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金融支农政策在很多农村地区没有取得良好效果,对现代农业与农民增收贡献不足,由于不同地区金融供给效果存在差异,实践中没有制定与区域经济相匹配的金融发展模式,使得金融效率缺失.提出应根据区域经济主体结构的差异,推行不同金融发展模式的观点.在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以农业信贷补贴理论为指导,建立政府导向型,政策性金融与合作金融为主,民间为辅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在经济较发达农村地区,以农村金融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指导,建立市场导向型,市场金融为主,区域性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之间的矛盾,是近年来制约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开展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对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支持"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星子县农村信用社开始尝试金融信贷产品创新,支持"三农"资金需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为有效提供农村金融支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萎缩和信贷边缘化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政策执行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贷款难的成因,提出了重构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欠发展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贷市场:特征、效率与组织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近20年来金融改革“重城市、轻农村”,农村金融体系没有根据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来通盘考虑和规划,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大量撤销农村地区分支机构,致使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足,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市场中形成了寡头垄断。垄断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村信贷市场农村信贷效率低下,具体表现为社会福利损失、农村信贷供给总量不足、信贷品种创新能力低和对农村借款人实行价格歧视。因此,加强农村金融业务吸引力,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有序竞争和充满活力的农村信贷金融市场,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一)以构建农村经济金融和谐发展为出发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根据县域新农村建设和金融实际,建立合理分工、功能齐全、互补互助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当务之急.即以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国有商业银行、各类农村保险参预的适合农村经济特征的金融体系,整合金融资源,形成信贷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农村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之间的矛盾,是近年来制约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开展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对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支持"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星子县农村信用社开始尝试金融信贷产品创新,支持"三农"资金需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为有效提供农村金融支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本文从我国金融机构针对三农推出的热门产品--小额信贷出发,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结合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特点,分析小额信贷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困境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商业银行的离农倾向,农村信用社加大支农力度动能不足,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业务还未完全展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尚在试点,导致农村金融服务有效性不足。现阶段,我们应该借鉴各国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经验,加大对农村的财政、金融投入,重建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平台,对农村地区的各类金融机构进行正确的定位、深化改革,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路径与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城乡金融二元化问题日益突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从业人员和信贷资源不足.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商业银行责无旁贷.商业银行服务"三农",既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对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路径和经营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成彦 《时代金融》2014,(27):173+17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效支持;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广大欠发达地区来说,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既是金融机构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进一步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客观需要。文章对如何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农村信贷扶贫现状,改善贫困农村地区信贷供给状况有三种可选择路径:一是贫困农村地区的涉农金融机构都应以合作制为重点;二是无论选择何种路径都应加强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融合。不仅包括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合作,还包括正规金融机构之间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合作;三是贫困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应坚持市场化原则。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通过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温家宝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心系人民、关注农民,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明确态度和坚定信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新疆作为我国西部边陲经济落后省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更需要金融的强有力支持。近年来新疆金融业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农村信用社发挥了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内外部因素制约,新疆农村金融发展还相当滞后,金融机构数量减少、信贷投入不足、金融产品单一、农业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等仍是现阶段制约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3.
从金融机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和金融空间结构看,湖南省农村信用社仍然是农村金融的主体,但是农村合作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保险公司等多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农村金融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农业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成为除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三大主力外的有益补充,金融要素空间上出现“中部塌陷”特征。改进生产函数,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显示,湖南省农村金融规模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金融机构组成结构的多元化、农村信贷市场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湖南农村经济增长,而金融要素从集聚向发散的空间结构转变不利于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对中部地区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基本判断 从中部地区湖北省孝感市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路径看,其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基本同步.从与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适配性考察,涉农金融信贷支持还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改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涉农信贷产品任务艰巨.从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涉农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以及涉农信贷管理制度间的关联变化,可列表如右表1.  相似文献   

15.
目前,微型金融市场的微型金融机构主要有小额信贷、社区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而且这些金融机构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正在深入进行,而农村信用社改革无疑是本轮农村金融改革的主线.本文借鉴微型金融适应微型金融市场发展的基本经验,围绕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一般思路以及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路经.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一)农村金融创新主体单一,创新动力不足。农村金融组织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强制性制度安排,人为地降低了农村金融组织的合作性和竞争性,导致农村领域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单一,农村信用社占据了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垄断地位,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17.
(一)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功能弱化.一是县域金融机构提供存款、汇兑、结算、信贷等金融服务工作覆盖面低.二是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内功能弱化,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三是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健全,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下,普惠金融问题已成为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然而,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下,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促进问题具有特殊性。本文以普惠金融为视角,探讨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根源与农村信贷金融建设中的法制问题,试图从系统性制度设计的角度,基于贫困的性质与根源来深入分析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贫困现状与金融结构,为反贫困制度设计提供参考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系统性框架制度。  相似文献   

19.
卢垚 《中国外资》2011,(4):37-38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本文从我国金融机构针对"三农"推出的热门产品——小额信贷出发,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结合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特点,分析小额信贷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困境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优化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要求县域金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我们也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即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由于机构设置、资金外流、信贷制度、激励机制、信用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呈现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减少、政策性金融机构发育不全、农村信用社势单力薄、民间金融和其他金融发育不良的现状.金融资源配置存在多重障碍。优化配置成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发展状况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