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户作为土地流转的主要参与人,其意愿与决策是土地流转的主要依据,因此,研究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对解决农地流转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江苏省典型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在农地流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与产权状况、参与主体状况;其中,人均承包地面积、人均非农收入、家庭农业人口数和受教育程度是主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细碎化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成本—收益理论,排序概率选择模型。研究结果:(1)农地细碎化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单位面积农业生产收益,对农户农地最优经营规模产生负向影响;(2)农地细碎化对农户转入意愿产生负向影响,使农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量减少;(3)农地细碎化对农户转出意愿虽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农地流转市场的供给量增加,但农户转出意愿主要受非农就业影响。研究结论:为活跃农地流转市场,应采取农地整治等措施降低细碎化程度,鼓励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转入农地,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格局,增加农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量;此外,应深化城市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提供更多更好的非农就业岗位,以吸引农民市民化,使更多的农民愿意转出农地,增加农地流转市场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构建专业化农户农地流转理论模型探索专业化农户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并从固定资产不可分性、专业化分工、交易成本节约等方面分析农地流转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在"三权分置"农地流转产权制度安排下,农地租赁价格对调节资源配置的杠杆效应有限;专业化农户是否流入农地取决于农户的实物资产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和农地流转的社会经济风险,而农地流入规模取决于土地的边际收益、生产能力以及农地流转的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和执行成本;农地流入会提高农户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4.
从两村调查情况看,农地的主要耕作人和承包地经营权责任人为"3899"队伍;流转类型主要为"农户+农户"和"农户十种养殖大户"型;事有承包权的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部分兼业农民和农民市民,既是承包地流转的流出主体,又是承包权的流入主体;流转范围逐步扩大,但期限短、比例小、收益少,土地用途出现"非粮化"趋势;人们期待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天津市蓟县农户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为基础,农户农地转出期限偏好的影响因素按贡献率进行排序。分析得出农户农地转出期限偏好受到户主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提高农户文化水平,改善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改正农民传统思想,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完善政府管理职能,促进农地合理流转;组建中介服务组织,保障农地流转收益。  相似文献   

6.
原承包地的妥善处置事关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生计问题,也关系到易地扶贫搬迁的成败,以民乐县3个乡镇282户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探讨搬迁贫困农户原承包地经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搬迁农户原承包地经营选择遵循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理论逻辑,符合成本收益理论;(2)搬迁农户原承包地经营意愿呈现区域差异化,总体上而言,58.2%的搬迁贫困农户不愿意经营原承包地;(3)搬迁农户原承包地经营意愿受农户个体及家庭特征、承包地资源禀赋特征、非农就业能力和风险的影响显著;(4)区域资源异质化下,影响搬迁农户原承包地经营意愿的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户林地使用权流转行为机理和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分析了农户林地使用权流转的成本收益构成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剖析了相应的流转策略。研究表明,转入户的林地经营收益水平、转出户的非林就业收益水平及流转交易成本水平是农户流转收益和社会总收益水平变化的三个关键决定因素。可以采取提高转入户的林地经营收益水平、增进转出户的非林就业机会及收益水平和降低流转双方的交易成本等措施提升农户及社会的流转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8.
集中安置的易地搬迁农户面临经营农业的距离障碍,可能导致承包地种植收益的无形价值损失。其承包地妥善处置关系到贫困人口的生计可持续,关系到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本文以理性选择理论为基础,构建易地搬迁农户承包地处置分析框架,结合湖南、湖北两地的调研数据,对保留承包经营权、流转经营权和退出承包经营权三种处置方式及农户所面临的制度约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搬迁后农户继续耕种农地获利减少,放弃耕种农地的比例将增加;搬迁地区农地流转缺少有效的、正规的渠道,搬迁农户难以通过市场实现资源交换利益最大;搬迁农户存在较高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但目前缺少易地搬迁农户承包地退出的制度设计。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可操作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地流转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贫困地区如何实施农地流转值得关注。文章基于湖南省392户贫困地区农户调查样本数据,研究了贫困地区农地流转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流转积极性较高,农地流转发生率达到了75%;方式多样化但规模较小,95.9%的农户流转规模都在6亩以下;用途单一,74.8%的农地流转以后继续用于耕种和养殖;流转价格逐步提高,其中64.6%的农地流转价格在500元/亩以上;农户法律意识逐渐增强,有91.2%的农户签订流转合同。利用Logistic模型探讨了贫困地区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并通过了检验,研究发现:家庭工资收益、政府提供培训和流转合同的签订是影响农户进行农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因此,为有效促进贫困地区农地流转,应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政府多提供相关培训和健全贫困地区的农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多视角深入研究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是破解农地流转瓶颈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现实途径。[方法]文章基于地域分异与农户分化的双重视角,在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的基础上,利用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地域分异与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结果](1)农户参与农地转出有一定广度,但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却缺乏深度,主要表现在农地全部转出的农户率低和农地面积转出率低两个方面。(2)地域分异与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均有显著影响。经济地域分异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区位地域分异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亦有显著影响;农户经济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3)家庭劳动力数、承包地面积、承包地块数,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分别有显著的负向、正向和正向影响。(4)家庭非农劳动力数和承包地距离,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则不显著;年龄、教育年限和职业类别等户主个体特征,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也不显著。[结论]地域分异与农户分化是影响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农地流转和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府应根据地域差异和异质性农户的不同需求,为农户转出农地提供差异化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确定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面积存在盖异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方差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法、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分析认为扬店镇现状人均居民点用地差异主要由耕地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水平等因素引起.研究结论:促进扬店镇农村居民点集约节约利用的有效途径为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完善农地流转制度和进行中心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使用权流转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以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慢,流转观念复杂,农村劳动力素质低、转移难度大,交通不便等是影响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加快西部地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目的对我国土地资源结构布局与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进行探索性的分析研究。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我国土地资源结构布局及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说明,人多地少或人均耕地并不是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土地的经济生产力是形成东西部差距的主导因素,而对土地的投入和产业结构或用地结构的差异是最关键的。  相似文献   

14.
土地转出中的各方利益博弈和家庭分化导致小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存在较大差异。为能清晰掌握影响小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因素,文章以有关影响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33篇文献为基础,运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效应量汇总、同质性检验、发表偏倚检验和Meta亚组回归,得出以下结论:(1)受教育程度、非农收入、政策认知和社会保障对土地转出有显著正向影响;(2)从效应值大小来看,政策认知为最主要影响因素;(3)流转政策越完善、质量越高的期刊越能体现家庭收入对土地转出的作用,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更能体现家庭收入对土地转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地流转可以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民增收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目前西秀区农地流转中业主经营受到信息传导不畅、缺乏中介等问题影响较大。该文通过对西秀区农地流转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基于农地流转的市场分析探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微观机理.研究方法:农户调查法和模型模拟法.研究结果:农地流转的驱动因子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随着农地流转率的增加,农地利用变化率虽然在各地均表现出"凸"型非线性增加态势,但是在增加幅度上也表现出区域差异.研究结论:要进一步优化农地利用结构,可以从刺激农地流转的微观因子角度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基于DPSIR模型的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索适合城市地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的综合定量研究方法,为相关规划与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 GIS空间分析法,综合适宜性评价与景观健康评价。研究结果:基于DPSIR模型分析天津市域土地利用的主要压力与影响因素,评价其综合适宜性状态,基于此划定经济发展优先、生态保护优先和协调发展三个土地空间配置方案,并对三个方案进行景观健康影响评价,发现以协调发展方案进行城市建设对未来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最小,因此建议选择协调方案作为天津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和功能分区的首选方案。研究结论:基于DRSIR模型进行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研究,不仅有助于研究者针对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特点选择评价内容与指标,而且可定量化评价土地空间配置方案的潜在生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地空间配置优化方案选择中的人为主观因素,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耕地保护中农户行为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有关耕地保护中的农户行为研究。研究方法:文献比较法。研究结果:从耕地与农户间的关系、影响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因素、影响因素驱动下的农户行为结果和激励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研究结论:正视农户行为对耕地保护十分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政策,必须认真对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农户及其行为。  相似文献   

19.
利用系统分析方法考察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内部的市场机制、政府管制及外部环境等与资源配置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市场发育及市场功能失灵、政府管制制度及政府失灵以及流转系统外部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虽然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却不一定更有效或可能导致资源配置负效应.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立法建设,为流转提供法律支持;深化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明确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及其产权权能;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培育与政府管制制度的系统建设和改革,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耦合;转变政府职能,多方面保障政府行为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目的:系统介绍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的背景、主要过程、技术方法、评定结果及成果应用。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全国耕地划分为15个等别,平均质量等别为9.80等,质量水平总体偏低。研究结论:该项工作第一次全面查清了中国耕地质量等别及其分布状况,为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