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尹文秋 《经济研究导刊》2009,(10):123-123,256
产业集群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型工业化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加快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各种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常德作为后发地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强市,必须加快发展产业集群,才能使常德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形成常德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竞争能力不仅取决于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还取决于除资源禀赋条件外的其他能力,即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获得区域经济竞争优势只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拥有能够产生可持续的创新、演变和对环境把握的核心竞争能力才是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3.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必须加速推进区域创新,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才会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示范区规划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4.
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主要由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部分构成。通过对重庆市38类工业企业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并对各工业行业竞争力进行排序后得出结论:重庆市目前的工业产业的竞争优势仍主要体现在重工业方面;支柱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但对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常德在湘西北是个大市、资源利用和产业基础延伸的空间较大,拥有有利的宏观背景与政策支持,富有潜力的区位条件与区域交通优势,制造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但也存在规模工业总量偏小、结构不合理,城市面临较大竞争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31个省市区工业综合竞争力水平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鹏  熊文 《生产力研究》2005,(2):101-103
本文根据地区工业竞争力测定方法,设计了中国各省市区的工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地区工业要素生产率、竞争优势和竞争力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中国大陆3 1个省市区工业综合竞争力水平的主要因子做了进一步因子分析。通过对中国三大区域的比较,发现我国工业发展的东西部差距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生产率发展不平衡是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于乾春 《时代经贸》2010,(16):124-125
常德在湘西北是个大市、资源利用和产业基础延伸的空间较大,拥有有利的宏观背景与政策支持,富有潜力的区位条件与区域交通优势,制造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但也存在规模工业总量偏小、结构不合理,城市面临较大竞争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群经济可持续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中原城市群经济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立足区域.面向全球,统筹空间整体布局,创新机制,构建城市群系统的整体协调体系。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不可持续因素,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经济可持续竞争力提升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建筑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明确各区域建筑业竞争力水平是建筑业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结合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从资源条件、发展与支持条件、产业结构与效益、可持续效应四个方面构建区域建筑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 PP-DEA 模型从静态评价和效率评价两方面对我国区域建筑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构造竞争力指数划分为五个等级,我国大部分地区建筑业竞争力处于Ⅲ、Ⅳ级水平,并存在明显差异,为此本文提出提升建筑业竞争力的相应建议。研究结果表明, PP-DEA 模型在进行评价时不仅能有效地克服传统多元分析方法在综合评价技术上的不足,而且能够更科学、更全面地反映区域建筑业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是构筑东北区域竞争力的源泉,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要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东北三省有互补的自然资源和关联的特色产业,合作发展产业集群能更加突出这一组织模式所具有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合作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提高产业集群所具有的聚集力和竞争力.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东北地区合作发展产业集群应改变传统模式,同时,注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样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李光斗 《新经济》2004,(8):94-95
企业现有的任何核心竞争力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营销优势最终都应转化表现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优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取得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保证企业的长治久安、长盛不衰。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最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潘淑琴  侯治水 《经济师》2008,(5):272-273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东北经济区应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立足于现有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并借助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体系的扶持,尽快培育出具有一定优势的集群产业。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不仅可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且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概念,本文建立了一个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做了计算,结合石河子垦区工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对垦区五大主导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势状况进行了评价,最终得出垦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是化工制造业、纺织业和电力能源业。  相似文献   

14.
杨英  杨桂英 《经济前沿》2010,(3):96-100
文章探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讨论香港的产业结构竞争力优势、区域运行机制竞争力优势、区域制度竞争力优势、区域文化竞争力优势及区域生态环境竞争力优势,分析制约香港经济发展的三大"软肋":产业结构转型与相应的资源支撑不足、"积极不干预主义"政策尚未寻找到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要求的"支点"以及与珠江三角地区资源整合尚存一定的制度障碍,并指出增创香港经济发展新优势必须"扬长"与"避短"。  相似文献   

15.
区域知识产权竞争力的内涵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认知区域竞争力是以知识产权为内核的基础上,运用创新能力、竞争优势等理论,探析区域知识产权竞争力的内涵;以"资源—能力—竞争力"为分析框架,解构区域知识产权竞争力的结构模块,旨在引导区域科学地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有效地创造及运营知识产权资源,实现区域发展中产业竞争力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双提升",打造区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曾钫 《经济地理》2008,28(2):271-275
边境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的优势表现,是自己区域所特有的,它在短时期内是不能被其他区域超越、模仿、学习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区位因素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最不易重复,最具特色的竞争力,每个城市都应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且能以其区域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文章以延边为例,重点分析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享有的自然资源、经济区位和政治区位,认为只有通过各种有效的开发、组织、利用,才能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现实优势。  相似文献   

17.
提升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评价区域工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提升工业竞争力、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金成  宋立 《经济管理》2006,(15):11-13
“中部崛起”是继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之后我国又一个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和采取正确的发展模式十分重要。中部地区发展进程中要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和具体特点,“实现三个结合,组合三种模式”,即“中部崛起”战略一定要与东部地区结构升级、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选择可持续的复合型战略模式与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传统工业经济范式向知识经济范式转型的过程,中国开始了区域经济个性化发展的多样化探索,并且涌现出浙江、江苏、广东等市场经济发挥充分、技术创新活跃的个性化经济区域,而中小企业凭借集群所创造的优势,成为个性化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新支点。  相似文献   

20.
绵阳是建设之中的中国西部科技城,研究绵阳工业经济发展有益于科技城建设。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绵阳1999—2003年的30个工业行业的经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效果指数为1.3019,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为主的工业结构特征突出,区域工业结构效果较为显著,增长效果指数为0.8288,区域工业经济的整体增长效果不理想,竞争力指数为0.6366,区域工业经济缺乏竞争优势。支柱工业的技术非前沿性、企业之间缺乏协作、片面追求工业结构多样化、大企业的产品结构多样化滞后和出口依存度较低是影响绵阳工业经济发展主要因素。最后讨论了绵阳科技城工业经济规模扩张和竞争力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