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形势下,我国的企业要建立国际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其自主创新能力尤显迫切和重要.企业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政策、法律体系的完善,创新投入体系,创新网络路径,创新人才环境和自主创新模式等方面探讨了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经济活力之源。在剖析上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态势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上海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合作创新与中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合作创新能够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我国目前的市场结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和信誉机制不健全,针对这些因素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事实表明,创新源泉来自于企业,市场竞争程度越高,企业创新能力越强.因此,一个国家市场化水平的高低,最终决定了其创新能力的大小.所以对我国自主创新环境进行分析评估是势在必行的.文章首先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和动力进行分析,然后探讨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条件,最后构建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张军 《当代经济》2010,(4):42-43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企业间竞争愈加激烈的形势下,我国的企业要建立国际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其自主创新能力尤显迫切和重要,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从政策、法律体系的完善,创新投入体系,创新人才环境和自主创新模式等方面探讨了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回顾、研究国内外理论界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相关文献,对自主创新内涵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和对策建议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了目前学术界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而提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包括对自主创新微观层面研究的不足、应用对策研究的针对性不强、测评指标的选择过于复杂等,并从加深理论研究、正确区分和选取调研对象、深入研究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技术市场、技术转移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未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方向,从而为丰富自主创新相关理论的发展和我国制定企业创新政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参考国内外有关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总结归纳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中的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包括管理层自主创新意愿、企业文化的创新程度、组织学习水平、创新投入水平、组织对创新的激励程度、技术机会能力和市场定位能力等。在确定了这些关键因素之后,本文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在创新过程中,各要素从战略、组织行为和能力这三个层面形成一种彼此促进的机制,它决定着企业的创新方式和创新绩效,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战略、能力和现有的技术状况,选取二次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等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确保技术研发、新产品市场化以及后续发展这三个环节形成良性循环并最终完成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自主创新体系构建是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整体较弱,创新投入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重重困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中要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强度,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的作用,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创新体系,强化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盛亚  钟涛 《技术经济》2009,28(10):6-10
本文以浙江软件企业为样本,通过探讨创新投入和创新文化对自主创新动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建立了自主创新由动力到能力的传导机制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创新收益预期和创新风险预期推动着企业创新文化的确立和创新的投入;创新文化和创新投入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传导机制在自主创新动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创新投入在创新文化和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主创新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兴衰,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阐述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并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以引导我国中小企业走上依靠自主创新的良性发展轨道,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产权明晰是旧城更新改造规划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产权失灵是过去制约城市规划干预效率的内在原因。根据当代产权制度多元化的趋势,今后我国旧城中应当鼓励公有、共有和私有产权的多样并存,而不应当片面地从一种制度极端(公有产权占绝大多数)骤然跃进到另一种制度极端(私有产权占绝大多数)。传统大规模更新的巨大惯性是在公有制转轨上形成的,要转向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方式,必须另外铺就一条合理的路径。私有产权的轨道上,只能容纳少部分受益者,而大量的弱势群体注定没有能力跟上这趟貌似充满效率的快车。只有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共有产权制度,才有可能为旧城朝向"有机更新"方式的顺利转轨,提供坚实的路基。包括公共产权形式在内的多样化产权形式是旧城更新中的最好选择,它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社会保障和促进多样化的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结合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势在必行。大都市郊区农村的村庄整治规划有着它的特殊性。在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与上位规划衔接,相辅相成但不宜照搬;(2)打破村庄权属界线,加快土地流转进展;(3)节约集约用地,淘汰渠灌灌溉方式;(4)规划农业发展方向,引领都市农业潮流;(5)规划协调近远期,保留村庄整治的弹性空间。  相似文献   

1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内蒙经济发展区域协作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林  曹阳  赵英才 《经济地理》2006,26(2):199-202,206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组成的东北经济区,是我国最早形成并在结构上相对完整的大经济区,有着区域经济协作的天然条件和深厚基础。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规划和实施中,要以区域经济一体化思想为指导,站在地区分工与协作的高度,分析和研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区域协作的阻滞性因素、协作的主体领域以及推进三省一区区域经济协作的总体措施,以实现要素区域间优化配置,从而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使东北大经济区成为我国第四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4.
Technological Progress, Job Creation, and Job Destruc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ew technology embodied in capital equipment can be adopted either through destruction of existing jobs and the creation of new ones or by renovation, updating the job's equipment.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destruction of jobs generates worker layoffs, we show that higher productivity growth induces lower unemployment when renovation costs are low, but that the response of employment to growth switches from positive to negative as the cost of updating existing technology rises above a unique critical level. The effects of idiosyncratic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and cross sector mobility on the aggreg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are also studied.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Classification Numbers: D92, E24, J41, J63, J64.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的知识和技术进步速度越快,发展中国家越是能收到技术模仿的好处,从而带来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越是接近技术前沿的发达国家,创新型企业家的作用越大,离技术前沿越远的发展中国家,模仿型企业家的作用往往更明显。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家通过知识过滤、吸收、模仿、"干中学",不断积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为自主创新积蓄力量,最终能实现模仿式创新和自主创新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生产的专一化和分工的细化是一种必然趋势。由“阻隔式”向“引入式”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现有的领先科技成果,融入发达国家间的分工协作体系和产业内贸易,实现本国经济高增长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在极大地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的经济主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在意识形态、经济独立权、经济立法权、经济稳定性等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本国经济,同时又能够维护国家经济主权,是发展中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雏护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利益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改造在中国语境下的讨论既是一个老生常谈,又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为了解决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衍生的各类问题,在西方国家大受欢迎的PPP模式逐渐成长为中国城中村改造进程中的选择手段,而土地信托方式在PPP模式下的应用,则是为PPP模式的推广,尤其是城中村改造方面提供了崭新的融资路径。可是,一个崭新的模式究竟会在运作过程中遇到怎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为这些问题从法律方面找到解决的可能?怎样能够让信托制度为PPP模式进行城中村改造提供更大动力?这些都是本文讨论的焦点所在。文章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个部分是论文的基础,将介绍PPP模式和信托在城中村改造运用的概念、现状,并且指出在运用过程中所要面对的主要法律问题;第二部分将重点探讨PPP模式下信托将要面对的多轮融资反稀释的问题;第三部分将讨论信托计划在城中村改造中退出机制的问题;第四部分将从法律层面分析信托计划所面临的监管,以及风险控制问题;最后一个部分将对本文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中国和八国集团(G8)是否存在经济政策协调的经济基础,文章以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为依据,从经济相互依存度考察政策协调的基础。通过选取衡量经济体相关性和趋同性的标准,对中国与八国集团中七个主要发达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度进行比较。贸易的相关性和部分政策变量指标的趋同性,说明中国和七国已表现出一定的经济政策协调基础。但是,运用VAR模型对影响经济波动的深层因素——供给和需求冲击进行对称性分析,却显示中国与七国冲击对称性尚不显著,表明中国与七国相比参与政策协调的成本会比较大。所以,中国目前可不急于全面参与G8的政策协调,而应先利用当前的对话机制,加强同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逐步探索未来协调的步骤和领域。  相似文献   

20.
Central banks are evolving institution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particularly in Britain, central banks were used as instruments of the state to finance government and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once they went up the economic ladder, advanced economies kicked it to preclude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climbing it, too. It is in this context that the modern independent central bank, concerned with inflation targeting alone, which harkens back to the Victorian era, should be interpre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cent evolution of the Argentine central bank in this broa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