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逐步增多,广东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不断探索和建立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本文在总结广东各地探索和实践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所形成三种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描述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几个具体表现的基础上,从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与监督制度、土地补偿制度、政府干预、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制度原因,提出了保障失地农民利益应明晰土地产权、规范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征地补偿制度、规范和加强监督政府征地行为、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维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服务机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归纳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成果,学者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征地制度改革的研究;二是对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三是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研究。从研究文献看,目前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实证分析还不够深入,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探讨还不够系统等。提出必须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观点,深入研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证性研究;对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要做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对政府提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职能做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白玉冬 《农业经济》2012,(10):108-109
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诸多问题,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基金、养老保障风险基金,配套养老保障的法律法规,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提高他们参保的思想意识,构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对失地农民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统筹城乡发展、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弘扬社会的公平正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城市化进程中 ,失地农民处于最前沿 ,所以 ,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十分必要而紧迫。以“土地换保障”,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当前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做法。同时 ,由于失地农民处于弱势地位 ,应加强政府或社会的主体责任 ,规范征地行为 ;城市征地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进行 ,避免盲目征地 ;把失地农民纳入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 ,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从无锡的情况看 ,在城市化进程中 ,失地农民做出的牺牲和损失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的。而他们得到的补偿却很不够 ,只是少量的现金 ,但同时他们却背上了难以预测的巨大社会风险。补偿严重不足 ,是当前失地农民成为问题的要害。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要进一步提高征地拆迁补偿标准 ,完善征地补偿办法 ,推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 ,建立留地安置制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构建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的博弈模型,找出促使均衡结果合理化的因素变化关系。研究方法:博弈论。研究结果:减小失地农民的维权成本,增加失地农民的征地收益,加大对地方政府违法征地的惩罚力度,可以促使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之间博弈均衡更合理化,可以有效抑制地方政府违法征地的冲动,减少失地农民上访维权的现象,避免征地冲突的发生,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形成失地农民问题的历史根源,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健全是形成失地农民问题的直接推手,而政府寻租严重和监管的缺失已经成为失地农民问题突出的关键.必须从历史根源出发,结合现实条件,抓住关键环节,才能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以湖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阐述了构建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对具体操作程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和管理进行了探讨,并利用相关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了湖北省失地农民医疗保障资金的构成与筹措、医疗保障资金的监管、给付和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
土地征用中相关主体利益关系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土地征用中,围绕土地利益分割,形成了政府(国家)、土地开发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失地农民诸相关主体利益关系。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失地农民许多权益主要被政府及土地开发企业侵吞,在各相关主体利益关系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非合理性。因此,通过改革观行征地制度,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是保护失地农民权益、调整不合理的相关主体利益关系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政府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关系、机制与行为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行为选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运行机制包括: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其动力机制,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其保障机制,政府投入的稳定增长是其补偿与激励机制。我国应实施政府主导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建立宏观经济与社会政策和制度支持体系,财政资金的投入与支持体系,以及征政管理和服务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2.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城市地域和规模不断加大,大量农用土地因政府建设用地或商业用地而被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规模日趋增大,相应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各地在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无论就理论认识还是实际操作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就一般的层面上,总结分析和研究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   总被引:123,自引:2,他引:123  
征地制度改革应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和征地对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按照“土地换保障”的思路和“以民为本”的政策思想,确立“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以被征地所承栽农民安置的实际社会成本为依据,制定征地补偿标准,制定适合失地农民特点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成果的内在机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和发展致富问题。  相似文献   

14.
建设征地中相关利益主体利益关系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涛  施国庆 《农村经济》2006,18(2):19-21
在我国建设征地中,地方政府、土地开发企业、失地农民及所属集体利益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导致征地过程中利益冲突加剧。在当前建设征地过程中,利益分配与保障机制的残缺是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促进征地中相关利益关系的协调,政府应从制度和政策上加以保证和引导,以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失地农民的相关利益未能得到合理补偿,他们大多数人失地后进而成为“失业”者,成为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的社会服务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的扩张,会不可避免造成大量失地农民,而失地农民问题集中表现地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方面.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造成失地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很容易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生.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实际上暴露出失地农民利资本输出表达制度、农村土地间权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等尚存右诸多问题.我国应通过构建新时期的利益表达制度、构建新型土地产权制度等措施,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从法律、政策、制度层面解决好他们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对稳定大局和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都江堰市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及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其中的“焦点”提出对应措施,以推进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和就业出路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广州市通过改革征地补偿制度、发展集体经济、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实施促进就业政策等措施,降低了失地农民面临的风险,值得借鉴。但是,随着城市化的继续推进,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仍需要在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和促进就业方面加强探索,以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失地农民权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缺失严重,源于失地农民受到的社会排斥,包括结构性排斥和功能性排斥两个方面。一方面,户籍制度、社会阶层、社会文化产生了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对失地农民进行排斥;另一方面,由于失地农民自身人力资本水平偏低和社会资本存量不足,导致受到功能性排斥。要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必须从制度改革、文化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方面入手,努力消除失地农民受到的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制度变迁、社区治理与供需平衡理论对失地农民社区的制度变迁过程进行描述,重点分析社区居民自治制度运行的宏观环境、失地农民社区的主要特征及其决定的制度供需结构、基于失地农民"移居"的自治制度变迁的社会效用检验即失地农民在社区中呈现的制度适应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