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长期作为城市二产、三产转嫁发展成本的"受体",主体性缺失。从乡村主体性的视角,基于"三农"问题和城乡关系两个维度,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的"非农化"演化逻辑,指出乡村的蜕化发展走向了"村庄终结"与"村庄异化"两个极端。为了使乡村回归主体本位进而主动转型与复兴,依托乡村的本源价值和"新三农"关系的重新定位,从乡村主体的立场重构城乡关系,认为"乡村复兴"应包括内部结构重组与对外价值输出两方面内涵,并提出通过构建城乡要素互通系统,重振乡村产业活力、重塑乡村文化魅力、重组乡村治理结构、重构乡城平等互补格局、重建乡村政策保障机制,让乡村主动向价值回归、自身造血、繁荣复兴的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2.
西方乡村转型基本遵循生产主义到后生产主义的演化路径,相应地,其乡村空间认知经历了从物质到表征、从客体到主体、从生产性到后生产性、从静态单维到动态多维的转变,并开始关注微观主体"人"的日常生活实践,重视乡村空间的整体性.乡村空间三重模型是乡村空间研究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同时关注乡村空间的整体性特征以及动态转型趋势.在全球乡村背景下,对西方乡村空间理论及实践应用的分析能为解析中国乡村空间内涵及转型规律提供部分启示.现阶段中国的乡村空间研究仍多聚焦物质空间等单一维度,"整体性"视角仍显不足.乡村振兴背景下,本研究尝试从"内涵认知、整体维度、时空特征、转型机制"逻辑构建中国乡村空间转型研究框架,以期为中国乡村空间转型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提供探讨,也为乡村空间规划提供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姚秀利 《价值工程》2019,38(23):41-42
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对城乡空间转型普遍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城乡空间转型普遍面临用地低效扩张、碎片化严重、空间结构松散、乡村空心化等突出问题。城乡整体空间转型重点在于调控形成协调的城乡空间关系、有序的增长方式以及合理的空间组织模式。在空间转型方向上,应当顺应经济、社会、人地关系发展的动力相匹配,建立经济转型与生产空间转型、社会转型与生活空间转型、人地关系转型与生态空间转型的匹配机制,实现三大功能空间转型的协调推进和自主优化适应。  相似文献   

4.
张诚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0):58-64
当前,城市化已成为推动乡村公共空间发展与转型的重要力量.在结构层面,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呈现出城乡公共空间资源配置错位、类型失衡和社会性缺失的趋势;在功能层面,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呈现出主体功能弱化、功能单一化和功能异化的特征.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优先发展的制度安排、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的转型、压力型体制下的政绩驱动、市场机制的扩散和嵌入以及传统乡村文化的消解是引发乡村公共空间萎缩的内在根源.重构乡村公共空间,需要在模式上构建多元合作机制、在结构上实现空间均衡发展、在功能上坚持实用价值优先、在文化上彰显乡村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对乡村景观生态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通过文献资料法与定性分析法对城市蔓延内涵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从四个层面分析了城市蔓延对乡村景观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提出在我国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大背景下,应从城乡互动的视角分析城市蔓延与乡村景观生态安全问题,加强从微观尺度分析城市蔓延所导致的乡村景观生态安全问题,并因地制宜地研究不同区域不同时空尺度城市蔓延与乡村景观生态安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引导城市在合理区域增长是协调乡村景观生态保护与城市空间增长矛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加速了传统乡村的内生性改变,致使农村社会地缘共同体、产业共同体、治理共同体等多方面结构重组。针对传统乡村内部的社会治理结构性失衡、文化式微、经济结构的转变及乡村生态生活“三生”空间再造等多方面问题,应通过厘清民族地区乡村共同体重构的内涵与逻辑,从治理、文化、产业、空间等方面着手,探索民族地区乡村共同体的重构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对城市近郊区乡村发展空间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了传统城镇化建设思路下近郊区乡村发展存在的悖论。进而探讨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回归乡村主体、乡村多元增长、重构乡村价值的城市近郊区乡村复兴之路,探索与之相匹配的近郊区乡村复兴的空间转型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8.
陶一仙 《活力》2024,(4):178-18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发展了一大批单村改建、整村合并、多村融合形成的新型农村社区。但中国城乡关系二元结构一直是个复杂的课题,传统的村镇结构体系有待突破。在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成为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的新契机。本文以练塘镇为例,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扶持为辅,从空间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农业生产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菲尔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对乡村综合潜力进行评价。并提出集聚提升型、环境友好型和存续发展型三大发展模式,打造产居融合的新型农村社区,为新时代下的乡村发展提供合理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9.
客观评价城市周边乡村多功能特征,是分类制定精细化转型策略的关键之一.依据乡村振兴目标构建乡村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和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为案例,分别计算镇域尺度的生态保障(E)、农业生产(A)、经济发展(D)、休闲文化(C)、生活保障(L)5项乡村功能值,分析两个案例区不同乡村功能发展特征及其原因.从乡村功能优化的角度,结合乡村发展权保障、生态资源激活、城乡融合发展等政策与实践讨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城市周边乡村制定差异化和精细化发展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带头振兴乡村文化,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以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一城二区三生四大"(指生态养生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生产、生活、生态:大旅游、大养生、大文化、大流通)总体工作思路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文化可持续...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7,(27):205-206
职业能力评估是残疾人就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残疾人职业选择及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职业评估,有助于准确了解残疾人的兴趣、特长和不足,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提高就业成功率。本文分析了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的内容、意义和应用现状,并根据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发的建筑物偏斜及基础开裂,是岩土工程界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文章从不同基础受力特点、结构受力等角度对沉降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独立基础产生偏斜的的原因,为基础纠偏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地界定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各国在经济发展中有各自的特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应该简单地通过应用某一种政策主张,来解决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而应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适当的政策组合,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自营物流、市场交易成本,物流企业规模,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广州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方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州在中国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梳理广州工业遗产的固有脉络,找出现阶段研究的要义和难点,坚定传承历史文化的立场,实施保护利用双赢的方略,对维护城市个性特色、提升城市价值品位很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适应高技术战争需要,加快我军装备物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大的军事物流体系已经成为高技术战争强有力的支撑。军事物流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进程和结果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本文从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出发,提出了高技术战争对军事物流的需求;基于对美军军事物流的分析,对装备物流的基本内涵、装备物流建设的发展战略和需要重视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从颁布的时间看,我国迄今为止发布过的会计准则体系均是在国际会计准则作修订之后发布的,可以认为,我国的准则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本文以存货这一有代表性的准则为切入点,将我国新旧存货准则及IAS2作比较分析,试从我国存货准则的变化及与IAS2的差异来探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及规律。  相似文献   

18.
模拟计算毒气扩散事故后果,可以为事故应急处理提供依据。文章就有毒物质泄漏及扩散模型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有毒物质在空气中扩散危害性的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9.
杨立峰  李政 《价值工程》2006,25(12):106-109
企业成长的源泉始终是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主题,近年来研究更加深入。本文回顾与分析了企业成长理论关于成长动力的研究,认为资源、能力、及知识是企业成长的动力与源泉,提出了企业应不断吸收、转换、创造知识,促进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20.
建立并完善董事会是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内容。已改制企业在董事会建设中存在着董事结构不合理、董事作用难发挥、治理责任不清晰、缺乏必要的办事机构和议事规则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根本途径是塑造真正的多元投资主体。从更深层次看 ,更需要树立公司治理上的法治思想、提高董事的内在素质并真正设计出合理的董事会运行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