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杜敏  许红  李雪锋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8):70-75,109
2013年6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新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天然气门站价格的推行和实施将对天然气产业各个环节产生不同的影响。就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而言,在新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方向下,管输费测算方法的不同潜在趋势将明显影响此类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现行的管道项目评价方法是以成本加成法反算管道项目管输费。本文提出标准管输费、标杆管输费或者管输价格空间三种方式正算管输价格,作为新建管道的运费标准计算管输收入。建议未来新建管道项目评价时的效益测算采用正算和反算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建立我国天然气管输费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亟需建立一个适合国情的、科学合理的管输费体系及相关计费规则,以适应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与发展.借鉴国外天然气管输费体系的一般模式,针对我国天然气管道和用户的类型与特点,提出了建立我国天然气管输费体系的原则、思路和结构设想.建议:1)长距离输气管道管输费率总水平随管道输送距离的递增而递增,视现实情况分别采取"一部制"(按实际输气量一次性收回管输公司的全部服务成本)和"二部制"(在"管输容量预定费"和"管输使用费"中分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费率结构;2)区域性集输管网根据管输距离分段划分管输费率区,不同区域管输距离按递远递增原则采取不同费率,管输费由原料气管输费和商品气管输费组成;3)支线输气管道(管网)的管输费采用"邮票"式价格模式,按实际提取气量支付包括管输全部成本的管道使用费,按不同用户类别分别制定管输费率.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天然气管道站场适应性改造和支线管道建设投资增长迅速,而干线管输费核定时未包括这部分投资,使得站场适应性改造收费缺乏依据,企业自建支线管输费也较难得到批准,导致这部分投资难以回收。站场适应性改造应坚持独立建设、独立运营的管理模式,可考虑通过管输费三年调价机制、高可靠性供气费、管网建设综合配套费等获取投资收益。但这三种收费模式的可操作性取决于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以及管道运营企业与气价承受能力不同的主要下游用户的谈判。支线管道的建设可以通过独资、合资、用户自建等方式进行,建议收费模式仍以管输费为主,管道运营企业可以联合适当的合作伙伴或者天然气用户共同向政府主管部门报批管输费。  相似文献   

4.
乍得-喀麦隆管道是埃克森美孚等公司利用国际资本为多巴原油外输而修建的跨国原油管道.乍-喀管道通过资本回报模式计取管输费,管输费由管道运营费用、债务本息费用、固定流量费用和变动流量费用四个部分构成,在考虑项目债务还本付息的基础上给予股东10%的资本回报率.该模式在实现投资快速回收的同时,大幅降低了管输成本,为上游油田降本增效创造了空间,这对埃克森美孚等国际石油公司是较为有利的,对乍得和喀麦隆政府而言则是利弊兼有.就我国石油公司修建境外跨国油气管道项目而言,应合理制定管输收费策略以服务于上游油田和下游市场,采用交叉持股方式分别成立独立管道公司,并尽量引入国际资本,以降低管道投资风险和引入第三方监管.  相似文献   

5.
充分借鉴国内外管输费模式,综合考虑项目利益、乍得政府诉求以及管输费计算模型合理性等因素,构建了乍得一、二期原油管道全生命周期与输量比例相融合的管输费计算模型.该模型有三大创新点:一是构建了“资本性支出回收+操作费用回收+贷款利息回收+边际商业利润”计算模型;二是引入“边际商业利润”,保证管道项目在全生命周期获得既定的内部收益率;三是创立按“输量比例”要素进行投资回收,较好地匹配了上游项目上产节奏.按照该模型测算,截至2016年12月底,中方收取的一、二期管道乍得政府矿费油管输费累计达3856.52万美元.该成果对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处理类似问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家管网集团成立后,天然气管输收费模式发生深刻变革,新的管输费收费标准和托运规则逐步确立。对于天然气托运商来说,如何统筹资源与市场的匹配关系,有效规划管输合同路径,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制约性难题。本文以图论理论为基础,结合最新的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和天然气管网代输交易规则,提出基于均匀掺混、就近销售的天然气管输合同路径规划方法,建立了天然气管网管输合同路径规划模型,实现了天然气管输资源可溯源、可跟踪,各省资源构成、管输成本可测算,可满足管输合同路径规划等业务场景应用。  相似文献   

7.
国外天然气管输费的构成与调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由于天然气管输业特殊地位,国外天然气管输费多在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的管制之下,有严格的程序或管理办法。发达国家的长输天然气管道管输费通常以输气成本为基础,包括投资成本、净资产回报率、操作和维护成本等,再加上合理的利润。天然气管输费也与用户的负荷剖面、预定输气能力和实际输气量相关。美、英等国在管输业放开管制、允许第三方进入后,天然气管输费的费率水平逐年递减。发展中国家的天然气管输费率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费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但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天然气管网设施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气源多元化、管道网络化的运输体系正在形成,管网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已成为主流。2014年2月13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试行)》,我国天然气管网设施开放政策开始试水,此举将对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网公平准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具体包括:1)需要制定管网准入和运行的具体规则;2)建立管网信息公开和准入平台;3)加快完善管输定价办法;4)储气环节独立运营单独定价;5)完善相关政策架构并加快立法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美俄欧天然气管网运营管理模式各有特点,但不论何种经营模式,都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严格监管.我国油气管道运输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现阶段采取的油气开发与管输服务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符合世界油气管网的发展规律.我国油气管道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需要在改革的过程中加以解决,但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步改革.建议:1)继续发挥国有石油公司在油气管网建设和运营中的主导作用;2)以国家为主导统筹规划全国油气管网;3)加大政府对管道投资、管输定价及土地征用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4)完善政府对油气管道运输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天然气能量计量的要求和管道企业的特点,结合现有的体积计量系统,在硬件上具备能量计量基础条件的现状,分析天然气计量由体积计量转变为能量计量,管道企业主要在准确计量、输差计算和指标调整以及管输费计价等方面受到的影响。提出需要对变化较大混合气组分的测量制定相应的标准,并完善多气源输配管网的天然气组分,人工赋值实施方法的相关标准,同时管道企业统一配置测量C_6~+的色谱分析仪,制定不同计量方式并存的条件下管网输差计算的相关标准,研究新的输差指标,完善管输天然气中烃露点的具体要求和测试方法,计算体积计量—能量计量管输费计价的"平衡基准热值"等建议,以合理保证购运销三方利益。  相似文献   

11.
2000年以来,我国多地成立了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从事天然气管输和销售业务,目前形成了统购统销、允许代输、开放型三种典型的管网运营模式.在不同运营模式下,天然气终端价格差异显著,开放型管网模式地区的天然气终端价格优势明显,统购统销管网运营模式制约天然气市场化进程.建议加快区域管网市场化改革,鼓励发展开放型管网运营模式,加快省级管网公司向纯输配公司转变,允许跨省就近供气,放开省内管网建设.  相似文献   

12.
石凯  黄永章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0):51-54,66,107,108
中哈原油管道全长2828千米,分属三个公司。哈萨克斯坦国家反垄断委员会对于中哈原油管道管输费的规定,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管输费的规定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前者是当期费率,后者是运营期的平均费率,实施效果对于管输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文章还分析比较了滨里海地区BTC管道(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CPC管道(田吉兹-新罗西斯克)与KCP管道(中哈管道)的运价水平,提出了提高中哈管道竞争力的途径。建议择机对中哈管道全线三家管道公司的资产进行整合,为全线实行"一票制"管输费创造有利条件,从而降低整体管输费,吸引滨里海地区的原油资源使该管道高负荷运行。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普遍认为出口LNG能够发展本国工业,获取经济利益,而且不会影响本国天然气消费;LNG出口在美国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不过从LNG项目现有的资源条件、设施条件、项目进展情况、出口规模来看,美国LNG项目各项条件都优于加拿大.从LNG出口价格来看,加拿大LNG出口很可能采用与油价挂钩的定价方式;美国LNG出口则可能采用与Henry Hub天然气价格挂钩的定价方式.结合两国LNG出口可能采用的定价方式、对油价以及Henry Hub天然气价格预测结果,美国出口至亚洲的LNG将更具价格优势.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段内,预计亚洲的LNG贸易将无法完全抛弃与油价挂钩的定价方式,但也许会产生一种油价指数价格和枢纽价格的混合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主要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国政府在天然气运输管网领域的监管重点是市场参与者对管网的公平准入、管道企业的管输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管道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政府需要从运营方式、费率制定、管网准入、普遍服务等方面加强天然气管网环节的监管,以利于天然气工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建立天然气管网运营现代监管体系所需要的重要制度安排包括:管道的第三方准入政策;对天然气长输管线运输费率的管制(包括根据天然气上游市场发育的不同阶段对井口价采取或管制或适当管制或放开等不同的监管方式);监管的法律体系建设。我国天然气市场刚刚起步,政府监管还不到位,企业商业运作也还缺乏经验。因此,建议采取以许可证为主的法律一许可授权一商业合同三级法律框架模式,同时,尽快出台《国家能源监管委员会法》(或具体的能源领域的监管委员会法)和《天然气法》,以依法监管,对天然气上、中、下游的经济监管统一规制。  相似文献   

15.
以用户分类模式、长期托运方及新托运方管输能力分配机制为着眼点,以美国巴克艾伙伴公司和科洛尼尔管道公司为例,详细剖析美国成品油管道的管输能力分配机制.中国成品油管道的公平开放尚处于初期阶段,在深化成品油管道市场化进程中,首先应保证油气设施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制订标准的公平开放制度,而后根据中国油气市场行业实际情况逐步细化开放机制.借鉴美国成品油管道管输能力分配机制,对于中国成品油管输能力分配机制,建议:制订全国统一的成品油管网准入制度;搭建统一的管输能力交易平台;考虑地区差异,在统一按历史运输量进行用户分类的模式下,不同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对用户分类的具体阈值进行一定程度调整;在管道发生拥塞时,针对长期托运方采取基于历史运输量按比例进行分配的方式;新托运方的管输能力分配采取抽签的方式;监管体系透明化.  相似文献   

16.
2022年,中国新建成油气管道里程约4668千米,油气管道总里程累计达到15.5万千米。国内油气消费短暂波动,油气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董家口-东营原油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安平-泰安段、泰安-泰兴段,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等工程建成投产,文23储气库一期、二期工程,川气东送增压工程(二期)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段等国家级干线工程开工建设;浙江省天然气管网融入国家管网集团;国家管网集团管输服务集中受理工作圆满完成,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成功上线;中国油气管网在建设速度、智能化发展等方面明显加快。2023年,天然气需求将重现增长态势,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智能化建设将是油气管道发展的重要趋势;托运商管理等天然气运营相关规则将日趋完善;城镇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将成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7.
欧洲天然气管网发展对我国天然气管网规划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国际石油经济》2009,17(6):45-48,61
作为世界上管网密度最大的地区,欧洲已建成长度超过15.6万千米的天然气干线管道和长度超过119.5万千米的配气管道。欧洲的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成熟,网络化程度高;管网按不同功能划分,压力、参数等取值相对标准化;联络线众多,调度灵活;调峰模式基本以地下储气库调峰为主,多种储气方式共存,储备率较合理;形成了较完善的管输天然气质量标准体系;具有运营模式多样化等特点。当前我国的天然气管道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建设高峰期,应该借鉴国外管道发达国家的经验,使天然气管网的规划更为科学合理。为此,建议根据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把握管道建设节奏;适当放大管道设计输送能力;整体规划干线管道和支线管道;将陆上管道和LNG接收站互相联通,同时加大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力度。未来我国天然气管网的发展将呈现多气源供气格局,全国性基干管网将继续扩大和完善,区域性支干管网的规划和建设将迅速加强,地下储气库将形成一定规模,天然气管网逐步形成“统一调控、建管分开”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运营一年以来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中国天然气上中下游各环节所面临的主要"痛点",探索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商务模式创新.一是提出国家管网集团运营的天然气储运设施基本形成了天然气"全国一张网"的物理架构,以此为基础可以构建一个大跨度的天然气大宗商品物流系统,包括管输、储存、加工和配送4个子系统;二是立足发挥"全国一张网"的网络优势和储运一体化运营整体优势,创新提出了跨空间转移、跨时间转移、气液相态转换、商业储备、服务产品组合等商业模式,并通过建立全国性的天然气储运能力交易平台、天然气物流调度平台和天然气商品交易平台,实现天然气资源的灵活、高效和安全输配.  相似文献   

19.
2016年下半年,我国天然气管网及价格改革措施密集出台,从机制改革和价格改革两方面促使我国天然气行业市场化改革提速. 管网独立和设施公平开放是天然气市场机制改革的两大核心.尽管我国天然气行业改革最终方案还没有落地,但管输业务独立已成为必然.在独立方式上,有财务独立、法律独立和产权独立三种,欧美国家普遍采取了循序渐进方式,从最容易和比较稳妥的财务独立开始.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原油出口多元化,哈萨克斯坦引进外资合作建设原油外输管道与利用自有资金巩固管道输配能力相结合,已基本形成“西向、北向、东向”三向管道与“一港口”相结合的多元化原油出口格局。随着哈国原油出口通道的新建及扩建,原油管道输送及调配能力可以保证哈国90%自产原油的出口运输。中哈原油管道新增油源主要来自西哈和滨里海油区,未来实行统一管输费后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获取油源的竞争力。我国应力争与哈国签署长期输油协议,以便于中哈原油管道安全平稳地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