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夏 《中国西部》2011,(20):31-33
现阶段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环节,父母对孩子在这一时期的影响不亚于学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明霞 《西部大开发》2009,(11):101-10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教师,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责任人,对孩子的影响是特别有效的,也是特别持久的,因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培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家长一定要洞察孩子的心,全面把握他们的长处和短处.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沈黎明 《中国西部》2012,(Z2):130-133
美国人在如何教育孩子问题上有一个共同认识——要想孩子成才,必须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智商、财商、情商,三者缺一不可,但在这"三商"中,财商的教育培养最重要,一定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对他们进行理财教育。不久前去美国,有幸接触了美国国际教育基金会会长夏保罗先生,听了他关于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些介绍和观点,在领略了美国家庭教育风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美国家庭教育与我国家庭教育的明显不同。其中,印象最深、启发最大的是对孩子财商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中要重视挫折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 ,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知识教育、轻情感教育 ,重身体健康教育、轻心理健康教育 ,忽视个体差异教育的倾向和日常生活中种种不良的教育方法 ,导致孩子心理发展不健全 ,耐挫能力差。家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做法有 :加强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 ,教育孩子合理期望和评介自我 ,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 ,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5.
张辉梅 《科学决策》2008,(12):38-39
马克思说:“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家长是孩子天然的第一任老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家长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培养,家庭教育、家校合作也有相当大的发展,但是在实践领域,家庭教育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误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还存在较大的反差。本文从教育导向、教育态度、教育措施、教育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二者之间存在的主要反差,并兼论了家庭教育的误区以及家庭教育应如何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6.
根据SOS孩子的心理情感状态与需要,选择运用有效教育时机,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情感、人伦角色教育,是在SOS家庭中实践因势利导教育原则,保证提高SOS家庭教育实效性的基本方法与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化资本理论分析家庭教育的效果,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一是体制化文化资本的利用方面,即有的家长有丰富的知识,却没有教育孩子的智慧;家长视自己是家中的权威,缺乏与孩子交流沟通;家长把自己当成标准,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合理。二是具体化文化资本的利用方面,即一些家长没有尽早有意识地教育孩子,错过孩子道德培养的敏感期;教育中重智育,忽视道德修养践履;家长言行不一,言传重于身教。三是客观化文化资本的利用方面,即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物质满足有余,精神关怀不足,以及家长消费文化的不良影响。搞好家庭教育要充分利用家庭文化资本,家长应把自己变为智慧型家长,重视以身作则,并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等资源来丰富自身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去美国,有幸接触了美国国际教育基金会会长夏保罗先生,听了他关于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些介绍和观点,在领略了美国家庭教育风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美国家庭教育与我国家庭教育的明显不同.其中,印象最深、启发最大的是对孩子财商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奠基工程,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子女的视角出发,对如何做好父母进行了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罗瑾 《新西部(上)》2013,(14):169+174
过分保护型、过度严厉型、过分干涉型和放任自流型等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应对策略主要是家长要尊重、信任和鼓励孩子,多与孩子积极沟通,和孩子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1.
李春玉 《魅力中国》2014,(24):45-45
从古至今,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愈来愈多的家长无暇顾及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就多年家教中所遇孩子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凸显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的一些影响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与社会接触和步人人生的起点站。可以说,每个人的意志品质、个性性格、礼仪道德、人生理想、求知兴趣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获得熏陶与启迪。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也是人的第一个自然教育的场所。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康晓玉 《中国西部》2011,(20):62-63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英国家庭教育在西方各国中是较有特色的,我们来看看他们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并促进其社会适应。教育往往是互动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成长了家长,即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本文主要从心理健康角度来探讨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几个层面。分别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特点、须知、影响以及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来展开。相信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成长了孩子,也成长了家长。  相似文献   

15.
石殿琴 《黑河学刊》2010,(4):112-112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家长和学校要共同承担起教育的义务。做好家庭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精神,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主要接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一、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关注家庭教育。二、针对教育困惑,及早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三、了解家庭教育现状,强化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四、提升家庭教育,拓展孩子成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着过度娇宠溺爱、过度强调智力教育、道德培养缺失等问题.改进和加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策略:一是切实转变育儿观念,以培养孩子自立能力为重;二是坚定信念,加强孩子思想道德培育;三是注意身正为范,发挥自身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顺惠 《魅力中国》2013,(17):144-145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心理健康值得担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不乏以下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离异家庭带给孩子的伤害;过分溺爱对孩子的危害;社会不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每个公民都有一份责任和义务关注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2011,(20):22-23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始于垒土",  相似文献   

20.
加强不完整家庭孩子教育是对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和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加强不完整家庭孩子教育过程中,抓住时机是关键,尊重是原则,恒心是基础,引起社会关注是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