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海杂波的存在严重干扰了近程目标的检测,尤其是以检测近程目标为目的的导航雷达,而现有的海杂波抑制方法中主要是通过特定STC曲线对雷达前端增益进行调节,以避免近距离的海杂波饱和,但在较强海况下近程的海杂波依然很强,导致很多虚警。文章介绍一种基于接收机检波后视频信号的自适应海杂波抑制算法,通过雷达回波幅度自适应计算STC曲线,将近程海杂波强度压制到与噪声幅度均值一致,按照纽曼皮尔逊准则可将海杂波剔除。  相似文献   

2.
鉴于场面监视雷达的雷达回波数据中含有大量的背景杂波,增加了录取终端的数据处理量并影响了跟踪效果,文章绍了一种利用杂波图过滤掉雷达背景杂波的方法,可以对背景杂波进行较为有效地抑制。使用效果证明,此方法能大大减少雷达视频的数据处理量,增加跟踪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数据关联算法是雷达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之一。传统的数据关联算法利用目标位置信息进行关联,如最优邻近、概率数据关联等等。当目标环境异常复杂时,如目标在杂波区、目标密集区时,基于位置信息的传统数据关联算法性能下降,易造成目标跟踪丢失。文章根据证据理论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多特征信息的联合数据关联算法。对于回波起伏缓慢的目标,将目标位置、目标方位变化率、目标能量和等特征信息代入目标点迹航迹关联过程。在杂波区、目标密集区时,利用目标点迹的特征变化来判断点迹是否为目标正确关联点迹。通过雷达实测数据验证表明,多特征联合数据关联算法可以改善目标在杂波区、目标密集区等环境下的稳定跟踪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雷达回波数据,首次提出使用频谱分解的方式预先提取多尺度回波信息作为深度学习网络的输入数据,以丰富输入数据的特征信息。模型主框架采用UNet神经网络,并且针对模型退化问题,加入了残差连接结构。基于以上设计,提出SpAt-ResUNet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雷达回波外推算法SPROG与深度学习网络ResUNet模型,该模型对于未来1 h的雷达回波预测长时间外推图像模糊的问题以及强回波留存能力分别得到改善和增强。  相似文献   

5.
郭逸伟  肖健  黄宏永 《魅力中国》2011,(17):355-355
随着我国海军建设的发展,对于海上目标识别的要求越来越高,如对沿海不明目标的识别,多依赖雷达等手段,由于雷达存在着回波显影的展宽、伸长、粘连等现象,不易准确辨别目标,而民用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对于军事则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AIS设备可以对海上目标精确的识别,在其他方面如打击海盗、海上犯罪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袁林 《魅力中国》2011,(8):360-360
宽带雷达检测具有使用窄带雷达所不能比拟的优势,随着宽带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宽带雷达检测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宽带雷达整体的发展。本文主要深入探讨了二进制检测算法在宽带雷达中的应用,分析了其性能特点。并且根据宽带雷达回波的特点,改进了该算法,提升了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7.
复杂海杂波中的目标检测一直是一个探索性强、难度大的研究领域[1],在非相参对海雷达检测领域,单帧恒虚警、多帧的TBD技术均会带来较大的虚警,文章提出一种多帧数据相关性积累算法,利用海杂波的帧间非相关性进行海杂波抑制与目标检测,解决了快速目标帧间跨距离单元、方位单元的帧间数据相关积累问题。经实际采集数据验证,比单帧恒虚警检测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18年3月4—6日福建省强对流天气的成因,重点对局地降雹天气进行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支槽、高低空急流、中低层切变和地面冷锋是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4日白天高空在强大的暖区控制下,表现为西低东高的大尺度环境形势下急流所产生的强水汽能量在华南地区汇聚;4日夜间至5日上午全省处于强垂直上升运动区,最大上升速度的高度明显高于0℃层高度,低层水汽通量强辐合区从西往东移动并且辐合中心在逐渐加强,水汽汇聚再通过强烈的上升运动到达0℃层,有利于冰雹生长;降雹时回波强度、高度、液态水含量都有明显的跃增特征。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遥感技术今后应用发展的趋势及遥感地物定量化的意义和内涵,介绍了实现遥感地物定量化分析的高级工具ENVI,分析了利用遥感影像处理软件ENVI的高光谱分析工具进行地物识别和遥感地物定量化分析的流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探地雷达与钻孔数据联合解译的方法进行固废探测、地下水调查,通过钻孔标定和反射异常解译来判别目标地质体的分布范围。经钻孔验证,探地雷达与钻孔数据联合解译成果可较真实地反映场地地质特征和目标体分布,为后续环境调查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探地雷达具有便捷、高分辨率等优点,为避免某接收沉井在下沉过程引起地面塌陷灾害,采用探地雷达对沉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区进行探测,查明沉井施工可能影响的沉降范围及地层脱空情况。通过在介绍探地雷达基本方法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温州市瓯江路接收沉井的工程地质资料和雷达检测数据,判断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类型、范围。实践证明探地雷达可以准确定位地面沉降范围、分辨不密实体以及地层脱空等地质灾害,为工程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利萍  蒋鑫  马跃 《科技和产业》2021,21(11):333-338
为提升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对仪表的识别检测能力,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变电站仪表检测中,提出一种适用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该网络以深度可分离卷积替代传统卷积作为特征提取基本单元,有效降低网络参数.同时,针对不同尺寸的目标,采用反卷积多通道融合和多支路空洞卷积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网络对图像多尺度特征信息的获取,保证网络检测精度.通过实验表明,所提网络在目标检测精度以及效率上都有较大提升,并能较好地应用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仪表检测中,实现高效识别检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航空器冲突判定模型的研究,阐述了两种模型的构建方式和具体应用方法,基于两种模型的建模方式和算法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冲突判定模型,新的模型简化飞行态势的分类和航空器保护区的设定,以航行差、航空器相对趋势及告警距离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MATLAB利用雷达历史数据对新构建的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证明此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冲突探测的准确性,并满足实时性和虚警率的最低要求,保障了航空器的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弃土场环境影响的具体情况,以系统动力学-因果回路为主要体系构建方法,建立弃土场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确定主客观权重,再将两者组合赋权后的权重作为最终权重,应用到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分析.选取渑淅高速公路12号弃土场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与航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对该弃土场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环境影响水平为中等级别.研究结果可为施工方与环保部门对弃土场选址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九寨沟–黄龙机场(以下简称九黄机场)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LAP-3000型风廓线雷达数据和探空数据进行研究,探讨九黄机场的风场特征,以及高空风与低空风之间的联系。分析得出,九黄机场偏西风主要发生在12月、1—3月和6—9月,且气温较低、高空风速较大时,机场上午后易出现偏西大风。研究可为高原机场的气象条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帮助九黄机场了解大风过程的特征及规律,减少因乱流终止飞机进场,从而提高机场利用率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段炼  郭鹏宇  张杨 《科技和产业》2022,22(1):384-388
上冲云顶是卷云砧上的穹顶状突起,往往伴有强烈的天气变化,给航空运行安全带来影响.利用天气雷达来探测强对流虽然灵敏度高,但探测范围有限.卫星可以大范围长时间不受地形的限制探测强对流.利用葵花8静止气象卫星通过水汽通道和红外通道双通道差值法、IRW-texture法以及局部最小值法这3种方法来识别上冲云顶.实验结果表明局部最小值法相较其他两种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地识别上冲云顶.  相似文献   

17.
付光辉  潘婷婷 《科技和产业》2021,21(10):328-335
依据2005—2019年江苏省各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2005—2019年各地级市环境规制强度和城镇化质量之间的协调性.结果表明:2005—2019年,江苏省不同地级市的环境规制强度和城镇化质量均不一致,总体水平较低;同时协调类型空间分异显著,从整体状况来看,呈现了由南向北递减的格局,南部城市整体水平更高,二者的协调发展还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地质雷达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衬砌空洞及衬砌钢筋位置检测,对隧道灌浆状态及深度无法准确判断,不能适用于隧道衬砌后灌浆质量及深度的检测,为此,研究对传统地质雷达检测方法进行改进,通过灌浆孔内增设信号反射装置,在不影响灌浆施工的情况下,增强了雷达反射波,进而识别灌浆状态及深度,达到了对灌浆质量检测的目的。通过在宝棠隧道及龙岗隧道中的应用实例,检测结果证实了改进后的地质雷达探测方法可以对隧道衬砌及围岩灌浆状态进行判断,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返工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双离合变速器在车辆上的换挡品质,提升电气化换挡执行机构的工作效率,给出执行机构性能与换挡品质评价准则;通过两种不同双离合变速器电控电动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分析,基于MATLAB数值仿真方法优化出最高效率进行试验.基于车辆6个维度的换挡工况对二者所搭载的变速器分别进行试验与CAN线数据采集,对比研究两种机构优缺点,通过雷达图的方式进行优劣说明.结果表明,两种执行机构传动效率可达70%且换挡品质相当.可见Tip in tip out工况对二者要求最为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