并重。当前黑龙江省农畜产品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农民传统的家庭经营畜产品同国内外大市场相衔接的问题。(一)黑龙江省农产品供给状况…  相似文献   

10.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指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此后,国家放开90%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为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创造了条件。但是,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价值规律,还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一、价值、价格与供求关系所谓价值规律,就是等价交换规律,它要求商品的价格与该商品的价值相等。由于市场供求的变化,价格与价值又常常是不相等的,当市场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反之,当市场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会下降。因此市场价格的形成,是以价值为基础的,而市场价格的变动,又是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1.
粮食作为一种商品,当市场供求失衡时,会引发粮食价格的波动。若供大于求,价格则下跌;若供小于求,价格则上涨。这是粮食市场经济的自身规律。然而,中国人口多,粮食耕地面积少,需要从保护农民种粮利益,提高所需粮食有效供给的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高度,维持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基于对这一国情、粮情的认识,中央虽然决定从2004年开始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但对农民余粮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04年新粮上市后,因为前几年粮食供求相对偏紧,粮价承继坚挺走势,市场价高于最低收购价,国家未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殊不知,粮食供求弹性小,少了不行,…  相似文献   

12.
商品林经营与木材供给曲线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具有效率,全部商品林与少部分生态公益林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经营。决定市场机制运行的动力是供给与需求,认识供给与需求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认识与解决问题的基础。从供给的角度论述了木材供给曲线形成的基础及其影响因素,为构造木材或森林资源供求模型奠定了基础,为分析商品林经营政策及其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前提,同时为制定合理的商品林经营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0.1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依托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市场配置资源的最主要信号载体是市场价格,因此能反映真实供求的公正价格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必备条件。 要形成公正、真实的市场价格,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供给和需求相对集中:(2)市场平等竞争;(3)信息发达、市场透明度高;(4)有良好的市场规则和交易秩序。这些条件的具备有赖于市场制度安排的创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中,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价格波动,即价格风险,粮食经营者为了避免价格的波动给他们带来的损失,会寻找转移风险、减少损失的交易方式和场所,而粮食期货不仅可以大大改变当前我国粮食不能规避价格风险的缺陷,而且有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一、粮价波动原因分析粮食是特殊商品,与一般商品的供求规律不同。一般商品的供求规律是,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上升。但粮食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小,而供给弹性相对较大。即人们对粮食的消费需求是刚性且基本稳定的,价格自由变化,需求都是一个…  相似文献   

15.
论文在河北省水产品供给与需求分析基础上,选择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2010~2014年的水产品市场供给与需求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十二五"期间河北省水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将由供给大于需求向需求大于供给转变。随着城乡居民消费和水产品加工消费的增加,2012年将达到供需均衡,2013年后将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形势。根据对未来水产品市场的均衡分析,提出应选择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实现科技兴渔和产业化发展;提高水产品加工效率,提升产业附加值;大力加强渔业流通和服务业等渔业经济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及均衡路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改清 《农村经济》2005,(11):53-54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主要表现为金融供给难以满足金融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与农村金融供给的单一性的矛盾及农村金融改革的滞后性,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是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在供给不足的大背景下,应对年度间因天气因素导致的供给波动,可以采取传统的籴粜之法,通过储备粮的吞吐调节,实现粮食市场的稳定。但当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在国内粮食市场表现出商业周期性波动特征之后,就需要采取调节生产和需求的多种手段,来实现市场供求的再平衡。在国内外价格倒挂之后,规定"价格下限"的托市收购措施部分地失去了实施的条件。实现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基于住房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视角分析住宅用地供应规模对房地产市场的差异化影响。研究 方法:理论分析、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门槛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上一年住宅用地供应面积增加 1% 可使当年 住房竣工面积显著增加 0.17%,弱于房地产投资资金对住房竣工面积所产生的 0.25% 的提升作用,该结果一定程度上 验证了住宅用地供应与住房供给之间存在生产函数渠道的影响路径;(2)基于实际房价与租金还原房价的偏离程度测 算,发现不同房地产市场投资热度下,住宅用地供应对房价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门槛值分别为 2.05 和 2.92;(3)低 投资热度下,上一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的增加可显著降低当年的房价,而高投资热度下则会起到推高房价的作用。研 究结论:住房作为消费品和投资品,存在不同的价格机制和供求规律。当住房市场以投资品属性为主导时,需求曲线 向上的刚性走势违反了一般的商品需求规律,供给曲线的右移将导致均衡价格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采用供求均衡模型从住宅竣工率和住宅空置量对住宅市场的供求均衡状况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数学模型法.研究结果:1999-2003年武汉市住宅市场存在住宅过剩,2004-2007年住宅市场供不应求,其中2005与2006年住宅结构不合理,有效供给不足.通过对武汉市住宅供给量和住宅消费需求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8-2015年武汉市住宅市场在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可以实现供求均衡.研究结论:提出了消除非市场因素、增加住宅有效供给、减缓改善性需求、抑制投机性需求等为实现住宅市场供求均衡提供良好宏观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构建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晓伟 《农村经济》2007,(11):24-26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严重不足与供给过剩同时并存,这一结构性矛盾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制度根源.解决其供求失衡的关键在于构建基于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以求最终达成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