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帆 《经济科学》2012,(3):5-17
本文基于Theil指数二阶嵌套分解,利用1978-2009年31个省份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趋势和内在机理。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波动特征,城乡收入差距对Theil T和Theil L的年均贡献度分别为75.31%和73.89%,城乡收入差距变动对Theil T变动和Theil L变动的年均贡献度分别为84.19%和75.33%。中国总体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步入拐点的人均GDP分别为977.16和1012.74(1978=100且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GDP指数),2006/2007年总体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整体上开始步入"倒U型"曲线的拐点阶段。导致中国总体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和结构转化偏差,这两者会在同方向影响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基于上述结论可以给出我国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若干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东部9城市的抽样调查数据,结合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和预防性储蓄假说,考察了农民工家庭城乡消费的影响因素。总体来看,农民工家庭消费的3/4发生在城市,且城市消费比重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农民工家庭的城乡消费有着不同的决策机制,但都呈现出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持久收入、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人均住房资产是影响城市消费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消费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价格水平、利率水平及收入分配状况等,其中收入为最重要的因素。消费收入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代表性理论包括相对收入假说、绝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随机游走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及流动性约束假说等。各消费收入理论提出了相应的消费函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经典消费函数的两个基本变量,融合收入分配理论,构建消费函数的收入阶层假说。这一假说为政府制定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一)收入与消费关系的理论分析。研究消费需求离不开消费函数理论。消费函数理论就是研究家庭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当前,西方比较流行的消费函数理论主要有: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上述理论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强调收入因素在消费需求中的决定性作用及其对消费变动的深刻影响。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所给定的消费函数公式:C=a+b·Yd其中,C表示总消费需求,a是一…  相似文献   

6.
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外部经济受到较大冲击的情况下,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已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政策举措.作为影响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不能不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本文总结了中国1978-2008年间社会消费与收入分配现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城乡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关结论,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加强收入调控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全国与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证对比分析 运用Eviews软件,1978~2006年之间,对河北省与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这2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对比分析,进而得出河北省收入对消费的拉动程度。(一)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运用基于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的两种分解方法的省际面板模型检验持久收入假说的三个假设.结果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不为零;就诸省份而言,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进一步探讨了持久收入假说不能完全解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原因."λ假说"检验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过度敏感,其呈现理性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根据Aghion和Bolton的滴漏理论,选择中国的城乡年人均储蓄比、城乡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固定资本投资占总固定资本投资比及人均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四个变量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储蓄比及农村固定资本投入之间的关系,以此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滴漏效应进行判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滴漏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从城乡协调这一视角可将经济结构分解成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四个要素(变量),在分析广东、江苏和浙江该四个要素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基础上,通过对广东、江苏和浙江三省1978—2005年的结构变量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计量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量对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反映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对三省经济增长有着负面的影响。要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就完善城乡结构而言,既要加快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由第一产业为主导转向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导和农业人口向非农就业的转化,同时,还必须兼顾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能力这两个重要要素,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当期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消费与收入关系的主要分析1.早期,凯恩斯定义的消费与收入的函数关系为:C=C+cYD(00),变量C即截距,代表收入为零时的消费水平;c为边际消费倾向,表示收入增加一单位时所增加的消费;YD为当期或现期的可支配收入。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表明,当期消费取决于当期收入,消费意愿为边际消费倾向c,这就是经典的心理经验法则。边际消费倾向是凯恩斯主义三大心理法则之一,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石。2.现代消费理论强调人们一生的决策。生命周期假说强调一生中面对收入变动,选择如何维持稳定的生活水平;而持久收入理论则…  相似文献   

12.
聂鹏  李世平  鲍巍 《当代经济》2010,(12):30-31
本文基于1978-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探讨了城乡收入不平等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城乡收入不平等和消费不平等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城乡收入不平等加剧了消费不平等.研究结论表明,要缩小城乡收入和消费不平等,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适度引导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认为:以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为基础的标准真实经济周期模型,无法解释中国1978年以来消费波动非平滑这一关键特征事实,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中需求变动影响巨大.笔者重点考察了消费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技术冲击存在的前提下引入消费冲击可以模拟实际情况.从模拟结果看,中国1978年的经济波动确实是需求冲击(消费偏好改变、政府调控等)和供给冲击(技术不断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绝对收入假说作为理论基础,引入标准消费人概念,间接将人口年龄结构作为变量引入消费函数.通过对武汉市2000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由于武汉市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低于标准消费人,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未来的总消费和消费率水平会相对降低.武汉市为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应当对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文化与个体经济背景变化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协整理论的中国宏观消费函数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采用 1978———2002年间的宏观消费与收入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对中国宏观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分别对数据进行了单整和协整检验,在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宏观消费与收入的误差修正模型和长期均衡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全样本时间段内,消费与收入均为三阶单整序列,但不存在协整关系;以 1991年为界将全部样本分为两段后检验发现,该两个时间段内的消费与收入均存在协整关系。从而,中国宏观消费与收入的误差修正模型和长期均衡关系都存在。  相似文献   

16.
消费条件模型和各地区消费条件指数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樊纲  王小鲁 《经济研究》2004,39(5):13-21
本文建立了一个消费条件模型来考察影响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变化的各种因素 ,包括交通运输和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城市化水平、消费者信用手段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等等。模型发现城市化水平是在收入水平以外对人均消费影响最大的变量。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条件也对消费有重要影响。银行卡普及率和养老保险的普及有正的影响 ,而以吉尼系数表示的收入差距可能具有负影响。基于模型取得的对消费影响的经验参数 ,作者建立了一个中国各地区消费条件指数 ,对各省市自治区的消费条件状况进行刻画。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消费变动的未来趋势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圣学 《时代经贸》2011,(20):16-17
以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理论为基础,运用河南省1980-2009年数据,从量化分析角度对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持久收入、暂时收入与消费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河南农村居民收入是消费决定因素。政府既要建立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机制,以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阶层的角度,构建了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形成及变动的城乡核算方程,实证研究了1994-2010年间中国城乡阶层在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形成及变动中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形成主要由城镇阶层决定;城镇阶层对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变动的总体影响为正,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分配中城镇阶层收入份额的不断上升;农村阶层对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变动的总体影响为负,主要是城乡收入分配中农村阶层收入份额的不断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分解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过程可以分为形如倒N型的三个时期,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基本上与我国经济发展与制度改革的进程相一致。在1978-1983年、1983-1988年与2003-2008年这三个时期内我国地区间的长期收入差距得到缓解;然而在1988-2003年间,地区间的长期收入差距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对1978-2008年各时期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分解显示各时期内地区收入序位的排列相对稳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各时期地区间收入增长的累进性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造成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我国2002-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实际人均GDP为门限变量,建立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分析进出口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均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当实际人均GDP较低时,出口贸易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当实际人均GDP超过第一个门限值时,出口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将会减弱,当实际人均GDP超过第二个门限值时,出口贸易将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而进口贸易始终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正向效应,并且随着实际人均GDP的上升,该正向效应的影响程度将会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