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成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小说中饱含激情地塑造了苔丝这一悲剧艺术典型,揭示了造成苔丝悲 剧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宗教的迫害、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摧残及其性格的弱点等合力。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在托马斯·哈代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是由当时父权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所致,作品中苔丝的反抗则表现出了其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苔丝是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女主角。她的悲剧源于其出众的容貌和高尚的品格。从苔丝之美的角度来解读苔丝的悲剧,更能深刻体会在男权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的抗争。  相似文献   

4.
浅析苔丝的悲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哈代的小说人物画廊中,苔丝是一个极富光彩的女性形象,她的美在她的悲剧中熠熠生辉。本文试将苔丝的悲剧放入社会悲剧、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个纯洁的女人——苔丝一生的悲剧命运及其毁灭。苔丝的悲剧是由虚伪的道德、不公平的法律、哈代的悲观主义等多重因素造成的。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缩影,苔丝的悲剧具有代表性,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6.
苔丝——男权社会中的牺牲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农民阶级代表的苔丝,她的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7.
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向人们揭露传统与现代、宗教与道德相互融合及复杂交织下产生的苔丝的悲剧命运。本文试图探讨在《德伯家的苔丝》,叙述者如何借用维多利亚时期世俗道德标准的双重性影响叙述方向,进而一步步逼死苔丝,并将叙述转向"无奈的命运",从而批判维多利亚时期世俗道德观念的虚伪和腐朽。  相似文献   

8.
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和必然趋势,城市休闲空间的设计是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对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有重要影响。文章以青岛市为例,论述了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青岛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现状指标,构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建设与生态文明基础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模型,针对现状提出了一系列为实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居民休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市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在一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础地位和不可或缺的导向、支撑、驱动、监督作用。通过对丽水市民在生态文明素养方面的调查,阐述了作为“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市民生态文明素养独有的特点,揭示了当前市民生态意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伊夫林·沃被誉为英语文学史上最具摧毁力的讽刺小说家之一,学者们多从反讽的艺术角度解读沃的作品,对其代表作《一把尘土》也不例外。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哥特式婚姻多为学者们的讽刺对象,而剖析这起悲剧婚姻起因的寥寥无几。空间是社会关系的载体和容器,地志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差异揭示了二人的不幸婚姻源于彼此价值观、婚姻观的巨大差异,传达了小说批判现代社会堕落文明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哈代笔下苔丝的悲剧性结局有着多重的成因。在性格上,苔丝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自我牺牲,坚持自己纯洁善良的本性,即使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也不与之妥协;在性别上,苔丝作为一个女性,在男权制社会中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其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应为男权思想服务,否则,即被人们所嘲笑。另外,苔丝家庭的不幸、亚历克的罪恶及克莱尔的错误均是导致苔丝悲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生态道德需要的逻辑起点是以“经济人”理性为基础,以生态理性为最终目标的“生态经济人”理性。“生态经济人”理性是生态理性的初级阶段。在新全球化时代,过分张扬“经济人”理性必会加剧生态危机,而过分主张生态理性却又曲高和寡,所以,我们需要一条在“经济人”理性的基础上,将生态理性从应然转变为实然的途径,这条途径就是倡导“生态经济人”理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外在的生态道德要求转变为公民内在自律、自觉的生态道德需要,更好地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托马斯·哈代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不停留在把男主人公安玑·克莱塑造成"伪君子"或"负心汉"的形象上,而是探入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挖掘出克莱性格中呈现的两重性,以此揭示了现代西方人面临的精神困境,赋予心理探索更深的社会批判内涵,同时也显示哈代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力和对人类精神处境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4.
埃斯库罗斯代表着希腊悲剧的黄金时代,在他的悲剧中,理想成分占有很大的比重。悲剧到了欧里庇得斯手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他把哲学和理性置入了悲剧。理性与理想在这里发生了冲突,现实主义理性的介入敲响了古希腊英雄悲剧的丧钟,旧的古希腊英雄悲剧因此而终结。  相似文献   

15.
"知与不知"是悲剧人物的悲剧性思想认识方面的共同特点,另外在情感取舍上还存在着理性与情感的纠结,再加上悲剧人物具有抗争精神,当生存受到阻碍,对自身现状的不满足时,就自然地进行抗争,要实现自我超越,当双方矛盾出现对立,就以两难之境表现出来,形成悲剧冲突,这往往也是悲剧人物陷入两难之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哈代在其悲剧小说<无名的裘德>中充分运用了反讽的手法去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腐败.宗教撕下了虚妄的面纱,露出残酷的迫害面孔;教育本应给人以科学和光明,但钱却使之陈腐成为伪科学;婚姻不再是"爱情的高峰",而是毁灭爱情的武器;本然美好的人性却因"现实生活" 被人类自己毁灭.哈代似乎强调苔丝的悲剧原因是偶然的,但在<无名的裘德>中却用反讽手法更有力地揭露了社会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7.
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是他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女主人公苔丝尽管聪明美丽、勤劳善良,但是作为被害者的她最终却被送上了绞架。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提出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并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在消费领域出现了以过度消费、攀比消费、面子消费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消费方式,这种非理性的消费方式强调个体的消费欲望,结果造成极大的浪费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相悖,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有必要厘清生态文明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探讨现代消费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利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节约、公平、生态、理性的新型消费模式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农村姑娘苔丝的悲惨人生故事。纯真善良的苔丝被恶少阿历克诱奸,又被心爱的丈夫安琪儿抛弃,遭受身体和精神双重压迫的苔丝最终举起屠刀将阿历克杀死,也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父权制社会下的男性中心主义及虚伪的道德习俗等给苔丝带来的灾难,并进一步探讨苔丝在重压下成长为哈代笔下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的历程,以揭露资本主义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及由此导致的女性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20.
生态是自然状态,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生态文明的核心要求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其实质是以资源能源、生态环境承载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本文围绕“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最终在全社会实现生态文明”的主题,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意义和建设生态文明三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