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月17日,由中国重汽与世界商用车巨头德国曼公司强强联合打造的高端重卡品牌SITRAK首辆重卡在中国重汽济南商用车公司隆重下线,中国重汽引进曼公司TGA系列化整车技术平台,与国际最新主流技术同步,标志着中国重汽高端重卡达到国际重卡先进水平。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马纯济、总裁蔡东出席了本次SITRAK品牌首辆重卡下线仪式。参加仪式的还有中国重汽集团公司领导韦志海、王浩涛、于有德、童金根、王善坡,中国重汽(香  相似文献   

2.
这家曾经只以重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在产品多元化之后,将面临怎样的品牌抉择?"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一个分散风险、趋利避害的最经典的商业逻辑。近几年来,中国重汽就在做着这样的调整,将单一只做重卡甚至重卡的某个传统拳头产品逐渐向全系列、多平台、多品牌的方向做战略性转变。之前中国重汽通过与曼的合作、收购成都王牌等一系列合资整合的大手笔,逐渐形成了由重卡、中卡、轻卡、客车、特种车、工程机械等产品组成的全新产品格局,同时还"唤醒"了沉睡多年的重汽"黄河"品牌,使重汽的这一"骨灰级"品牌获得新生。不过,随着多平台、多品牌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近日,有媒体报道,主流重卡企业如中国重汽、陕西重汽纷纷上调重卡价格。其中,重汽的部分产品价格上调3000元左右,豪沃A7等高配置的重卡最高甚至涨了8000元;陕汽的部分产品也涨价3000元左右。《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还听到一则市场传闻:潍柴发动机将上调3000元。  相似文献   

4.
12月22日,中国重汽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汽王牌)迎来了公司发展史上又一件大事:重汽王牌W5G中重卡下线暨012新工厂落成。在一片欢呼声中,首辆W5G中重卡,由重汽王牌公司副总经理石建利缓缓驶下新工厂的生产线。中国重汽和成都市政府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马纯济、中国重汽集团党委副书记、重汽王牌董事长、党委书记韦志海,以及四川省、成都市和青白江区领导出席了活动,并为产品下线剪彩。  相似文献   

5.
张静 《汽车观察》2014,(4):64-65
如何为新品牌SITRAK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及外延服务,一直以来都被中国重汽视为在进口车占据大多数市场份额的高端重卡市场上实现突围的重要举措.去年年初,在集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资本与技术深度合作成果于一身的S1TRAK新车型产品下线仪式上,随着SITRAK标识灯光被徐徐点亮,中国重汽董事长马纯济宣布中国重汽SITRAK品牌正式启动,在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总裁蔡东和中国重汽济南商用车公司副总经理MarekSwigon的共同驾驶下,SITRAK卡车缓缓驶出生产线.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重卡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中国商用车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必须拥有自主核屯技术的产品。”近日,主题为“新动力、欣驾驶、心关爱”的中国重汽T系列感恩回馈客户主题活动在辽宁沈阳举办,中国重汽集团销售部总经理张晓东如是说。  相似文献   

7.
郝芸 《汽车观察》2013,(2):110-111
SITRAK的下线,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重汽的产品系列而言意义重大,与此同时,通过与德国MAN的合作,也借助SITRAK品牌的面世,中国重汽对组织架构按照产品系列进行重新布局。这一场发自中国重汽内部的变革,将给中国重卡市场带来怎样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8.
“桥产品要成为客户选购重汽车的一个重要理由。”中国重汽董事长、党委书记马纯济对重汽桥箱公司的重视可见一斑。联想到前几天北汽福田投资5亿元在河北承德投建发动机部件制造中心,足见自建核心零部件体系已在国内重卡行业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9.
12月18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暨中国重汛香港)有限公司2012年商务大会在济南召开。此次大会上,重汽最新研制的HOWO-T5G卡车、长头车威泺、新黄河、豪瀚等产品亮相,中国重汽5、2、3平台的登场,也宣告着向全系列商用车企业正式迈进。  相似文献   

10.
11月19日,"质领先锋驭动未来"2014中国重汽MAN技术豪沃T系品鉴会第四站活动在成都举办。活动通过产品介绍、特技表演及试乘试驾等环节,让在场广大用户切身感受到了重汽T系重卡的优异品质,现场认购达518辆,创造了重汽T系重卡现场认购新纪录。来自四川及重庆地区的350余位新老用户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重卡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中国商用车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必须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近日,主题为“新动力、欣驾驶、心关爱”的中国重汽T系列感恩回馈客户主题活动在辽宁沈阳举办,中国重汽集团销售部总经理张晓东如是说。以合作带动自主发展中国重汽T系列上市一年以来,受到了市场高度认可,作为国产高端重卡的代表,T系列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拥有一款世界级水平的“心脏”。  相似文献   

12.
黄蓓蕾 《汽车观察》2011,(2):104-105
不缺“重”的中国重汽,其软肋恰恰在于缺乏中、轻、微卡等系列产品,“十二五”开局,重汽要向“全系列”发力。  相似文献   

13.
古有"曹冲称象",今有重汽称车。12月20日,中国重汽集团暨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2010年商务大会在济南召开。会场外,不少人围着被称重的HOWO重卡,议论纷纷。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款轻量化重卡,中国重汽使用了专业的德国汽车称重系统——轮胎负荷计现场称重。这辆配置了美国瀚瑞森橡胶悬架和铝合金壳体变速器的HOWO重卡原重9.2吨,现场称重显示为8.08吨。  相似文献   

14.
本报讯在5月22日开幕的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展上出现了一抹惊艳红,这就是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销售有限公司。中国重汽发动机在重卡市场有丰富的技术底蕴和极大的市场保有量,其柴油、天然气重卡发动机享誉国内外。本次展会,中国重汽客车全系列专用动力以强大的阵容和广大用户见面。本次参展的是中国重汽引自德国曼公司的MC系列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中国重汽成为重卡行业的“焦点”,不仅因为在整个重卡行业下滑40%时,重汽能保持销量不降,不仅因为重汽的HOWO7上市第一年就取得了1万辆的销量,也因为围绕重汽有着种种“分分合合、恩恩怨怨”的传说。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重汽,盛产重卡,也盛产新闻。与德国曼合作,出售25%的权益,重汽另辟蹊径成为上周重卡行业的热点新闻。而近日传出沃尔沃决定退出双方的  相似文献   

17.
走访完了中国重汽、东风商用车和上汽依堆柯红岩3家重卡企业在济南的销售网点,记者最担心、也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似乎发生了。从今年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中国重汽在重卡市场上位列前两名、东风商用丰这家传统的重卡生产企业,在今年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而刚刚同上汽依维柯完成合资的上汽依维柯红岩,在市场上的表现与中国重汽、东风商用车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柴油难加、柴油涨价,让重卡运营成本陡然提高。在这个时候,不少重卡企业纷纷加大对天然气重卡的研发、推广力度。一方面,是企业看好需求;另一方面,天然气重卡能否不负"厚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主流厂家角逐天然气重卡市场《商用汽年新闻》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目前,东风、中国重汽、上汽依维柯红岩、陕西重汽、华菱、福田等多家主流企业已经推出天然气重卡。  相似文献   

19.
东风天龙、解放J6、中国重汽HOWO,这些国内重卡企业的高端王牌产品,也许你很难想像它们拉蔬菜的样子。但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上,《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却有幸目睹了这样一支由国内高端重卡组成的"豪华车队"。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中国重汽和瑞典斯堪尼亚相提并论,你不要太惊讶。中国重汽,和斯堪尼亚有很多相同点。中国重汽,2007年在总重14吨以上重卡领域,共销售了99819辆,市场份额达到了20.48%,成为了国内重卡行业的领头羊。2007年,斯堪尼亚全球累积销量达到94093辆;其中,卡车销量高达85939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