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静 《江南论坛》2023,(3):52-57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坚持把握好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的关系原则、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原则、循序渐进与先行示范相结合的原则。新征程上,扎实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通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等措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精神生活新期待。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提升公民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和责任意识,人民群众才能够享受更加幸福的生活,我们的社会也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走出认识误区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节约与生活消费相对论。这种观点认为节约就是省吃俭用,节约就是缩减生活消费,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矛盾。节约是人类在促进社会进步活动中对稀缺性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而消费是指人们转化自然资源、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从支付的角度来考察,消费包括公共消费和个人消费。无论哪一种消费的节约都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从消费者个人来说,节约有利于他更持续、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消费;从社会来说,节约资源,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其他人的需要。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现在还有一部分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不少职工不能按时足额领到工资,失业、待业人员增多。要改变这种状况,使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得到满足,就必须提倡节约。  相似文献   

4.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社会保障是社会公共需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社会保障支出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进社会稳定和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具有鲜明的历史感。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西方资本主义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难题,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样板,具有重大世界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坚持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李丽月 《发展研究》2006,(11):103-10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决定》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也应有繁荣的文化。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事业的兴盛、人民的需要,务必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7.
旅游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旅游经济已发展成为独立的综合性产业,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既是加强和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需要,也是不断满足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刘思华 《当代财经》2005,(5):128-128
早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就开始反思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谈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的不足之处时认为:过去,我们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对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讲得比较多些,这当然是对的。但对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需要讲得很少,就不对了。因此,  相似文献   

9.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武装和服务人民群众,回答人民群众的思想诉求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边境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我们善于对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进行“望闻问切”,选择符合人民群众实际需要、能为人民群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民生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一、治国必先治吏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时期,由于传统的党政不分、政府包揽一切的思维和理政模式不会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行政权的过分强大在我国仍然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据统计,在我国大约有80%以上的法律和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行政执法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处于举足重轻的地位,可以说,没有依法行政也根本谈不上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必然要求。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确立,为实现依法行政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前提条件。不奉行依法治国的方针,就不可能有依法行政。因为依法行政不是孤立的,依法行政需要权力机关加强立法和必要的授权,需要司法机关的保障,需要全国人民有良好的法律素养,以及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等等。没有依法治国的大环境,就谈不上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又是依法治国的核心、难点,依法行政的主体就是那些掌握行政职权的国家公务员。正因此,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可见,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治吏。治吏,人们常常从治理官吏的贪污腐败和依法行政以及公务员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角度谈依法治理。笔者认为治吏首先要使公务员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其次要提高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也就是先从主观思想上解决问题,再以客观制度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1.
张宁 《经济学家》2003,(2):78-87
本文探讨了全金融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全金融运作模式和全金融产品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全金融具有目前任何金融混业经营运作模式或单个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强大金融功能,是世界金融未来的新形态;全金融运作模式是世界金融未来的主导运作模式;全金融产品是全金融运作模式生存和发展的微观基础,是世界金融未来的主导产品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以赛亚·伯林的自由思想起源于对西方传统思想的批判,正确理解伯林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概念的内涵、特征及差别,把握两种自由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本清源,无疑具有理论的探讨意义和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根据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生产要素在财富的生产中所作的贡献产生的一种分配形式。“要素所有权”是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它决定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是“按要素分配”原则存在的依据,“要素贡献”是按要素分配原则的最终决定因素。在按要素分配理论中,正确认识“要素所有权”与“要素贡献”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是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分析和解释中去,这可以看做是广义虚拟经济之"元" "极"思路的一个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增长"到"对穷人友善的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荣鑫 《经济学家》2007,(6):109-117
本文回顾了国外学术界和国际机构从强调"增长"到重视"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思想演变,介绍了"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不同定义,以及如何在这种视角下重新讨论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总结了国外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基本共识.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这方面的思想演变和理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国企"改制透析"国银"改制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湲 《当代财经》2002,(4):28-31
明晰的金融产权结构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要求;而资本充中率则涉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我国银行与证券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回归既是国际潮流,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制度变迁的最终选择。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混业经营应选择选择的混业经营模式,即这种混业经营模式巳不再是单纯地追逐利润,而更多的是竞争所迫或业务开拓所需,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偏私或偏公的观念,已难以对所有权社会化的趋势作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所有权本身的逐渐衰落和约束的逐渐弱化,使得所有权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超越"公"与"私",实现公与私观念的更新,建立现代社会化的产权制度就成为所有权变革的价值取向.这对于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地方上贫困居民反对政府将贫困问题作为技术问题来处理的做法,但对政府做法的抵制却又使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探究个中原因.文章以哈尔滨附近某一工人村为例,通过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工作人员与当地贫困居民之间的日常交流,揭示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运作方式.低保作为党和政府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使得贫困问题变成了既可量化又可灵活界定的概念.下岗工人声言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抵制政府这样的做法.本文发现,工人的这种抵制行为,造成了政府的基层干部在实施低保政策时首先考虑的是"劳动能力"这一传统的社会主义标准,而非政府明文规定的"收入"水平.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地方制定的新的低保标准使得本应成为低保主要对象的城市下岗工人的大多数不但没有从中受益,反而被排除在了低保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